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大美
摘 要: 作者通過研讀新課程標準,提出教學科研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基于教學案例,思考構建一種以人為本的較為全面的綜合運用多種方法的高中英語有效教學的課堂模式,并就學生主體、英語教學觀和多媒體應用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新課標 高中英語 課堂教學 存在問題 對策構建
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對廣大高中英語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新的課程理念下,教師的教學行為、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及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中的地位和關系等都將發(fā)生較大的轉變。針對調研中發(fā)現的一些問題,筆者認真研讀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提出自己的一點建議,目的在于探討如何有效地進行高中外語教學,希望大家給予批評指正,以取得促進外語教師提高教學效率的意義。
一、十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以語言實踐
教師首先要切實轉變觀念、轉變角色、轉變功能,從用好教材中的素材做起,構建以學生為中心(student-centered)和以活動為中心(activity-centered)的新課堂。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學有所用,在語言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激發(fā)學生樂學的興趣,思考并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和創(chuàng)新性,真正變英語教師(teacher)為英語教育工作者(educator)、教學組織者(organizer)、設計者(designer)和指導者(instructor)。在教New Standard English Book 1 Module 2時,從學生的角度描述不同教師的課堂教學風格,說明不同學生對不同教學風格的偏愛,極富真實性。教師圍繞中心內容并結合具體情況,組織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表達“我喜愛的教師”和“師生關系”等話題內容,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別人,實現感情交流。教師利用這些素材,借助學生已有經驗,激發(fā)學生表達的興趣,促使學生綜合運用所學語言完成“四會”任務。
二、樹立英語教學觀,關注學生的學習,培養(yǎng)反思型教師
基礎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不僅要使學生通過學習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等技能,形成一定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而且要使英語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主動思維,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
在日常教學中,要充分關注學生的學習,知識學習,學習策略、學習態(tài)度和情感都要滲露到英語教師的教育教學中。充分發(fā)揮非智力因素的和諧作用,盡力使其合力走向良性正循環(huán)。英語教學始終守記用語言做事,交際教學并非僅指口語和聽力,而是全面技能,聽說讀寫相輔相成,語法教學必須有序進行,扎實把好基礎,在教學中重視鞏固擴大這些基礎知識并學會語言輸出的運用。
教學中正確估量教師的態(tài)度、價值和個性對學生和學習的影響,著力教師自身的自主發(fā)展,把自己的經驗思考轉變?yōu)橐越涷灋榛A的理論思考,有效地提高教學行為的反思水平,增強自己對真實英語的語言應用的意識,把自己在新理念觀照下逐漸積累而成的富有個性的見解﹑創(chuàng)意及教育教學實踐案例運用于教學中,與學生共同進步。
三、整合運用多種教法,實現情景、知識和交際的過程統(tǒng)一
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應視不同的課本素材、學習任務等,靈活運用討論法、辯論法、表演法、探究性調查法和引申法。老師可就學習的話題或問題展開討論,學生發(fā)表意見,補充更新,整理匯總,互相考問,這種討論法有較大的操作性,教師通過鼓勵學生對問題提出不同看法,相互爭辯,調動各方智慧和積極性,使思路處于激活狀態(tài)。我在教New Standard English Book 1 Module 6時,設計了一個話題“What 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having a mobile phone?”,這類問題的回答因人而異,精彩紛呈。在討論如何看待因特網和現代電信設備時,學生更是各抒己見,既仿照已學知識,又不囿于所學,發(fā)表了許多精彩的言語,體現了用語言做事、用語言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后,讓學生客觀、辯證地看待因特網,使其服務于自己的學習和生活,避免沉迷于電子游戲而荒廢學業(yè),虛度光陰。新課標要求老師有新理念和施行新理念的操作能力,較好的英語課應采用多種創(chuàng)設情境,充分用足英語教學本身的真實情境進行教學,以及利用英語本身和上下文創(chuàng)設情境傳授英語基礎知識,進行基本技能訓練和交際活動,在情境中把知識點化難為易,在情境中操練學生,提高語言實踐的質量。
四、充分用足多媒體,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
在科技飛速發(fā)展的e時代,計算機和英語是兩大基礎學科,也是兩大工具學科,因此,英語教學與計算機的應用整合是相得益彰、兩美雙贏之舉。我校各班都裝配有多媒體設備,充分用足網絡資源成為可能和必需。教師注意在運用媒體時,要做好以下事情:(1)幫助學生掌握internet的常用技巧;(2)推薦、介紹合適的英語學習網站,如中小學英語教研網、高中英語多媒體教室,中學英語合作網、英語貓、高中英語網、萬千英語族、英語之聲、“21st century online”,等等。網絡上的Flash動畫語法教學、英文金曲、名篇欣賞、單元筆記、新聞、聽力﹑英美俚語、名言雋語、學法指導等都會給學生以興趣和收獲;(3)鼓勵使用網絡圖書館,適時完成研究性任務;(4)用好網絡交互性,提高口語交際水平和筆頭寫作能力。對于教師來說,通過網絡可以得到更多自我充電的機會,提高自身語言文化、信息技術素養(yǎng)、英語素質,主動構筑終身教育體系,促進英語教學向更高層次延伸拓展。
五、結語
新課程背景下的英語教師要不斷更新觀念,全面關注學生的知情意等方面的發(fā)展,牢記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習活動為中心的原則,整合多元學習方式,勇于實踐,積極反思。以教材為基礎,激活教材開發(fā)教材,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與時俱進,全方位地用好媒體資源。重視不同課型的模式教學,增強英語教學的實踐性,注意創(chuàng)設情境的實用性,重視寫的能力的培養(yǎng),充分注重過程評價,同時拓展學用渠道,新課標指導下的有效教學就能顯效,新課標所倡導的培養(yǎng)學生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的目標就一定能實現。
參考文獻:
[1]英語課程標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第一版).
[2]李桂山,等.大學英語閱讀理解.北京科學出版社,第30頁.
[3]龐繼賢.英語學習.浙江大學外國語學院,第23頁.
[4]盧守榮.提高閱讀成績策略.中山大學外語學院,第一期第3頁.
[5]劉先寶.淺談英語閱讀.福建大學外語研究室,第3期第5頁.
[6]“How to improve English reading ability”.English Salon,1998 Vol.1483
[7]Testing and Teaching of College 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on.
[8]Testing and Teaching of College 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on.
[9]孫懷慶.循序漸進閱讀.吉林大學出版社,第5期第3頁.
[10]李培.英語閱讀輔導.中央文獻出版社,第12期第2版.
[11]李培.英語閱讀輔導.中央文獻出版社,第12期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