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麗華+李廣志
潤滑系統(tǒng)是發(fā)動機重要系統(tǒng),其正常的機油壓力是保證發(fā)動機各摩擦件之間得以充分潤滑的前提和必要條件。柴油機在額定轉速1500 r/min,機油壓力應不低于035 MPa。車輛行駛中,一旦發(fā)現(xiàn)機油壓力過低,應停車查找原因并排除之后方可行車,否則極易造成因發(fā)動機機油壓力過低,發(fā)生燒瓦抱軸等重大事故。
一、機油壓力過低原因
柴油機機油壓力過低的主要原因是因潤滑系統(tǒng)失效,機油壓力密封腔泄漏(軸瓦間隙增大,油管接頭松退等)所引起,故障的主要原因如下:
1.機油量不足或機油吸油盤濾網(wǎng)堵塞吸油困難,會使機油泵的泵油量減少,導致機油壓力下降,加劇曲軸與軸承、缸套與活塞的磨損。
2.機油黏度過低或柴油、冷卻水竄入油底殼稀釋了機油,使機油變稀,機油黏度下降,泄漏增加,機油壓力降低。
3.機油泵限壓閥彈簧預緊力調整過低或限壓閥彈簧變形失效。為使發(fā)動機有一個正常的工作壓力,在主油道、機油濾清器或機油泵等部位上通常設有限壓閥。當這些限壓閥調整不當或閥中的彈簧折斷及彈力不足時,這個最低開啟壓力就會降低,使大量的機油從限壓閥泄漏,造成整個發(fā)動機的機油壓力下降。
4.機油泵限壓閥柱塞(鋼球)發(fā)卡。機油泵限壓閥柱塞(鋼球)卡住后,常出現(xiàn)兩種現(xiàn)象,一種是發(fā)動機高速機油有壓力,比正常值偏低,而低速時壓力為零。這是由于鋼球雖然卡住,但泄壓油道大部分仍被鋼球封閉,只有少部分機油泄漏。另一種是發(fā)動機無論怠速、中速、高速均沒有壓力,這是由于鋼球卡住后,機油從泄油通道流出,造成機油沒有壓力。
5.柴油機主要摩擦運動副零件磨損嚴重,使曲軸主軸頸、連桿軸頸、凸輪軸軸頸與軸瓦(襯套)、搖臂軸與搖臂配合間隙增大。摩擦副配合間隙增大,機油泄漏增加,機油壓力降低。這種故障表現(xiàn)為發(fā)動機冷機剛啟動時機油壓力正常,工作一段時間后機溫升高時,機油壓力降低。這是由于冷機剛啟動時機油溫度低,黏度相對較大,各部位的泄油量相對較少,此時的機油壓力基本正常。但隨著發(fā)動機工作時間的延長,機油溫度上升,機油黏度隨之下降,各部位的泄油量隨機油黏度下降而增大。
6.機油泵主、從動齒輪,機油泵蓋等零件磨損嚴重,使機油泵齒輪端隙、齒輪嚙合間隙增大,機油泵出口油壓降低。
7.機件的意外損壞而造成的機油泄漏,如搖臂軸軸端的堵頭脫落,空氣壓縮機潤滑油進油管斷裂及主油道或機油濾清器等總成上壓力油道的異常損壞。
8.潤滑系統(tǒng)各個密封面的襯墊及限壓閥、安全閥等閥門密封不嚴而泄漏。
9.發(fā)動機冷卻系有故障。當發(fā)動機冷卻系出現(xiàn)故障時,如冷卻液不足、散熱風扇工作性能變差、水道堵塞、節(jié)溫器失效、散熱器過臟等,使發(fā)動機工作中機體熱量不能及時散發(fā),工作溫度過高,造成機油溫度也隨之升高,機油黏度下降,機油泵的泵油壓力變小,各間隙泄油量增大,所以出現(xiàn)熱機機油壓力偏低現(xiàn)象。
二、檢查排除方法
診斷時,可用氣壓表接上制動軟管改制一個直接讀數(shù)的機油壓力測壓表,配備幾個接頭,以便接在油道的不同位置。按"先外后內,先易后難,由表及里,由簡到繁,分段檢測,逐項排除,縮小范圍,集中一點"的原則,達到確診的目的。其方法步驟如下:
1.檢查機油容量和質量。抽出機油尺后,機油呈乳白色泡沫狀,將機油涂在白色草紙上,查看是否含有水分,草紙吸收是否迅速,如吸收迅速,則說明油中有水分。查找時應按先易后難的原則查找。
2.檢查潤滑系外露部件及連接管路、接頭,各密合面是否漏油。
3.拆下氣門罩蓋,旋下機油傳感器,把改制的測壓表接在主油道上,啟動發(fā)動機,查看搖臂軸兩端堵塞處是否漏油;查看搖臂軸與搖臂配合處是否漏油;從表上讀出油壓,判斷機油表、傳感器是否失效。
4.拆下主油道油泵的油管接頭,并堵住主油道上這個出油口;卸下風扇皮帶,啟動發(fā)動機,查看測壓表,如機油壓力恢復正常,說明故障在油泵。
5.拆下油底殼,檢查集濾器,查看是否被油污、雜質堵塞。
6.拆下曲軸箱內機油泵到機油細濾器連接管,并堵塞機油泵上的出油口,裝上油底殼,啟動發(fā)動機,查看測壓表。如油壓恢復正常,說明故障在油泵細濾器的分路上。
7.用橡膠墊或石棉紙墊堵塞粗濾器到主油道的油路,同時把測壓表裝在粗濾器旁通閥座上(可把旁通閥鋼球取出);啟動發(fā)動機,查看測壓表。如果機油壓力達600 kPa以上,說明機油泵工作正常。如果低于600 kPa,說明故障在機油泵。
8.拆下正時齒掄室蓋,查看主油道前堵塞是否松動漏油。拆下連桿軸承,拆下主軸承蓋,撬動凸輪軸,檢查軸承間隙。拆檢時,可根據(jù)發(fā)動機異響判斷,有的放矢地按先后次序查找。如果間隙正常,說明故障在缸體上。完全解體,檢查缸體各油道,查看是否有砂眼或氣孔。(01)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