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凌
巴黎是法國的首都,在將近千年的歷史中都是西方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目前也是世界上重要的文化中心,一個對教育、娛樂、時尚、科學(xué)、媒體、藝術(shù)與政治等方面都有著重大影響力的浪漫之都,同時,巴黎也是世界上最多觀光客造訪的城市之一。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巴黎,關(guān)于巴黎的圖書更可以說是汗牛充棟,而《遇見巴黎》是關(guān)于巴黎的書中比較獨特的,是一本由夫妻二人合著,關(guān)于法國的人、情、事、物的圖文書。
他,唐霽,在歐洲生活了9年,作為新華社著名的電視記者,長期的歐洲生活讓他得以剝?nèi)ケ砻娴鸟娉峙c華麗,直抵歐洲人的內(nèi)心深處。“知道支撐起歐洲人復(fù)雜社會結(jié)構(gòu)的恰恰是最純粹和簡單的人性?!睔W洲在他的眼里是復(fù)雜的、理性的。他帶著法國憲兵去抓壞人,在空無一人的盧浮宮里獨自徘徊,品嘗巴黎最貴的血鴨(巴黎銀塔餐廳的招牌菜),參加世界富豪的慈善晚宴,和法國總統(tǒng)擦肩而過,被法航老總請到飛機上專訪,闖進羅姆人的居住營地……他的足跡遍及法國,在巴黎、馬賽、里昂、圖盧茲、阿維尼翁……他看到了法國恢弘的浪漫主義文化的脈絡(luò)。他用文字匯成《遇見巴黎》,把這些經(jīng)歷背后的故事講出來。
她,高靜,在巴黎生活了3年,美麗、優(yōu)雅而知性,作為新華社常駐巴黎的攝影記者,她游歷了整個法國,見證歷史,也記錄生活。她的攝影作品細膩而有靈性,曾被全國攝影藝術(shù)大展授獎和收藏。法國在她的鏡頭里是優(yōu)雅的、感性的,是繽紛璀璨的巴黎時裝周,是精致悠閑的巴黎咖啡館,是充滿陽光的南法風(fēng)情,是風(fēng)起云涌的法國大選,是戛納電影節(jié)擦肩而過的風(fēng)情……她的照片,把她對一個城市的愛,和她溫柔的感悟,統(tǒng)統(tǒng)都記錄下來。
《遇見巴黎》這本書有如現(xiàn)在流行的攝影隨筆。盧浮宮、凡爾賽、先人祠、巴士底獄、巴黎圣母院;咖啡館、塞納河、博物館、石板路;雨果、莫奈、拿破侖、路易十四;總統(tǒng)大選、戛納電影節(jié)、巴黎時裝周,那些或遙遠或切近的物是人非,隱秘故事,光影瞬間,心靈感悟,都在他們的鏡頭中和筆下一一浮現(xiàn),勾勒出一個豐滿厚重親切真實的巴黎形象。
爭相傳閱此書的朋友感嘆:這不是一本普通的旅游札記或是記者親歷。多年的法語學(xué)習(xí)和文化浸潤,唐霽噴涌而出的文字構(gòu)筑了一個有著厚重積淀的浪漫之都,流動其中的是一道道閃著感性和靈性之光的視覺佐餐。拍攝者高靜將女?dāng)z影師特有的細膩與魅力融入鏡頭中,把鉆石般的巴黎的每一個切面化為她生活中實實在在的一部分,去感受與表達——“我的專注里沒有你們的嬉笑慍怒”“誰在呼嘯?驚了一夢”“幸福,因為攥著一大把夢想”……一句句浪漫四溢的圖說,隱藏在照片和文字背后的小調(diào)皮和大幽默,賦予《遇見巴黎》最獨特和本真的氣質(zhì),讀者也可以從中體察編排這本散文圖集者的用心與編輯功力。
80張精彩照片的容量,8萬字心情文章的篇幅,恰恰印證了一圖抵千言的老話,仿佛連接起塞納河左岸與右岸的橋梁,在圖與文之間劃成一個美麗的等式。書中照片與文字像是完美的二重奏,兩人無拘無束,隨情盡性,揮灑自如地演奏著各自的聲部,卻互相應(yīng)和,互為知音,互成腳注。我寧愿相信,這是因為高靜和唐霽兩人心靈的契合,生命的本能,而不是拿捏得恰到好處?!耙驗閻?。因為命運的安排?!碧旗V與高靜在巴黎相遇相知相戀。巴黎是他們的媒人。即使在浪漫之都的標簽下,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活出鮮活、深刻、幸運的自己。遇見對的人,賦予人生新的意義。兩人的愛情開花結(jié)果,讓巴黎多了個美麗傳說。這些關(guān)于巴黎的照片與文字,既是原因,也是結(jié)果。
從事新聞工作久了,慢慢體會出真實與真誠的區(qū)別,以及真實與真誠兼?zhèn)涞碾y得。
這是一本由記者拍攝和寫就的書,對事實的堅守已經(jīng)滲透骨髓,我們不用懷疑它的真實。
這是一本獻給自己和戀人的書,以愛心以沉靜,我們不用懷疑它的真誠。
這是一本沒有野心的書,充滿感恩,不因真知而炫耀,只為了求其友聲。
這是一本體貼的書,小小的裝幀開本,適合放在咖啡桌上,拿在手中,隨身攜帶,讓浪漫永遠不是負擔(dān)。
這更是一本最好的向?qū)?,不同于膚淺的導(dǎo)游導(dǎo)購手冊。沿著照片與文字的引領(lǐng),我們得以觸摸巴黎的靈魂。
作者在最后一篇文章中說:
“每一個不經(jīng)意的誤會,都在日后的生活中,戲劇般地得到了回應(yīng)?!?/p>
對于作者,對于讀者,這本書,都不是誤會,而是無論錯過多少之后,戲劇般的回應(y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