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陵
及近黃昏時,行走在長沙的老街古巷,遠(yuǎn)處會飄來一聲高過一聲的喊聲:“小缽子田(甜)酒——糯米——換(粉)——次(子)啦?!蓖獾厝瞬恢肋@些騎著自行車的女人或男人在喊什么,本地人卻知道,那自行車后座兩旁馱著的兩個大扁筐里,是待價而沽的甜酒和糯米粉。
老長沙人對糯米食物情有獨(dú)鐘,對小缽子甜酒十分依戀,那成了他們每天的生活必需品。每天下午四五點(diǎn)鐘的時候,老街古巷就有四五十歲的婦女或者穿著藍(lán)咔嘰布罩衣的中年男人騎著自行車,馱著土缽子穿街走巷送來甜酒和糯米粉,每天到各個地方的時間都很準(zhǔn)確,就像報時鐘。
他們喊的小缽子,根本不是我們?nèi)粘I钪兴姷降睦徸?,而是一種古老的土蒸缽。在以前,土蒸缽非常便宜。市郊的農(nóng)民到城里來販賣甜酒,怕市民買了甜酒無法帶走,就在扁筐里裝了一摞小缽子,每買一份甜酒,就送個小蒸缽。就這樣,市民養(yǎng)成了習(xí)慣,把這種甜酒叫小缽子甜酒。
蒸酒要使用糯米,淘洗兩次后清水浸泡四個小時,讓糯米吸飽水分,倒入竹篾簍里瀝干水,倒在鋪著棕墊的蒸籠里,抬到放滿水的蒸鍋上蒸兩小時,蒸籠上蓋好蓋子,蒸籠與蒸鍋之間用濕毛巾塞嚴(yán),防止蒸汽走失。糯米蒸熟后飄出誘人的芳香,有點(diǎn)甜有點(diǎn)膩,直入肺腑。剛好蒸熟的糯米飯油光發(fā)亮,米粒上閃著光芒和晶瑩。糯米飯不能蒸糍、蒸狠,只要蒸熟蒸透即可。糯米飯有黏性,很容易粘連在一起,要放在大的篾盤里晾涼,才自然散開。酒藥子用溫水研磨開,灑在糯米飯上,用手?jǐn)嚢杈鶆?。將糯米飯裝入缸中或者放在蒸缽里,用筷子或者手指在糯米飯中插一些小孔,便于發(fā)酵,最后蓋上干凈的土布。
鄉(xiāng)間做甜酒,用的酒藥子是草藥子,由面粉、新鮮薄荷葉、酵母揉成,捏成湯圓大小的丸子,放在陰涼處陰干,等待酵母菌完全發(fā)酵。草藥子要陳放一年即為酒藥子,這段時間里,會有一種專吃酵母的黑色小甲殼蟲咬空酒藥子,酒藥子里咬很多的小洞,洞越多,用來釀酒的效果越好。我們常見的酒藥子分兩種:一種是苦酒藥子,一種是甜酒藥子??嗑扑幾俞勗斓拿拙朴悬c(diǎn)苦味,酒的度數(shù)很高,是喜歡喝米酒的人的最愛;甜酒藥子釀造的酒甜膩膩的,有點(diǎn)粘唇,黏黏的,不喜歡喝酒的女人和小孩喜歡喝它。
糯米飯發(fā)酵,夏天很容易,蓋上土布靜置一兩天即可。冬天,糯米飯放進(jìn)缽子里,要裹上棉被保溫,保持在三十八度左右,棉被透氣性能好又不通風(fēng),三五天即可。每當(dāng)夜深人靜,我們睡不著的時候,可以聽到糯米飯發(fā)酵的聲音,那咕咚咕咚冒氣泡的聲音很響,特別是一間屋子同時釀了幾缽子甜酒時。那咕咚的聲音此起彼伏,我越聽越覺得清晰,越聽越覺得甜蜜,想到明天早上就可以吃小缽子甜酒,我就越睡不著覺,久久沉浸在喜悅中。
有些蒸酒的女人為了販賣的時候便捷,在蒸制甜酒的時候就使用小缽子。夏天,釀造甜酒的酒娘把攪拌了酒藥子的糯米飯分放在每個小缽子里,展開擺在酒房里。成酒之后,可以把甜酒連缽子一起裝在扁筐里運(yùn)到老街古巷去販賣,客人選中哪缽可以直接連缽子拿走。
長沙歷來濕潤痹寒,冬季春季多雨,淅淅瀝瀝地可以下一兩個月,在早春和梅雨季節(jié),屋里屋外陰冷潮濕。甜酒有驅(qū)寒的作用,在辣椒沒有引進(jìn)中國之前,它主導(dǎo)著長沙的祛濕重任。杜甫《發(fā)譚州》有“夜醉長沙泉,曉行湘水春”之句。杜甫喝了長沙甜酒,興奮不已,從此便對這座城市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