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生動物保護區(qū),因喜歡動物而給它們喂食的游客不在少數(shù)。對動物而言,是禍,還是福?某保護區(qū)的管理者給出了答案,這就是:禍。因為給野生動物喂食,易使它們喪失覓食能力。
對孩子來說又何嘗不是這樣?可遺憾的是,許多家長并意識不到這點。近日,在西安人才市場,81歲的崔奶奶和87歲的老伴馬爺爺來到招聘會現(xiàn)場給孫子找工作。在每個招聘攤位前,兩位老人都會仔細查看,每看到有涉及電腦方面的招聘崗位,他們都會擠到前面咨詢,進而推銷自己23歲的孫子。之后,留下電話、地址。80多歲了,孫子找工作的事情,都要包辦,其他的事情,看來就更不用說了。包辦,包辦,一切都代勞,生活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的孩子,又能做什么呢?要知道,作為家長,庇護得了孩子一時,庇護不了孩子一世。既然如此,家長又為什么不給孩子“斷奶”,讓孩子走向自立呢?
在日本,即使是冬季,也時時能看見穿裙子的小女孩和穿短褲的小男孩,裸露在外的皮膚凍得紅通通的,甚至還看到過剛出生幾個月大的嬰兒,大冬天居然光著腳。日本作為世界上最發(fā)達的國家之一,家庭的富足眾所周知,但日本的父母對孩子卻不溺愛,而是實行放養(yǎng)政策,他們認為,越是這樣從小放養(yǎng)鍛煉,小孩子長大以后體質就會越好。作為中國的家長,還應該向日本的家長學習,絕對不能有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思想,要敢于放手,讓孩子在生活的天空自由飛翔。只有這樣,當暴風雨來臨的時候,他們才能夠無所畏懼,因為他們已經(jīng)練就了一雙堅硬的翅膀。
怎樣放手呢?我們提出8條,這就是:1.給孩子空間,讓他自己往前走;2.給孩子時間,讓他自己去安排;3.給孩子條件,讓他自己去鍛煉;4.給孩子問題,讓他自己找答案;5.給孩子困難,讓他自己去解決;6.給孩子機遇,讓他自己去抓住;7.給孩子沖突,讓他自己去解決;8.給孩子對手,讓他自己去競爭。
東晉時的謝安曾問子侄們:“后輩的事同長輩有多少關系呢,而長輩們卻一心只想到要他們好?”大家都沒有說話,唯有謝玄回答說:“這就好像芷蘭玉樹,人人都希望它能生長在自家的庭院里呀!”我們的哪個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芷蘭玉樹?既然如此,那么不妨按我們所提八條去放手。過去十年八年,你定會驚喜的發(fā)現(xiàn):芷蘭玉樹就生長在自家的庭院中!
名師點評
首段由所給材料切入,第二段開頭用一個反問句便轉入對孩子的教育,十分自然。接下來,舉溺愛的例子,并進行分析,提出要孩子自立的觀點。第三段正面舉例,說明家長放手,讓孩子自立的重要性。這樣,二、三段構成正反對比論證,完成了對中心論點的論證。怎樣放手呢?緊接著,作者提出了8條。也就是說,作者不僅像一般考生那樣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而且還提出了解決問題的辦法,這自然高出一般考生一籌。如此,閱卷老師又怎么會不喜歡呢?這還沒有完,結尾作者又獨出心裁,寫了東晉時謝安、謝玄的故事,之后緊扣中心論點議論,并展示美好的前景。這樣的結尾,如夜晚燃放的煙花,絢麗耀眼,自然更是容不得閱卷老師不喜歡!
(閆會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