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穎
清代醫(yī)師李漁說:“養(yǎng)生之訣,當以睡眠居先。睡能還精,睡能養(yǎng)氣,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堅骨強筋?!笨梢姡谥袊幕?,睡覺非常重要?,F(xiàn)代醫(yī)學證明,好的睡眠質量不僅能夠保證好的精神狀態(tài),還可以延緩衰老。下面我們就為您介紹幾個養(yǎng)生的睡前小習慣。
用熱水泡一泡腳
臨睡前洗腳是良好的生活習慣。中醫(yī)保健理論中關于“一年四季沐足:春天洗腳,開陽固脫;夏天洗腳,暑理可祛;秋天洗腳,肺潤腸蠕;冬天洗腳,丹田濕灼”的記載。臨睡前用熱水泡半個小時腳,不僅有利于睡眠,而且對風濕病、脾胃病、失眠、頭痛、感冒等全身性疾病都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泡腳的時間也很有講究。人們說:“晚9點泡腳最養(yǎng)腎?!敝赃x擇這個時間段補腎,是因為此時是腎經(jīng)氣血較為衰弱的時辰,在此時泡腳,身體熱量增加后,體內血管會擴張,有利于血液循環(huán)。
泡腳的水最好是沒過腳踝,且水溫不宜過熱,一般維持在38~43℃為最佳。泡腳的時候如果能輔以按摩腳心或者腳趾,比如,用手按摩涌泉穴及按壓大腳趾后方偏外側足背的太沖穴等。若能達到交通心腎、疏肝理氣、健脾益氣、寧心安神的功效,就更加事半功倍了。
有下肢血管病變的患者不宜長時間用熱水泡腳。
喝杯加蜜牛奶
每晚睡前喝一杯加蜂蜜的熱牛奶,不僅甜甜蜜蜜,而且還能幫助睡眠。
其實牛奶安神的說法人們并不陌生。牛奶營養(yǎng)豐富,含有蛋白質、25 種不同的氨基酸(其中有 8 種是人體所必需的)、維生素、礦物質等豐富的基本營養(yǎng)素,含“鉀”豐富,而“鉀”是緩和情緒、抑制疼痛的良劑。
蜂蜜是天然物質,其主要成分來源于蜜蜂所采集的蜜源植物。蜂蜜中含有 180 多種不同的化學物質,營養(yǎng)豐富,65%~85% 是容易被人體吸收的葡萄糖和果糖,有“大眾的補品”“老年人的牛奶”等稱譽。同時,里面含有大量的“鎂”, “鎂”可以幫助大腦中具有神經(jīng)激素作用的活性物質維持在正常水平,能起到心理調節(jié)作用,有助于身體放松,消除緊張心理,減輕壓力。
牛奶與蜂蜜同時食用效果會更好,但兩者都不能高溫煮沸,否則會破壞其營養(yǎng)成份,降低營養(yǎng)價值。我們只需要將牛奶放在微波爐中加熱一分鐘,然后加入適量的蜂蜜,即可飲用。選擇蜂蜜的品種和數(shù)量,往往因人而異,因為不同品種的蜂蜜其藥理作用也不相同,應該選擇適合自己的。其實最為常見的槐花蜜就有寧心安神的作用,睡前飲用極佳。
當然,不管選擇哪一種,長期堅持是最重要的。
別在睡前才洗澡
很多人習慣洗個熱水澡之后馬上睡覺,其實這是一個不正確的習慣。有研究發(fā)現(xiàn),臨睡前任何使人體溫度升高的活動,都可能影響人們正常入睡。人體溫度迅速升高,會抑制大腦褪黑激素的分泌,減緩大腦釋放褪黑激素的時間。褪黑激素的主要作用是誘導自然睡眠,通過調節(jié)人的自然睡眠而克服睡眠障礙,晚上11:00~凌晨2:00為褪黑激素分泌最為旺盛的時段,之后分泌量會慢慢降低直至停止。如果洗完熱水澡立刻上床,會導致褪黑激素遲遲不分泌,讓人難以入睡,即便入睡,質量也不高,可能會經(jīng)常做夢。
所以,最好是選擇睡前一兩個小時洗澡,等到睡覺時,體溫剛好降到適宜睡眠的溫度,睡意自然會來,就可以享受一個高質量的、舒適的睡眠了。
在洗澡太晚的時候,可以適當調低水溫,或者浴后用濕毛巾冷敷額頭,也可以幫助快速入睡。
用五指梳一梳頭
中醫(yī)認為,頭為“諸陽之首”,并且集中了人身上好幾個重要的大穴。通過梳頭,可以疏通氣血,起到滋養(yǎng)和堅固頭發(fā)、健腦聰耳、散風明目、防治頭痛等作用。北宋大文學家蘇東坡對梳頭促進睡眠有深切體會:“梳頭百余下,散發(fā)臥,熟寢至天明。”
首先,用梳子把頭發(fā)梳通,從前額開始,由上往下梳,力道適中。要使梳頭達到健身的目的,就必須稍稍用勁梳,而且使用的梳子最好是寬齒,齒不能尖,要圓而鈍的,這樣才不至于把頭皮梳破。
再用手指,輕輕按摩著頭皮,用手指分別從耳根、頸部發(fā)根及前額發(fā)根部位向頭頂梳攏,再集中搓揉頭頂。尤其是頭頂正中的百會穴,是督脈的主要穴位,每次梳理按摩頭頂區(qū)100~200下,就能梳通全身的陽經(jīng),治療失眠、健忘等。
梳頭時注意保持一定力度,梳至頭皮微微發(fā)熱才能達到預期效果。
總之,堅持睡前梳頭10分鐘,疏通頭部血液,疏通全身的陽經(jīng),是幫助我們延緩腦衰老,解除疲勞,早入夢鄉(xiāng)的極佳方法。
靜心散步15分鐘
現(xiàn)在社會壓力那么大,人體的活動能力在晚上才會被充分開發(fā)出來,晚上吃完飯后散步,身體更容易適應節(jié)奏。而從外部環(huán)境來說,清晨空氣中二氧化碳指數(shù)最高,早上運動的環(huán)境遠不如晚上好。
晚上散步還可以幫助你獲得更好的睡眠。平心靜氣地散步是一種低強度的運動,卻可以讓身體達到非常適度的疲勞,如果能長期堅持,對失眠會有很好的改善。散步十幾分鐘之后,會使血液往下流,并循環(huán)到體表,不僅加速睡眠,入睡后皮膚也能得到保養(yǎng)。
散步也不能在臨睡前進行,否則人很容易興奮而難以入睡,最好把握在晚上8:00~10:00之間。
選擇最佳睡眠溫度
在20℃左右室溫下,人最舒服,20℃也是最佳睡眠溫度。室溫在24℃以上時,睡眠會變淺,睡眠中的身體動作和醒轉次數(shù)增多。睡眠溫度在18℃以下,也會容易醒轉,不容易進入深度睡眠。
夏季氣溫偏高的時候,可在入睡之前將室溫降至約20℃左右,創(chuàng)造一個令人容易進入夢鄉(xiāng)的環(huán)境,然后利用空調機的舒眠功能逐漸將室溫回升一些,并盡量保持恒溫。因為人體的體溫會隨著入睡時間的增加而有些微的下降,因此夜半時分的室溫溫度不宜過低,如此方能營造一個舒適的睡眠空間。
到了冬季,室溫可以適當提高,最應該注意的是被子的溫度。如果被子的溫度比較低,需要長時間用體溫將其捂熱才能達到人體舒適的狀態(tài),這樣就需要耗費人體的熱量,使大腦皮層處于興奮狀態(tài),進而推遲入睡時間。睡前可以借助一些設備為被子加熱到34℃、35℃,自己覺得最舒服的溫度就好。
睡前還要讓臥室空氣盡量保持暢通,因為空氣不流通容易產(chǎn)生異味、悶熱感,甚至降低室內的氧氣濃度,會讓人產(chǎn)生不舒適的感覺。
除了合適的溫度,還有一項可能會影響睡眠舒適度的因素就是“濕度”。濕度不會直接影響睡眠,但它通常會改變個人主觀的身體感受,進而干擾整體的睡眠質量。所以將臥室的空氣濕度控制在60%左右為宜。
保持睡前好心情
睡前的好心情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輕松愉悅的心情可以幫助我們更快速地入眠,并提高睡眠質量。
保持好心情的方法因人而異。可以聽聽最喜歡的歌曲、旋律柔和的音樂以及自然的聲音,這些都能對大腦的自律神經(jīng)產(chǎn)生作用,安定心神,活絡血液循環(huán),有著治愈人的情緒與身體的效果。還可以回憶以前的美好幸福的經(jīng)歷,最重要的就是不去想任何煩心事。
現(xiàn)在很多人喜歡睡前玩手機,覺得這個能帶來好心情。但是研究發(fā)現(xiàn),睡前玩手機,頻繁發(fā)送電子郵件和短信,會影響睡眠質量,使第二天情緒變差,易焦慮、沮喪。 (摘自《金融理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