老人去世前,準備將唯一的房產(chǎn)留給一直與自己同住、家境又最困難的大兒子。3個弟妹原本心知肚明,也沒打算提出異議??蓻]想到大哥畫蛇添足般拿出了一張老人的遺囑,上面寫明,連房子帶存款,絕大多數(shù)遺產(chǎn)歸大哥所有,尤其是有部分存款還留著給大哥的兒子結婚用。這下子弟妹們炸了營:把房子給大哥,是弟弟妹妹的一份情意。如今亮出一張面目可疑、并不像老人口氣的遺囑,“你拿走一切成了應該的,我們的退讓倒成了應當應分的?”從春到冬,一場曠日持久的家庭糾紛就此開幕。
作為司法局派入社區(qū)的律師,北京市華佳律師事務所張華律師察覺到,雖說事情貌似鬧到不可開交,四弟甚至已經(jīng)砸了大哥的家,但一家人的親情猶在,只是互相賭了一口氣。對幾位弟妹而言,財產(chǎn)問題尚在其次,感情受傷才最痛苦。而且在接手委托之初,張華律師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老大手里的遺囑是有瑕疵的。訴訟之前,她多方游說,終于促使雙方各退一步,在最后一刻保住了一奶同胞的骨肉親情。
分割遺產(chǎn) 大哥拿出了老人遺囑
2008年5月,賈老先生家來了原單位的兩位同事,在他們的見證下,由大兒子賈文書寫了一份遺囑,處理了房子、存款等財產(chǎn)。在落款處,老先生簽上了自己的名字。在這一刻,老人也許已經(jīng)意識到這個舉動有可能將在自己身后引發(fā)一場劇烈的家庭風波。“我感覺,立遺囑的過程中,他還是有些猶豫?!?年之后,當時在場的一位見證人描述說。
老先生的4個子女中,只有和他同住的老大賈文家境艱難。本人已經(jīng)退休,愛人去世,兒子失業(yè),女兒癱瘓在床,他的弟妹們要么是教授高工,要么經(jīng)營生意,經(jīng)濟條件勝于長兄。對老人的身后事,弟妹們似乎也已經(jīng)默認了這套父親名下的三居室大房子未來將屬于大哥。
2009年10月,老人去世。辦完喪事,一家人并沒有急于分割遺產(chǎn)。到了2011年3月,大哥賈文要求弟妹們配合,將老人的房子過戶到自己名下。家庭會議上,他突然拿出了2008年立好的、但是弟妹們始終不知情的遺囑。見到上面的字字句句,一種被老人忽視、拋棄的悲情迅速籠罩了弟妹們的心:所有的條款都在保障大哥的利益,弟妹們的權益完全被遺忘。迷惑、委屈、傷心……迅速匯成難以遏制的憤怒:“遺囑是假的,這都是你的意見。我們不信父親會這么說?!?/p>
從這一天開始,一家人的戰(zhàn)爭拉開帷幕。由于不忿大哥繼續(xù)居住在老人的房子里,四弟直闖而入,將廚房、廁所里一切能砸的東西全部砸毀。大哥賈文報了警。派出所民警急匆匆趕來,但當?shù)弥@里面復雜的家庭遺產(chǎn)糾紛后,表示沒辦法采取什么強制措施,只是將情況記錄了下來。
受益人代為書寫 遺囑形式不合法
原本就覺得住在一個不是自己名下的房產(chǎn)里心里不踏實,被弟弟一頓亂砸后,大哥賈文覺得更不踏實了。在全家折騰的這幾個月里,居委會無數(shù)次調解,但是收效甚微。無奈中,大哥賈文找到了該社區(qū)的法律顧問,華佳律師事務所的張華律師,準備憑借手里的遺囑起訴弟弟。但是,只起訴四弟,不想起訴二弟和三妹。
面對這個要求,張華律師先普了次法:“遺產(chǎn)糾紛,如果起訴,就必須起訴其他所有繼承人?!钡菑乃倪@個要求里,張華律師卻覺得這位大哥仍然在顧念親情,內心深處并不想與弟妹們徹底決裂。大哥賈文也有自己的道理:“我比弟弟妹妹大得多,當年工作得早,一直是我往家里貼補。是我?guī)椭改赴阉麄凁B(yǎng)大。要說對家庭的貢獻,怎么可能有人大過我?母親去世后,也是我一直在和父親同住,雖然遺囑上我得房子,但是我也答應補償他們每人20萬?!?/p>
如果還是在2008年,考慮到房價因素,這個補償也許還說得過去,可是這時已經(jīng)是2011年年底,每人20萬的補償更像是憤怒情緒的催化劑。等拿到老先生的遺囑,張華律師看到:這份遺囑有嚴重的瑕疵。它屬于代書遺囑,但是《繼承法》有明確的規(guī)定:作為繼承人,沒有權利代書,也不能作為見證人。張華律師說,《繼承法》對遺囑的規(guī)定非常詳細:立遺囑的人必須精神健全,有獨立的行為能力,所立遺囑是本人真實的意思表示,一切受脅迫、欺騙所立的遺囑均無效。
從法律效力上說,最有效的是公證遺囑。除此之外還有自書遺囑、代書遺囑、錄音遺囑和口頭遺囑。后面3種都需要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代書遺囑可由其中一名見證人書寫,并且需要注明年、月、日,代書人、見證人和遺囑人都需要簽名。
“最容易被人疏忽的就是這一點,有3類人是不能作為見證人、代書人的:包括無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繼承人、受遺贈人;與繼承人、受遺贈人有利害關系的人?!睆埲A律師說,“司法實踐中與老人生活在一起的子女,作為繼承人為父母代書遺囑,如果其他繼承人沒有任何疑問,也就糊里糊涂過去了,一旦發(fā)生糾紛,走上法庭,這種遺囑在形式上是不合法的。立下遺囑的人,生前處分了自己的財產(chǎn),在死后生效,最重要的特點就是‘死無對證’,所以世界各國對遺囑的形式要求都非常嚴格,稍有疏忽,哪怕是立遺囑者的真實意思表示,也可能會在法律上不生效?!?/p>
發(fā)現(xiàn)了這個問題,張華律師對大哥賈文準備上庭訴訟的前景非常不樂觀。但是在幾次與他的弟妹的接觸中,張華律師察覺到,其實弟弟妹妹們更多的是憋了一口氣,未必是真的覬覦老父親的這套房產(chǎn)和存款。而大哥賈文對弟妹的親情也還在,案子具備調解的基礎。
在與四弟的交談中,張華律師得知,他已經(jīng)去找過了當年為老父親作遺囑見證的原單位工作人員。據(jù)對方講,立遺囑的時候,老人一直不怎么說話,感覺似乎是不特別情愿。但是這個問題其實也難說,雖然近年來有一些老人愿意主動立下遺囑,但更多人其實還是對遺囑問題有些忌諱。老人不說話,未必是對遺囑內容的不滿,也有可能是對立遺囑這件事本身不高興。但是無論如何,遺囑的問題確實是存在的。
在1個月多的時間里,張華律師屢次在雙方之間牽線搭橋,希望能有個機會,讓兄弟姐妹之間將問題說個清楚,找到共識。
在一次和四弟的長談中,張華律師發(fā)現(xiàn)了轉機。她對四弟說:“你們家是個老革命家庭,如果真的走上法庭,經(jīng)濟利益也許能分得很清楚,但你們的血緣親情就此一去不返了。本來家里也不是大財主,還得再去交訴訟費、律師費,最后肯定是兩敗俱傷?!彼牡艹两趯ν舻淖窇浿校骸耙郧凹依锓昴赀^節(jié),都是我張羅,我買的東西最多,一大家子湊一塊,熱熱鬧鬧,多和睦!誰能想到今天為了房子存款,弄成這樣?”
張華律師說:“你們畢竟住得不遠,一奶同胞。你大哥歲數(shù)也大了,難道今后他有事,你就真的看著不管?街坊鄰居會怎么說?”
在與賈家三妹的交談中,張華律師得知了另一個癥結:擔心過戶后房子被變賣。賈家三妹說,這個房子是兄妹們對老人的一個念想。老人不在了,逢年過節(jié),大家一起在老房子里聚聚,這個家就還沒有散??扇缃耵[成這樣,房子還沒賣,家就快散了。
了解了各方意見,在經(jīng)過充分溝通之后,張華律師牽線使雙方最終還是坐到了一起,并達成協(xié)議:房子過戶給大哥,一直由大哥居住。但是如果在大哥有生之年變賣房產(chǎn),房款由所有兄妹均分。大哥去世后,房子由他的子女繼承,弟弟妹妹們不再主張權利。
2012年春節(jié)前夕,一家人圍坐桌前,把酒言歡。持續(xù)9個多月的家庭風波就此煙消云散。
(王清文摘自《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