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莼莼
摘 要:徐復在《從語言上推測“孔雀東南飛”一詩的寫定年代》中根據(jù)“語言中的詞匯,它是最現(xiàn)實的,也是變化最敏感的東西”這一指導思想,對《孔雀東南飛》一詩的寫定年代進行推敲。他在文中著重找出那些具有鮮明時代特征的詞語,采用“掐頭去尾”的排除方式給出了成書于東晉這一論斷。在其整個推導過程中,徐復的訓詁思想、推理思維和審慎論斷得到彰顯。
關(guān)鍵詞:徐復;訓詁思想;推理思維;審慎論斷
一、詞語判定、綜合考辨的訓詁思想
《徐復的訓詁思想》一文曾詳盡地對徐復的訓詁思想進行了羅列,主要有:文字、聲韻、訓詁相結(jié)合,訓詁中注意方言、俗語詞,注意研究民習、民俗,注意語言的時代性,注意比較語言學的方法,注意考古的新發(fā)現(xiàn),注意??焙妥⒁獍姹尽6晌挠?0世紀50年代的《從語言上推測“孔雀東南飛”一詩的寫定年代》則突出地體現(xiàn)了“注意語言的時代性”這一原則,然而判定語言的時代也絕非易事,徐復先生在推導過程中的諸多細節(jié)值得學習。
1、特定語料的選取
若要通過詞語的探究路徑來斷定作品的寫成時代,就要找出某些具有時代特征的詞語,因而僅僅從《孔雀東南飛》這首詩入手顯然看不出任何端倪。既然學界已把界限敲定于漢末至六朝之間,徐復先生就使用了許多這一時期寫成或體現(xiàn)這一時期語言風格的語料。史書:《后漢書》、《三國志》、《晉書》古注:裴松之《三國志注》、李善《文選注》、酈道元《水經(jīng)注》、張湛《列子注》個人著述:葛洪《抱樸子》、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與蘇武詩》、桓寬《鹽鐵論》、劉義慶《世說新語》這些語料的選取是很用心的。首先,漢末、晉、六朝這幾個節(jié)點都有所體現(xiàn),將語言的縱向發(fā)展態(tài)勢充分表現(xiàn)出來;其次,選取語料價值高的作為依據(jù),比如在《文選注》方面選用李善注棄用五臣注、充分挖掘通俗性強的《世說新語》;最后,就是大膽使用新語料,比如《列子》托名列子、《與蘇武詩》托名李陵,但它們都被考定成書于晉代,不影響作為語料的使用。
2、關(guān)鍵詞語的把握
突出詞語的作用并不等于每個詞語都有極大的探究價值,那樣的話就陷入了“草木皆兵”的窠臼之中。徐復先生就是從關(guān)鍵詞語入手,找出說服力強的、能夠反映時代特征的詞語來加以分析,正如文中的一級標題所示的那樣:“解釋‘蘭家女這個詞語”、“幾個與時代有關(guān)系的詞語”、“幾個被錯誤掩蓋了原義和時代關(guān)系的詞”、“幾個有關(guān)稱謂的詞”。
3、民習詞語的決斷
這里所講的民習詞語就是指反映風俗人情的詞語,基本涵蓋了衣食住行用的各個方面。徐復獨具慧眼地利用起東晉時期的稱謂語,據(jù)其分析“姥”、“新婦”、“小子”均是晉代新起用的詞語,這就排除了成書于漢末的可能,而“婦稱夫為君,夫稱婦為卿”則是晉代的風俗習慣。在這一排除、一肯定的過程中實現(xiàn)了學術(shù)判定,可見民習詞語在古籍斷代中起到非比尋常的作用。
4、綜合考辨的運用
在學術(shù)研究的道路上往往是“條條道路通羅馬”,單一的、孤立的舉證方式并不能讓人全然信服,除去時代性詞語這條路徑,作為輔助工具出現(xiàn)的古韻、語法和避諱也是和好的探究手段,徐文將綜合考辨進行了全面闡釋。
二、完善、謹嚴的推理思維
判定一個作品的產(chǎn)生年代如同在歷史長河中硬生生地截取其中的一段,前人既已大致判定《孔雀東南飛》大致在漢末至六朝之間,而我方又推測為東晉,那么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排除東晉以前和東晉之后這兩個時期。徐復先生的思路也是如此,我形象地稱其為“掐頭去尾”,“掐頭”即排除漢末,“去尾”即排除六朝?!捌^去尾”法最得意的應用仍屬“蘭家女”的“蘭”字釋疑,因其同類用法只出現(xiàn)在成書于晉代的《列子》中,且晉代之前和晉代以后都無此類使用,故果斷地判定了成書時間。
另外,“語言史”是徐文出現(xiàn)的一個閃亮名詞,也許現(xiàn)今學界對其已司空見慣,但在20世紀50年代就高瞻遠矚地提出這種縱向歷時考察途徑,無疑對訓詁學的學科發(fā)展指明了方向。
三、學術(shù)論斷的審慎性
徐復以語言為探究路徑得出大量事實之后,又用古韻、語法、避諱加以作證,最后又--排除學界現(xiàn)存的幾種說法。這種論證方式有理有據(jù)、謹嚴完整,使得最終結(jié)論中出現(xiàn)了“都應該肯定”、“誰也不容否認”等措辭強烈的字眼,體現(xiàn)的是昂揚的學術(shù)自信。于是,徐復先生又在收尾時提出“《孔雀東南飛》的修改和潤飾問題”來聲明自己的無暇顧及之處,避免了以后多余的學術(shù)爭端。
結(jié)語:
徐復《從語言上推測“孔雀東南飛”一詩的寫定年代》一文影響深遠,主要體現(xiàn)在兩方面:一是開創(chuàng)了通過語言特別是詞匯來勘定古籍寫成年代的學術(shù)探究新方式;二是提出了《孔雀東南飛》的完成時代為東晉。而他綜合考辨的訓詁思想、謹嚴科學的推理思維和審慎負責的學術(shù)論斷則是不可多得的學術(shù)遺產(chǎn),將指引著我們在學術(shù)研究的道路上努力前行。
參考文獻:
[1]徐復.徐復語言文字學叢稿[M].江蘇古籍出版社,1990
[2]徐復.從語言上推測“孔雀東南飛”一詩的寫定年代[J].學術(shù)月刊,1958年第2期
[3]黃建中.徐復的訓詁思想[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7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