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云
乳腺癌是嚴重威脅婦女健康的惡性腫瘤之一[1],其發(fā)病率已在女性惡性腫瘤中占據(jù)首位。惡性腫瘤大都采取多學科綜合治療,而乳腺癌最根本的治療手段仍是手術治療,因此術后規(guī)范輔助治療對乳腺癌患者術后生存期有重要意義[2]。本研究旨在探討術后規(guī)范輔助治療對Ⅱ期乳腺癌患者預后的影響。
回顧性分析2003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Ⅱ期乳腺癌患者的臨床資料,年齡為32~75歲,患者均經(jīng)病理檢查證實為Ⅱ期乳腺癌術后患者,根據(jù)2002年美國癌癥聯(lián)合委員會(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標準:ⅡA期27例(39.71%),ⅡB期 41例(60.29%)。依據(jù)術后是否接受了規(guī)范性輔助治療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均有完整的臨床資料。排除無病理確診及治療情況不詳?shù)幕颊摺?組患者在年齡及TNM分期上均具有可比性。
所選68例Ⅱ期乳腺癌患者都經(jīng)病理學證實。病理類型以浸潤性導管癌為主,有57例(83.83%),腺癌2例(2.94%),其他9例(13.24%)。應用熒光原位雜交及免疫組化技術測定患者的孕激素受體(progestrone receptor,PR)、雌激素受體(estrogen re-ceptor,ER)及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的狀態(tài)[3]。PR狀態(tài):陽性45例(66.18%),陰性23例(33.82%);ER狀態(tài):陽性48例(70.59%),陰性20例(29.41%);HER-2狀態(tài):陽性3例(4.41%),陰性29例(42.65%),不詳36例(52.94%)。2組患者病理資料的差異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接受了乳腺癌手術切除治療,術后有67例患者接受了一定的輔助治療,其中接受放療、化療及內(nèi)分泌治療的患者分別為35例、59例、18例。根據(jù)NCCN2010年乳腺癌指南,Ⅱ期乳腺癌患者術后均需要化療,有的患者還需要放療或/和內(nèi)分泌治療,依據(jù)這一指南及乳腺癌患者術后本身病情進行了術后輔助放療、化療、靶向治療及內(nèi)分泌治療的被認為術后規(guī)范輔助治療組,否則被認為術后非規(guī)范輔助治療組。然后比較2組患者的生存率,并分析其影響因素。
采用就診、電話及信件等多種方式進行隨訪。68例患者均得到隨訪。隨訪時間截止到2013年12月。生存時間為確診時間至死亡時間或隨訪截止時間。
采用SPSS 16.0軟件包對所有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總生存率用Kaplan-meier方法進行分析,生存時間的差異用Log-rank檢驗。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歸進行,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所選68例Ⅱ期乳腺癌患者中僅有21例(30.88%)患者接受了術后規(guī)范輔助治療。2組患者在年齡、TNM分期及病理資料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一般資料及病理資料比較/例
68例癌患者的5年和10年的生存率分別為83.82%、61.18%。單因素分析患者的年齡、月經(jīng)有無、病理類型、TNM分期、PR、ER、HER-2狀態(tài)、從發(fā)現(xiàn)到治療的時間間隔、所用手術的方式、清掃淋巴結數(shù)目及輔助治療情況。其結果顯示:年齡、月經(jīng)有無、HER-2 狀態(tài)、所用手術的方式及輔助治療情況是影響患者預后的因素(P<0.05),見表2。在此基礎上多因素分析,其結果顯示:月經(jīng)有無、HER-2 狀態(tài)及輔助治療情況是患者的獨立預后因素(P<0.05),見表3。
實驗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別為95.23%(20/21)和78.72%(37/47),10年生存率分別為80.95%(17/21)和59.57%(28/47),均存在著統(tǒng)計學差異(χ2=2.41、2.65;P=0.021、0.014)。
乳腺癌是臨床上女性最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每年全世界患病率超過90萬[4]。近年來在我國乳腺癌發(fā)病率亦呈上升趨勢[5]。大量的臨床觀察及動物實驗表明即使早期乳腺癌也有可能通過血道播散到全身;腫瘤病灶及受侵淋巴結的切除雖可以減輕腫瘤負荷,但降低了患者的免疫功能并增加了并發(fā)癥[6]。探索至今乳腺癌的治療已有100多年,近 20 年來,乳腺癌生物學行為研究的不斷深入,使得乳腺癌的治療模式也發(fā)生了改變,從外科手術切除治療為主到根據(jù)每位乳腺癌患者具體的病情需要接受包括化療、放療、內(nèi)分泌及靶向治療等在內(nèi)的綜合治療多學科合理綜合治療[7]。本研究選取68例Ⅱ期乳腺癌術后患者為研究對象,通過對兩組患者實施對比。
目前普遍認為早期診斷是治療乳腺癌的關鍵,而規(guī)范化輔助治療也是降低乳腺癌患者死亡率的重要途徑[8]。美國癌癥學會報告自2001年開始,乳腺癌的術后規(guī)范化輔助治療使美國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大幅度下降。還有研究表明,乳腺癌患者對規(guī)范性治療的依從性越高,其復發(fā)率越低,而生存率越高[9]。本研究回顧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8例Ⅱ期乳腺癌術后患者的臨床資料,依據(jù)是否實施術后規(guī)范輔助治療分為兩組,實驗組患者實施術后規(guī)范輔助治療,對照組患者術后沒有采用規(guī)范性的輔助治療。對患者的年齡、月經(jīng)有無、病理類型、TNM分期、PR、ER、HER-2狀態(tài)、從發(fā)現(xiàn)到治療的時間間隔、所用手術的方式、清掃淋巴結數(shù)目及輔助治療情況進行統(tǒng)計分析,本研究結果顯示乳腺癌患者的年齡、月經(jīng)有無、HER-2 狀態(tài)、所用手術的方式及輔助治療情況都可以影響乳腺癌患者的預后,其中月經(jīng)有無、HER-2 狀態(tài)及輔助治療情況則是影響Ⅱ期乳腺癌患者的存活率的獨立因素,本研究中絕經(jīng)前乳腺癌患者5年的生產(chǎn)率為95.65%,而絕經(jīng)后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產(chǎn)率為86.36%,絕經(jīng)前后的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間存在著差異,可能是因為絕經(jīng)后患者的年齡比絕經(jīng)前患者大有關系,這說明Ⅱ期乳腺癌較早實施有效的輔助治療能顯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進而證實了術后規(guī)范輔助治療是影響Ⅱ期乳腺癌患者預后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術后規(guī)范輔助治療組患者的5年及10年生存率均高于術后非規(guī)范輔助治療組患者,這一結果進一步證實了術后經(jīng)規(guī)范輔助治療對Ⅱ期乳腺癌患者的預后有重要影響。
表2 Ⅱ期乳腺癌患者預后的單因素分析
注: #為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表3 COX模型多因素分析
綜上所述,術后規(guī)范輔助治療可明顯提高Ⅱ乳腺癌患者5年及10年的生存率,對Ⅱ期乳腺癌患者的預后有重要的影響,術后規(guī)范輔助治療值得在臨床上對Ⅱ期乳腺癌患者推廣應用。
[1] 張英軍,吳君心,侯如蓉,等.乳腺癌的分子分型〔J〕.實用癌癥雜志,2012,27(1):98-100.
[2] 王紅鮮,陶霖玉,齊 柯,等.隱匿性乳腺癌的診治探討〔J〕.實用癌癥雜志,2011,26(3):274-276.
[3] 李春艷,張 晟,劉 艷,等.三陰型乳腺癌159 例臨床病理特征分析〔J〕.實用癌癥雜志,2011,27(6):624-626.
[4] 智玲玲.Ⅱ、Ⅲ期乳腺癌 152 例不同輔助化療方案的療效比較〔J〕.醫(yī)藥論壇雜志,2011,32(22):94-99.
[5] 康 楠.乳腺癌與其相關因子的研究進展〔J〕.實用癌癥雜志,2012,27(6):673-674.
[6] Pantel K,Alix-Panabières C,Riethdorf S.Cancer mi-crometastases〔J〕.Nat Rev Clin Oncol,2009,6(6):339-351.
[7] 邱獻華.65例老年乳腺癌的臨床分析〔J〕.現(xiàn)代腫瘤醫(yī)學,2010,18(3):503-505.
[8] 楊笑曦,杜麗蓓,周福祥.177 例Ⅱ期乳腺癌患者的規(guī)范性輔助治療及影響預后的因素〔J〕.武漢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3,34(3):377-384.
[9] Barni S,Venturini M,Molino A.Importance of adherence to guidelines in breast cancer clinical practice.The Italian experience (AIOM)〔J〕.Tumori,2011,97 (5):559-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