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琨
教材分析:
小班孩子年齡小,注意力容易分散,給老師組織活動帶來了一定的困難。但是如果孩子對活動內(nèi)容感興趣,他們就會非常投入,積極思考,能給教學(xué)過程帶來活力。小班幼兒帶有直覺行動性思維特點(diǎn),只有調(diào)動幼兒的各種感覺、知覺器官共同參與,才能使幼兒的聽覺、視覺、嗅覺積極地捕捉信息,激起幼兒要聽、要講、要做的興趣和愿望,因此我設(shè)計了“啊嗚啊嗚”這節(jié)社會活動,通過故事“小老鼠”的形象讓幼兒產(chǎn)生共鳴。故事的語言簡單,情節(jié)有趣,能吸引幼兒。讓幼兒通過故事知道什么東西可以吃,什么東西不可以吃,豐富其生活經(jīng)驗。
活動目標(biāo):
1.通過聞聞、摸摸、聽聽、講講、說說感受故事的有趣情節(jié)。
2.讓幼兒知道什么東西可以吃,什么東西不可以吃,豐富其生活經(jīng)驗。
活動準(zhǔn)備:
1.故事《啊嗚啊嗚》
2.魔術(shù)袋:內(nèi)裝有食物(一個面包、一小袋大米、一盒糖果、一個能吹的氣球。)
3.各種物品和食物卡片
教學(xué)重難點(diǎn):
讓幼兒知道什么東西可以吃,什么東西不可以吃。
活動過程:
一、游戲“變變變”
通過游戲“變變變”,讓幼兒運(yùn)用感官,聞一聞、摸一摸、搖一搖猜測物品。
1.聞一聞:是什么東西這么香呀?
師:是什么東西這么香呀,讓我們一起來“變變變”。
老師變變變,變出一塊小面包。
師:變出來什么呀?你們吃過嗎?
師:你們吃的面包有什么味道的?(甜的、咸的)
2.摸一摸:這一粒粒的是什么呀?
師:盒子里面還有東西呢,請小朋友們來摸一摸。請一位小朋友猜猜這里面是什么東西。
我們一起把它變出來。教師拿出里面裝有大米的透明的口袋讓幼兒觀察。
3.搖一搖:聽聽這里面裝的是什么?
師:聽聽這里面裝的是什么?讓我來搖一搖,請小朋友們伸長耳朵聽好了,聽聽這里裝的是什么?
老師引導(dǎo)幼兒認(rèn)識糖果盒子的形狀,通過觀察糖果盒子的圖案,說說可能是什么味道的糖果,讓幼兒對糖果充滿興趣和期望。
4.老師結(jié)合食物卡片進(jìn)行總結(jié)。
變變變,變變變,變出一個小面包。
變變變,變變變,變出一口袋大米。
變變變,變變變,變出一盒小糖果。
師:哈哈。真好玩!讓我們再來瞧瞧還能變出什么來吧。
師:哇,變出了一只可愛的小老鼠。請小朋友來說說小老鼠長什么樣子呢。
師:小朋友真棒。小老鼠好餓啊,吃了好多東西。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貪吃的小老鼠吃了什么東西、怎么吃的吧。
二、教師講故事
1.教師講述前半段故事。
一個面包,好香?。⌒±鲜笠Я艘粋€洞,啊嗚啊嗚吃了起來。
一袋大米,小老鼠咬了一個洞,啊嗚啊嗚吃了起來。
一盒糖果,小老鼠咬了一個洞,啊嗚啊嗚吃了起來。
提問:
(1)小老鼠吃了哪些東西?
(2)小老鼠是怎么吃的?(孩子模仿小老鼠“啊嗚啊嗚”的動作,并模擬聲音。)
(3)小朋友真聰明,想知道小老鼠剛才還吃的什么嗎?那就請跟我一起看看吧。
2.教師引出后半段故事。
(出示一個氣球)
提問:
(1)小老鼠發(fā)現(xiàn)什么?
(2)氣球可以用來做什么?
(3)小老鼠想知道氣球是什么味道的,它咬了一口,結(jié)果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繼續(xù)講述后半段故事。氣球是什么味道?小老鼠張大嘴巴咬了一口——啪!氣球爆炸了!
原來,不是什么東西都能吃的呀!
3.請幼兒完整欣賞故事(配音樂)。
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坐神氣了,聽老師講這個有趣的故事。
三、談經(jīng)驗
結(jié)合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講講說說。生活中還有什么東西可以吃,什么東西不可以吃。
四、分享糖果
今天小老鼠知道了不是所有的東西都可以咬、可以吃的,小老鼠很感謝你們,要把糖果和大家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