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鋒 羌霞
(1.南通大學體育科學學院 江蘇南通 226007;2.南通第三中學體育學科 江蘇南通 226300)
不同體育運動項目與“邊緣化”大學生相關性研究①
孫鋒1羌霞2
(1.南通大學體育科學學院 江蘇南通 226007;2.南通第三中學體育學科 江蘇南通 226300)
本文對邊緣化學生進行概念界定,對邊緣化學生與不同運動項目之間進行相關分析,旨在探尋簡單易行、科學有效且針對性強的體育教學方法、內容來徹底改善“邊緣化”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狀況。探索適合“邊緣化”大學生的體育運動項目及內容具有重要現(xiàn)實意義。
邊緣化大學生 體育運動處方 干預模塊
王光炎等人采用癥狀自評量表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進行了調查分析,結果表明:農(nóng)村學生在強迫癥狀和人際關系敏感上都高于城鎮(zhèn)學生,在所有被調查的學生之中,陽性檢出率最高的為強迫和人際關系敏感,在各類心理問題中,強迫、人際關系敏感和抑郁的檢出率最高。貧困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比非貧困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差,大學生的不良行為,例如網(wǎng)絡成癮等問題也是形成心理問題的一個重要因素之一。[1]
羅增海通過對大學生的調查得出結論,不同專業(yè)的學生其心理健康程度有所差別,因此認為,環(huán)境對于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十分重要。除此之外,學生自身的人格、面對壓力的態(tài)度以及家庭教養(yǎng)等也是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2]
李慧民等對河南大學生進行了心理健康調查,結果顯示:農(nóng)村學生比城市學生更容易出現(xiàn)自卑、退縮等人際關系敏感癥狀,并且在生活中更容易沖動,強迫癥狀更為明顯。男女學生心理健康水平也各不相同。男生在思想和行為上更容易產(chǎn)生敵對心理,而女大學生則更容易產(chǎn)生膽怯、縮退等恐懼癥狀。[3]
葛小錨調查了近千名學生,結果顯示:大學生存在各種不同心理問題的人數(shù)占半數(shù)以上,其中有21.5%的學生有自殺傾向,女生要多于男生,文科學生要多于理科學生,筆者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自殺態(tài)度與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之間呈顯著相關,也就是說如果大學生的心理健康,他對于自殺就會持否定、反對的態(tài)度,反之亦然。[4]
肖紅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進行了調查分析,結果表明:高年級學生在就業(yè)、情感方面的壓力高于低年級學生,這是高年級學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低年級學生的原因。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藝術類學生比其他專業(yè)學生存在更多的心理問題。[5]
潘書波對遼寧省師范類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了調查,分析得知,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與學生自身的身心特點、社會因素、環(huán)境因素、個人得失、情感因素、性格因素以及家庭環(huán)境與自身經(jīng)歷等因素有關。師范類學生中鄉(xiāng)村大學生的人際關系敏感因子分均值高于城鎮(zhèn)大學生。[6]
徐元玉通過對2000名大學生的測試得出以下結論:目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比較突出,大學生與非大學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較大差異,調查得知,有10%的大學生的心理問題程度在中等偏上。其中人際關系敏感、強迫、抑郁、敵對等心理問題在大學生中極為常見。[7]
由此可見,心理健康問題在大學生這一群體中是普遍存在的,并且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日益突出,因此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學校應對大學生進行適當?shù)囊龑c干預,防止其不良心理的形成;學生自身要有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必要時可以進行心理咨詢或者選擇適當?shù)捏w育鍛煉項目發(fā)泄不良情緒,保持健康的心理。
邊緣化學生是指在教育系統(tǒng)中由于教育價值判斷與規(guī)范的依賴性,從而導致受教育者在教育過程中逐漸游離于教育價值觀規(guī)范下的主流教育活動之外或被受教育者主動忽視而排除在主流教育活動之外的教育對象。當這種趨勢和狀態(tài)從偶然發(fā)生逐步進展到普遍發(fā)生并持續(xù),此時邊緣化現(xiàn)象就因此而產(chǎn)生了,由此導致教育功能難以(或不能)發(fā)揮,教育目的難以(或不能)實現(xiàn),這種受教育對象在教育實踐中獲得了教育不同評價等級。
表1 無邊緣化與有邊緣化大學生在運動項目上的相關分析
表2 被調查總體的邊緣化狀況與運動分類的相關分析
根據(jù)邊緣化學生的具體情況采集了所有被調查者經(jīng)常從事的體育運動項目信息,通過將樣本中所有個體邊緣化的狀況與其所從事的體育運動項目進行雙變量相關性分析的方法來探討從事哪些體育運動項目的人更容易邊緣化,從事哪些體育項目的人更不容易邊緣化。從而為從事邊緣化的體育運動項目選擇提供基于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分析的依據(jù)。
變量的定義:基于前述的對邊緣化狀況的Young打分,將每一個樣本個體的邊緣化狀況定為邏輯變量0和1:將分數(shù)值在0~39分的樣本個體邊緣化狀況值定為0,表示無邊緣化;將分數(shù)值40~100的樣本個體邊緣化狀況值定為1,表示有邊緣化。同時將每一個樣本個體是否從事一項體育運動的狀況也定為邏輯變量0和1;從事該項體育運動其值為1,不從事該項體育運動,其值為0。
相關性分析方法:由于進行相關性分析的兩個變量均為邏輯變量,所以我們采用秩相關系數(shù)Spearman相關系數(shù)進行判定。顯著水平值小于0.05為顯著相關,顯著水平值大于0.05為無統(tǒng)計顯著相關性。在有顯著相關的前提下,Spearman相關系數(shù)為正值表示從事該項運動的個體容易有邊緣化,Spearman相關系數(shù)為負值表示從事該項運動的個體不容易有邊緣化。相關性分析結果:對問卷中24項體育運動處方都與邊緣化狀況進行了雙變量相關性分析,結果見表1。
相關性分析結果總結與分析:由上表顯示結果可以得出:邊緣化狀況與散步、跳繩、羽毛球呈顯著負相關關系,即從事此三項運動的人更不容易有邊緣化;而邊緣化狀況與氣功、武術、游泳、足球、籃球、單杠等器械體操呈顯著正相關關系,即從事這些運動的人更容易有邊緣化。而無統(tǒng)計相關性的運動項目網(wǎng)球、跑步、交誼舞、健美操、太極拳、乒乓球、冰雪運動、登山、排球、形體健美、旱冰、健身器活動、棋牌類、徒手體操、臺球等說明這些運動在是否有邊緣化的被調查者中差別不大。
統(tǒng)計分析的結果顯示,散步、跳繩、羽毛球、這三項運動項目有利于消除邊緣化,可以作為采用運動干預治療邊緣化的備選項目。這與本文預期是不相符合的。初步預期諸如足球、籃球、網(wǎng)球、交誼舞等多人參與的,在運動中有利于交流的集體項目對于邊緣化的戒除有好處,也符合傳統(tǒng)的觀點。已有研究認為經(jīng)常參加集體類體育運動的學生一般交際比較廣泛,參加的社會活動也較多,比如組織或參加學校、社區(qū)的一些體育賽事,一旦學生熱衷于現(xiàn)實社會中的集體活動,并能在現(xiàn)實社會中體現(xiàn)自身價值,贏得自信、自尊,有自己知心的朋友,善于合理安排閑暇時間,就不容易深陷邊緣化的泥潭之中。經(jīng)常參加集體體育運動的學生比一般學生要參加更多的社會活動和社會組織,而在這些活動中,學生的個性可以得到充分的調整和發(fā)展,性格比較外向,更多的參加社交等其他活動,將時間合理分配,從而可以降低邊緣化的發(fā)生。然而本研究的統(tǒng)計結果表明,集體類體育運動與邊緣化狀況之間并沒有顯著的負相關關系,相反常見的集體類運動籃球和足球項目與邊緣化狀況還有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同樣一般認為喜歡個體運動的人大多性格內向,孤僻,缺乏與他人的交際和溝通,其邊緣化的可能性要大。而本研究的統(tǒng)計結果顯示,散步和跳繩這兩項常見的個體運動與邊緣化狀況有顯著的負相關關系。
由于上述統(tǒng)計結果和作者的預期與社會一般認識背離。本文又進一步做了相關分析。將運動項目進行分類后與邊緣化狀況進行相關性分析。
變量的定義:樣本個體的邊緣化狀況同上定為邏輯變量0和1。我們將上述體育項目分為個體項目、綜合(個體+集體項目)、集體項目三類,個體項目包括:跑步、氣功、太極拳、武術、冰雪運動、游泳、跳繩。綜合(個體+集體)項目包括:健美操、散步、單杠等器械體操、形體健美、旱冰、登山、徒手體操、臺球。集體項目包括:網(wǎng)球、交誼舞、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籃球、排球、棋牌類。對于每一個樣本個體,只要其從事個體項目中的任何一種項目,則其個體項目值為1,否則個體項目值為0;同樣對于每一個樣本個體,只要其從事集項目中的任何一種項目,則其集體項目值為1,否則集體項目值為0。
相關性分析方法:同上述相關性分析,由于進行相關性分析的兩個變量均為邏輯變量,所以我們采用秩相關系數(shù)Spearman相關系數(shù)進行判定。相關性分析結果見表2。
相關性分析結果總結與分析:統(tǒng)計結果顯示,被調查總體的邊緣化狀況與是否從事個體項目成顯著負相關,即熱愛從事個體運動項目的人更不容易有邊緣化。邊緣化狀況與個體+集體運動項目不相關,即兩者沒有太大關系。而邊緣化狀況與從事集體項目顯著正相關,即熱愛從事集體運動項目的人更容易有邊緣化。
對于熱愛從事簡單易行的體育項目的人來說,由于運動項目準備,協(xié)調和物質成本都很低,其運動實施的概率和頻率都要比復雜項目高,這樣其總體的運動時間也就要比熱愛從事復雜運動的人要多。研究表明:邊緣化狀況與氣功、武術、體操、游泳、足球、籃球呈顯著正相關關系,可以看到上述運動都是實施起來比較麻煩的運動,足球、籃球需要組織,氣功、武術、體操等需要專業(yè)的教練指導,游泳則需要支付費用。相反與邊緣化狀況呈顯著負相關的散步和跳繩則是非常簡單易行的運動項目,可以天天練,隨時動。
[1]王光炎,王佳,李繼國,等.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與分析[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5,39(8):75-76.
[2]羅增海.SCL-90和EPQ對282例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測評分析[J].青海大學學報,2000,18(4):59-61.
[3]李慧民,徐玉芳.河南省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3(10).
[4]葛小錨,胡鍵,王軍,等.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對自殺態(tài)度的調查[J].四川精神衛(wèi)生,2005(2):86-88.
[5]肖紅,侯云.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分析[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04,10(4):262-263.
[6]潘書波.師范專業(yè)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結果分析[J].體育與科學,2002,23(1):70-72.
[7]徐元玉,翟芳,周烈.當代大學生健康狀況的調查與分析[J].安徽體育科技,2006,27(2):68-71.
Different Sports and College Student Association Study "marginalized"
Sun Feng,Qiang Xia
(1.Nantong Univestitute of sports science Nantong Jiangsu,226007;2.Nantong no.3 middle school sports discipline,Nantong Jiangsu,226300,China)
This article to definition of marginalized students, between different sports items of marginalized students and related analysis, aims to explore simple,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and pertinence of sports teaching method, content to improve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marginalized". To explore the "marginaliz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ports and content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Marginal college students;Sport prescription; Intervention module
G80-05
A
2095-2813(2014)07(c)-0149-02
2013年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項目(T-b/2013/009);2013年南通大學度高等教育研究項目(2013GJ015)。
孫鋒(1978—),男,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學生體質健康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