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顆粒簾換熱器顆粒均流裝置的設計與實驗

      2014-09-22 04:05:42陳冬林王甘泉
      電力科學與技術學報 2014年1期
      關鍵詞:布孔余熱孔徑

      陳冬林,王甘泉,王 安

      (長沙理工大學 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湖南 長沙 410076)

      中國各行業(yè)化石燃料轉化與燃燒熱利用過程中存在巨量的余熱資源。據(jù)統(tǒng)計,中國每年可直接回收利用的工業(yè)余熱資源折合標準煤達4 000多萬噸[1-2],但目前因受技術與成本等方面的限制僅回收34.9%左右。顯然,高效低成本新型余熱利用技術的研究開發(fā)與應用對提高中國的能源利用效率與“節(jié)能減排”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目前,由于國內外用于余熱回收利用的主要裝置——管殼式空氣預熱器受到換熱原理及結構等方面的限制,長期存在漏風率大、易堵灰及低溫腐蝕等問題[3-4]。為了克服這些問題,提高余熱回收利用率,一種基于氣粒兩相流快速熱平衡理論[5-7]的余熱回收裝置被提出,稱之為顆粒簾換熱器,該種換熱器較傳統(tǒng)空預器換熱效率高出3~5倍,并且具有換熱特性實時調節(jié)等技術優(yōu)勢[8-9],其工作原理如圖1所示,換熱器采用粒徑約0.15mm的硅砂顆粒作為載熱體進行熱傳遞,以實現(xiàn)余熱回收。

      圖1 顆粒簾換熱器工作原理示意Figure 1 Schematic diagram of particle curtain heat exchanger

      顆粒簾換熱器中,余熱回收主要發(fā)生在顆粒與氣流相接觸的過程中,要保證裝置的換熱效率,就需盡可能使氣流與顆粒均勻接觸。如何提高顆粒下落的均勻性是顆粒簾換熱器需要攻克的關鍵技術,針對顆粒均勻裝置進行設計與實驗研究。

      1 顆粒均流裝置結構及工作原理

      在顆粒簾換熱器中,均流裝置頂部與儲料漏斗連接,底部與換熱室連接,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為保證顆粒能夠連續(xù)地通過均流裝置進入換熱室,儲料漏斗設計成錐形漏斗,相應地,連接儲料漏斗的均流裝置頂部入口處設計為圓形。而顆粒在換熱室內下落過程必須均勻的充滿整個換熱室矩形橫截面,否則氣流將從顆粒簾與換熱室內壁的夾縫中流出,減少氣流與顆粒接觸的機會,降低氣流與顆粒熱交換的效率。因此,均流裝置底部出口應當設計為矩形,以保證顆粒能夠均勻充滿換熱室橫截面。

      由此可以確定均流裝置的外型為方圓節(jié),內部由3塊多孔板構成,如圖2所示,3塊多孔板呈等腰三角形布置,當顆粒進入均流裝置后顆粒會沿多孔板滑落,并從多孔板上的小孔下落,下落的顆粒最終通過均流裝置出口的多孔板進入下一級裝置,以此實現(xiàn)顆粒在矩形平面上的平均分布。

      圖2 均流裝置示意Figure 2 Schematic diagram of uniforming device

      2 實驗研究

      2.1 實驗裝置

      為了探究顆粒均流效果,設計實驗裝置,如圖3所示,儲存漏斗為整個實驗裝置提供連續(xù)穩(wěn)定的顆粒來源;放料開關控制整個實驗的啟停,料槽起到收集實驗顆粒的作用,為了便于對下落過程中的顆粒分布情況進行觀察、記錄,采用支架將均流裝置抬高,使得顆粒在落入料槽前有一段觀察窗口。

      圖3 均勻實驗裝置Figure 3 Device for uniforming experiment

      2.2 多孔板結構

      多孔板采用厚度5mm的鋼板沖孔而成,其設計主要包括布孔方式、孔徑以及孔間距。多孔板的布孔方式主要有正方形排列(順列)與正三角形排列(錯列)。由于顆粒均流裝置在工作過程中,大量顆粒下落,多孔板會承受較大壓力,從強度角度考慮錯列布孔具有較小的削弱系數(shù)[10];從板面利用率角度考慮,錯列布孔同樣優(yōu)于順列布孔[11],因此,多孔板設計選擇錯列布孔,如圖4所示。

      圖4 多孔板示意(單位:mm)Figure 4 Schematic diagram of perforated plate(unit:mm)

      為避免顆粒下落過程中發(fā)生堵塞現(xiàn)象,孔板開孔直徑與顆粒直徑之比要大于7[12],實驗采用顆粒粒徑約0.15mm,因此多孔板的孔徑φ應至少大于1.05mm。實驗設計3種不同孔徑多孔板,孔徑分別為φ6,φ8,φ10mm,采用錯列布孔,孔間距為40 mm;實驗設計4種不同孔間距的多孔板,孔間距s分別為35,40,45,50mm,均采用錯列布孔,孔徑為10mm。

      2.3 測量方法

      將顆粒下落區(qū)域平均分成若干個空間(圖3),每個空間截面積為100mm×100mm,對每個空間內掉落中的顆粒進行“等速取樣”,即在對每個空間進行取樣過程中,采用相同的容器,停留相同的時間。通過計算可以得到每個取樣空間中顆粒質量流量。

      方差能夠反映隨機變量與均值之間的偏離程度,定義樣本顆粒質量流量方差為顆粒下落均勻性指標。若樣本顆粒質量流量方差=0,則說明所有空間內顆粒流量相同,整個區(qū)域內顆粒均勻下落,越小表示整個區(qū)域內顆粒下落越均勻。通過分析顆粒流量方差可以確定顆粒均流裝置的作用效果。

      3 結果與分析

      3.1 多孔板孔徑對顆粒分布均勻性影響

      當多孔板孔徑分別為6,8,10mm時,顆粒下落區(qū)域流量分布如圖5所示,可以看出,隨著多孔板孔徑從6mm增大至10mm,顆粒下落的平均質量流量由1kg/s上升至1.84kg/s,這是由于孔徑增大導至多孔板開孔率增加,單位截面積上能夠使得更多的顆粒通過多孔板。

      圖5 孔板孔徑對顆粒流量分布的影響Figure 5 Influence of pore diameter to particle flow distribution

      分別計算顆粒質量流量方差,如圖6所示,可以看出,流量方差值較小,維持在0.005 5附近,說明顆粒均流裝置的作用效果較好。而當孔徑從6mm增大至10mm時,顆粒流量方差變化不到5%,由此可見孔徑變化對于顆粒均勻分布影響較小。

      圖6 孔徑對顆粒流量方差影響Figure 6 Pore diameter’s influence on particle flow distribution

      3.2 多孔板孔間距對顆粒分布均勻性影響

      當多孔板孔間距s分別為50,45,40,35mm時,顆粒下落區(qū)域流量分布如圖7所示,可以看出,隨著多孔板孔間距的縮小,顆粒下落的平均質量流量增大,這是由于孔間距減小后,整個多孔板平面上孔數(shù)增多,導至開孔率增加使得顆粒流量增大。

      圖7 孔板孔間距對顆粒流量分布的影響Figure 7 Influence of center distance to particle flow distribution

      分別計算不同孔間距情況下顆粒質量流量方差,如圖8所示,可以看出,當孔間距由50mm減小至40mm的過程中,顆粒流量方差降低了75%,而當孔間距由40mm減小至35mm的過程中,顆粒流量方差僅減小了4%。這是由于孔間距的減小有利于顆粒平均分布,因此隨著孔間距減小顆粒均勻性增強;當孔間距減小到一定程度后,顆粒增加的均勻性在這一宏觀尺寸上產(chǎn)生的影響不大,因此導至顆粒流量方差變化不明顯。

      圖8 孔間距對顆粒流量方差影響Figure 8 Center distance’s influence on particle flow distribution

      4 結語

      1)對于以錯列方式布孔的多孔板,當孔徑φ=10mm,孔間距s=40mm時,顆粒下落分布均勻性很好;

      2)顆粒通過均流裝置的質量流量隨孔徑的增大而增加,對于孔徑φ6~12mm的多孔板,顆粒分布均勻性比較好;

      3)隨著多孔板孔間距(大于40mm)的繼續(xù)增加,相應的顆粒質量流量方差大幅度增大,說明持續(xù)拉大孔間距對顆粒均流效果起到反作用。

      [1]郭吉林,張岳良,程林,等.煙氣余熱回收利用與節(jié)能分析[J].能源與環(huán)境,2010(6):24,27.GUO Ji-lin,ZHANG Yue-liang,CHENG Lin,et al.Flue gas heat recovery and energy saving analysis[J].energy and environment,2010(6):24,27.

      [2]仝慶居,王學敏.鍋爐煙氣余熱回收利用技術[J].工業(yè)技術,2009,18:71-73.TONG Qing-ju,WANG Xue-min.Boiler flue gas heat recovery technology[J].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2009,18:71-73.

      [3]劉麗梅,高明.管式空氣預熱器腐蝕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J].熱力發(fā)電,2012,41(9):115-117.LIU Li-mei,GAO Ming.Corrosion in tubular air preheater:reason analysis and precautionary measures[J].Thermal Power Generation,2012,41(9):115-117.

      [4]劉福國,郝衛(wèi)東.三分倉回轉再生式空氣預熱器漏風設計計算模型[J].機械工程學報,2012,48(4):146-154.LIU Fu-guo,HAO Wei-dong.Modeling for leakages calculation in design of rotary regenerative preheater[J].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2012,48(4):146-154.

      [5]Rajan K S,Pitchumani B.Two-dimensional simulation of gas-solid heat transfer in pneumatic convey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ss Transfer,2007,50(5):967-976.

      [6]Chrestella Wardjiman.Behaviour of a curtain of particles falling through a horizontally flowing gas stream[J].Powder Technology,2008,188(2):110-118.

      [7]Chrestella Wardjiman,Martin Rhodes.Heat transfer in aparticle curtain falling through a horizontally-flowing gas stream[J].Powder Technology,2009,191(3):247-253.

      [8]陳冬林.無管換熱器[P].中國專利:201120261405.2,2011-07-22.

      [9]陳冬林.無管換熱器及余熱回收系統(tǒng)[P].中國專利:201110206635.3,2011-07-22.

      [10]GB 150-1998.鋼制壓力容器[S].

      [11]杜躍成.高效過濾器中多孔板布孔方式及孔數(shù)計算[J].東北電力學院學報,1995,15(4):114-117.DU Yue-cheng.Distribution and calculation of holes in a high efficiency filter porous plate[J].Journal of Northeast China Institute of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1995,15(4):114-117.

      [12]張國祥.砂粒堵孔試驗[J].節(jié)水灌溉,1992(1):53-55.ZHANG Guo-xiang.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clogging of sand particles[J].Water Saving Irrigation,1992(1):53-55.

      猜你喜歡
      布孔余熱孔徑
      彎曲載荷下不同布孔形式篩管極限彎矩分析*
      石油機械(2023年10期)2023-10-17 03:09:52
      V形起爆網(wǎng)路分析及其應用
      采礦技術(2021年2期)2021-04-17 07:07:16
      銅冶煉多段余熱三級疊加高效利用實踐
      有色設備(2021年4期)2021-03-16 05:42:34
      消除鉆孔瓦斯抽采盲區(qū)空白帶的布孔方式研究
      不同滲透率巖芯孔徑分布與可動流體研究
      分布式孔徑相參合成雷達技術
      雷達學報(2017年1期)2017-05-17 04:48:53
      基于子孔徑斜率離散采樣的波前重構
      試論露天深孔臺階爆破布孔工藝
      關心下一代 余熱寫春秋
      中國火炬(2014年8期)2014-07-24 14:30:20
      大孔徑淺臺階控制爆破在重慶地區(qū)的應用
      重慶建筑(2014年12期)2014-07-24 14:00:32
      滕州市| 成都市| 蚌埠市| 马边| 安西县| 突泉县| 岐山县| 林芝县| 怀仁县| 渭源县| 军事| 新宾| 巩留县| 乳山市| 乌审旗| 莎车县| 宁远县| 登封市| 宁波市| 温宿县| 芮城县| 林甸县| 潮州市| 武平县| 基隆市| 闽侯县| 敦煌市| 定州市| 同心县| 宝坻区| 岚皋县| 惠水县| 贵溪市| 岢岚县| 海伦市| 新宁县| 崇明县| 弋阳县| 璧山县| 黔南| 蒙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