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德語教學中創(chuàng)新式寫作之提倡*

      2014-09-14 05:01:06
      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 2014年2期
      關鍵詞:德語工作坊寫作者

      曹 霞

      (湘潭大學外國語學院,湖南湘潭 411105;上海外國語大學德語系上海 200083)

      德語教學中創(chuàng)新式寫作之提倡*

      曹 霞

      (湘潭大學外國語學院,湖南湘潭 411105;上海外國語大學德語系上海 200083)

      德語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式寫作是指不拘泥于固定的寫作模式和場景,教師運用多種媒介或手段充分激發(fā)學生想象力,引導學生將思緒、感觸用德文表達出來。在德國,教育學家對創(chuàng)新式德語寫作已進行過深入研究,取得了基本共識。提倡創(chuàng)新式寫作與寫作工作坊,在德語教學中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德語;寫作;創(chuàng)新

      1 引言

      長期以來,寫作在德語教學中普遍不受重視。但是,按照2006年修訂的高校外語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發(fā)布的《高等學校德語專業(yè)德語本科教學大綱》的要求,寫作與聽力、口語、閱讀、口譯、筆譯一樣,是德語專業(yè)本科生的六大專業(yè)技能課程之一。可見寫作教學在德語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初入大學的德語本科生們,在德語學習中常常表現(xiàn)出“成人的思維,兒童的語言”。而寫作過程中最常見的問題就是中國式的德語表達。對此,中國教師往往發(fā)現(xiàn)了學生在寫作中的問題,也常常對具體錯句進行糾正、指導,但總感到陷入“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的境地。筆者在十多年的德語教學中總結出這樣的經(jīng)驗:寫作教學如果要達到良好的效果,除了要融匯德語文化的背景于教學之中,還應當學會站在德國人的立場思考問題,特別要吸收德國人關于寫作教學的先進理念與方法。其中,創(chuàng)新式寫作與寫作工作坊的提倡,在德語教學中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2 國外教育學家對創(chuàng)新式寫作的理解

      何謂創(chuàng)新,牛津布魯克斯大學羅博·陂珀(Rob·Pope)教授是研究創(chuàng)新歷史、理論和概念實踐的領軍人物。他在其專著《創(chuàng)新:理論、歷史和實踐》中認為創(chuàng)新是“一種能夠創(chuàng)作(machen)、做(tun)和形成新鮮東西(etwas Frisches)的能力,一種對別人或我們自己有價值的東西(這里指比每個人的“自我”還要多)”[1]。羅博有意識地選用了“新鮮東西”一詞,這樣就將它與新東西(etwas Neues)區(qū)分開來,前者含義更為深刻?!皠?chuàng)新式寫作”在德語中并不是一個固定或者專業(yè)的詞匯,但是許多德國學者的觀點體現(xiàn)了對傳統(tǒng)寫作教學的反思。如李珂(Rico)的“自然寫作”(natürliches Schreiben)觀就具有代表性。根據(jù)他的觀點,“自然寫作”意義上的創(chuàng)新應該充分利用左右大腦,特別是經(jīng)常被忽視的右大腦。根據(jù)李珂的方法,最簡單的做法就是在空白頁上寫出一個核心詞,并用一個圓將其圈出來,這種方法通常也叫做“詞匯刺猬”(Wortigel)。具體操作如下:

      老師首先讓學生寫出與這個核心詞相關聯(lián)的詞語并用這些詞語來構思寫作。這相當于一個連環(huán)式的詞語游戲。詞匯搜集的過程也是一個發(fā)揮想象力和詞匯創(chuàng)新的過程。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復習和豐富德語詞匯,學生還可以從詞匯中發(fā)掘出自己的寫作主題,從而將這些詞匯變成自己作文的主題詞。當然,這種聯(lián)想式的引入還可以是一張圖片、一首歌,甚至一句諺語等等。這些都有可能觸及到語言學習者本能的愿望、好奇、恐懼、幻想等。由此可以看出,寫作不再是一支筆和一張紙那么簡單的問題了。

      李珂的理論建立在半球模型影響的大腦研究成果基礎之上。該模型中,大腦被分成不同的功能區(qū):右腦主管整體的、情感上的“設計思維”(形象思考和類比);左腦主管理性的“符號思維”(線性、概念和邏輯思維)。盡管最新的大腦研究已經(jīng)表明,應該對這種模型加以修正,但它還是對德語寫作教學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在新的教育改革的驅動下,德語作為外語的寫作也逐漸由以主題為導向的寫作過渡到以找尋自我和發(fā)現(xiàn)自我為目標的寫作方式。

      “交際功能性文本”(kommunikativ-funktioneller Text)寫作模式也是一種寫作教學的創(chuàng)新。布林克(Brinker)認為,寫作者正是想利用語文和他們的接受者(閱讀者)建立起一種交際關系[2]。寫作者之所以要面向他們的潛在讀者,是因為他們懷有一定的意圖,他們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寫作。好的文本體現(xiàn)了傳達信息的寫作者與從文本獲得信息的讀者相互之間需求的平衡。用一句話來概括這種對話式和社會互動式的方式就是:“寫作不僅伴隨著行為,而且它本身就是一種行為方式?!保?]這就強調(diào)了文本的交際功能以及適應讀者需求的重要性。因此,文本作者的意圖和文本給讀者提供的交際的適合性也是寫作的核心問題。在“交際功能性文本”型寫作中,寫作者是需要具備創(chuàng)新理念的。也就是說,需要寫作者超越復制和常規(guī)來創(chuàng)造出Pope所說的“新鮮東西”。從另一角度看,唯有寫作者自己有語言意識,才能創(chuàng)作出激發(fā)讀者興趣的讀本。根據(jù)布勒(Bühle)的歐加農(nóng)符號理論學模式(semiotisches Organonmodell),文本作為復雜的符號除了具有描述、呼吁功能,它還具有表達說話者或是文本作者情感和見解的功能。雅各布森(Jakbson)也認為,除了具有參照、詩意、意動和應酬功能以外,文本還具有情緒的功能[4]。因此,表達和情緒這兩個功能就成為寫作步驟教學法變體與寫作工作坊的核心。它們倡導自由的和文學的創(chuàng)作形式,而交際功能寫作模式則在實用性、以文本為主導和社會互動寫作教學法的大框架下強調(diào)寫作的描述和呼吁功能。

      國外的教育學家經(jīng)過長期的研究,基本形成如下共識:在德語作為外語的寫作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解除學生寫作思維上的障礙,試圖讓學生在課堂內(nèi)外根據(jù)讀者的閱讀意象進行寫作。此外,讀者也可以在寫作者的文本修改階段成為對文本評價主體的一部分。教師應當善于利用發(fā)達的新媒體(如電郵、微博、EMS等)建立起一個虛擬的寫作工作坊(Schreibworkshop),以利于學生以合作或是單獨的形式在不同地方同時進行一個文本的創(chuàng)作。

      3 創(chuàng)新式寫作在我國德語教學中的應用

      在當今我國大學德語寫作課堂普遍出現(xiàn)教與學的互動困難、學生寫作潛能難以激發(fā)的情況下,“創(chuàng)新式”寫作教學理念應當?shù)玫教岢K^“創(chuàng)新式”寫作教學,是指不拘泥于固定的寫作模式和場景,教師運用多種媒介或手段充分激發(fā)學生想象力,引導其將思緒、感觸用德文表達出來。也即是說,在創(chuàng)新式寫作中,應該更加強調(diào)德語學習者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意理念(如心智圖法和聚類法),借助幻想之旅之類的方式以及一些文學創(chuàng)作的模式,通過這些方式使得寫作成為一件愉快的事情。

      創(chuàng)新式寫作的意義在于:1)可以訓練學生完整的德語表述能力;2)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德語文化意識和德語思維方式;3)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德語寫作習慣和語感;4)也是引導學生將所學德語的詞匯、語法和表達方式以及其他技能運用于實踐的一種嘗試;5)可以激發(fā)起德語學習者朗讀、討論、反思以及繼續(xù)寫作的欲望;6)能夠增強德語學習者在寫作過程中與他人之間的溝通與交際能力,如寫作者之間或是寫作者與未來讀者之間的溝通與交流。

      對于德語初學者而言,這種創(chuàng)新式寫作常常讓他們感到望而卻步。因為沒有一個固定的框架或模式,他們常常覺得怯于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或感受。沒了條條框框的限制,反倒覺得無所適從。他們害怕遭遇到教師和同學的低分、差評或是嘲笑。但事實上,如果他們排除了這一心理障礙,完全可以很好地將個人經(jīng)驗和想象力用所學語言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出來。因此,面對在應試教育體制下成長起來的學生,教師應該在語言學習者的初級階段就將學生的創(chuàng)新和想象能力激發(fā)出來,給他們創(chuàng)造出自由的空間。

      那么,如何實現(xiàn)創(chuàng)新式寫作呢?創(chuàng)新式寫作需要:

      ——實物

      ——圖像、圖片或是音響資料

      —— 詞條和句條

      ——我們周圍的環(huán)境

      具體做法可以有如下幾種:

      第一,講述實物:對于詞匯量掌握較弱的學生,老師首先可以采用講述實物的方式。因為我們身邊每一個物品都可能有一個故事:如一條具有紀念意義的圍巾、一張郵票、一本書或是一張照片等?!拔覀儑L試著寫或讀一個故事,我們用我們的想象來裝飾它?!保?]17

      第二,我的七件東西:讓每個學生選幾件為旅游途中可能準備的東西:如喜馬拉雅之旅、孤島之旅、月球之旅等等。那么,學生可能會帶些什么呢?老師可以讓學生寫一個這樣的想象之旅,并讓他們所帶物品在旅途中發(fā)揮自己的作用。如果老師想讓課堂氣氛更加生動活潑的話,還可以讓作者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將這些物品一件件地展示出來。

      第三,相互贈送句子:老師讓每個學生都帶一件對學生有著不尋常意義的東西到課堂上。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每個人所帶的東西必須是保密的。這是一個互動式的寫作方式。學生A可以讓學生B閉上眼睛,然后將東西放在學生B的手上并且提問:這個東西是怎么來的?看到它,你會想起什么?然后學生B睜開眼睛并描述他見到這個東西的第一印象、感覺和觸摸東西時的想法。然后每個人寫出一個或多個句子并將它交給物品所有者。物品所有者可以將句子寫到黑板上。每個學生寫一篇包含這些句子的作文。

      第四,“十一個詞”:十一個詞是一種由5句話組成的小短文:第一行1個詞,第二行2個詞,第三行3個,第四行4個,第五行又是1個。這種小短文比較適用于描述圖片。它最大的優(yōu)點在于用最少的詞匯最準確地描述圖像。

      第五,由于課堂教學中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老師可以讓學生帶一些有趣的圖片或是照片。老師可以采用多種方式讓學生進行寫作,如對單張圖像的描述;或是將幾張圖片串聯(lián)起來講述一個有趣的故事等等。

      第六,描述音樂或是短片:隨著現(xiàn)在多媒體技術的發(fā)展,電腦在課堂上的廣泛運用,還有隨著手機功能的增強,音樂和短片也逐漸成為寫作課上的???。教師可以采用播放一段音樂或短片的方式,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來進行寫作。如將音樂寫成故事、為短片寫結局或者開頭,或是補充劇中情節(jié)等等。

      寫作工作坊概念的提倡也很重要。筆者理解,所謂寫作工作坊實際上是進行寫作課程所需要的設施及空間的形象表述。但它并非傳統(tǒng)上的教室。寫作工作坊的設立可以有不同的目標:

      ——向具體的讀者提供信息和激發(fā)其產(chǎn)生特定的見解、想法、意見和行為;

      ——表達難以表達的意見和思想;

      ——研究文化根源;

      ——有意識地了解自己的寫作過程并對其進行改善;

      ——了解文本類型的規(guī)范;

      ——學習、運用和掌握另外一種語言;

      成功地建立一個寫作工作坊必須滿足以下條件:

      ——必須要有一種能夠激發(fā)學習者相互交流想法并且能夠尊重對方的想法和意見的氛圍;

      ——學習者必須具有協(xié)同和分工寫作的能力;

      ——教師必須具有裁判和提供咨詢的能力。

      寫作工作坊最重要的目的在于要賦予學習者一種創(chuàng)作的權利和自由。自由是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獨立的思維和寫作能力最基本的條件。如果學生沒有自由的權利,那么這往往會限制創(chuàng)新的實現(xiàn)。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文本類型的規(guī)范和對文本形式的特定要求才不會與創(chuàng)新發(fā)生沖突。在最簡單的形式要求下,創(chuàng)新才能最終得以實現(xiàn)。比如一個德語學生的一首1234—1詩歌正好恰如其分地體現(xiàn)了創(chuàng)新的這一特性。學生首先遵循了形式上的要件(第一行1個單詞,第二行2個單詞,其余依次類推,直到最后一行一個與第一行相同的單詞)。

      這位學生通過行數(shù)的增加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了這種詩的模式、詩行的跳躍性以及文學性的暗示。通過這首貌似簡單的詩歌,不僅體現(xiàn)出了作者詩意的想象和文學的修養(yǎng),還表達出了他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人生意義的理解和思考。詩歌的外在形式與詩歌的主題達到了完美的結合:樹的外形契合了詩歌的春意盎然的主題,生命的美好和深遠的意義也由此彰顯。這首詩歌不僅體現(xiàn)出了詩歌形式之美,也體現(xiàn)出作者所具有的思想廣度和深度。寫作創(chuàng)新的意義由此得以實現(xiàn)。

      4 結語

      寫作實際上是一個創(chuàng)新過程。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意味著對語言文本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德語教學中的寫作課程再也不能按照老一套的方式如完形填空、句型轉換等方式來進行了。我們應當充分意識到,寫作的目的在于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寫作不是一個人閉門造車地填詞造句,它是一個協(xié)作的過程。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充分展現(xiàn)自己的語言意識、能力和知識,并在寫作過程中培養(yǎng)與別人溝通與交際的能力,增強對文本規(guī)范的認識和掌控能力。充分利用各種真實的、虛擬的“寫作工作坊”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Rob·Pope.Creativity:Theory,History,Practice[M].Abingdon:Routledge,2005.

      [2]Brinker,Klaus.Bedingungen der Textualit?t[M].Der Deutschunterricht 3,1988.

      [3]Pogner,Karl-Heinz.Text-und Wissensproduktion am Arbeitsplatz[M].Zeitschrift Schreiben ,2007.

      [4]Jakobsen,Roman.Closing statement:Linguistics and poetics[M].Thomas A.Seboek(Hg.),Style in Language.Cambridge,MA:MIT Press,1960.

      [5]Zopfi Christa,Zopfi Emil.W?rter mit Flügeln.Kreatives Schreiben[M].Bern:Zytglogge Verlag,1997.

      G642.0

      A

      1674-5884(2014)02-0117-03

      2013-10-29

      2011年湘潭大學教學改革項目(湘大教發(fā)[2011]30號)

      曹 霞(1975-),女,重慶大足人,湘潭大學副教授,上海外國語大學博士生,主要從事德語文學、德語教學與研究。

      (責任校對 羅 淵)

      猜你喜歡
      德語工作坊寫作者
      掉在地上的都要撿起來
      黃河(2024年2期)2024-05-24 00:00:55
      “中日跨境文化研究工作坊”八年記
      文學與文化(2022年4期)2022-03-23 06:18:24
      給初學寫作者的意見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42
      看看熱鬧的世界,做個鮮活的寫作者
      學生天地(2019年33期)2019-08-25 08:56:12
      羅雪芳名師工作坊:攜手共進,聚水成淵
      Eva Luedi Kong: Journey to the East
      文化交流(2019年1期)2019-01-11 01:34:26
      第二屆“新革命史工作坊”會議綜述
      近代史學刊(2017年2期)2017-06-06 02:26:04
      合作學習在大學德語閱讀課中的應用
      “第七屆望道修辭學論壇暨‘修辭與語篇’學術前沿工作坊”述評
      中國修辭(2016年0期)2016-03-20 05:54:36
      文學的可能性(散文觀)
      安徽文學(2016年2期)2016-02-03 03:07:26
      高碑店市| 永春县| 苍梧县| 广安市| 萝北县| 涪陵区| 内丘县| 邵阳县| 西乡县| 鄂托克前旗| 色达县| 太仆寺旗| 许昌市| 剑河县| 谢通门县| 称多县| 台东县| 泗洪县| 永丰县| 广丰县| 邵阳县| 建始县| 大邑县| 安乡县| 合肥市| 漳浦县| 岳普湖县| 阳西县| 聂拉木县| 徐州市| 广平县| 基隆市| 南郑县| 濉溪县| 临洮县| 尼玛县| 通城县| 淳安县| 棋牌| 宜君县| 稷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