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光華
【摘要】在語文的教學中,只有在不斷積累語言,不斷熟悉語言,把那些值得我們儲存的“米”——語言的精華,存放在大腦中進行“氧化”才能轉(zhuǎn)變?yōu)樽约赫Z言能力的養(yǎng)料,不斷提高語言素養(yǎng)。把語言積累作為指導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環(huán)節(jié)是勢在必行的。
【關鍵詞】初中語文積累語言素質(zhì)教育一、在聽中積累語言
“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叭怂@得的知識,其中60%來自視覺,20%來自聽覺,15%來自觸覺,3%來自味覺?!甭牭淖饔脙H次于看,它是汲取知識,積累口語材料的重要渠道之一。在聽話時,主體必須在一瞬間利用強化記憶儲存信息并依靠快捷靈敏的直覺思維活動,才能在接收言語聲波的同時理解語意并評判話語。由此,要有效運用各種手段讓學生多聽。在課堂上,我們都能做到讓學生帶著疑問聆聽教師的講解、范讀等,使其邊聆聽邊思索,邊領悟邊積累。但對于課外的聆聽、思索則為我們平時所忽視。俗話說:身邊的一切皆學問。平時,讓學生收聽廣播,看電視,聽別人爭辯等,都能促進其邊聽邊思考,并能從中有收獲,不斷提高語文能力。如有一名初中生在家聽見別人在辯論百家姓中的“仇”一字多音讀法是否正確,于是就利用工具書查字典,消除自己的疑惑。這為學生的語文認識能力就得到鞏固、提高。所以,要重視教導學生邊聆聽邊思考身邊的一切“聲音”的習慣,從中獲得提高自己語文能力的信息平臺。
二、在閱讀中積累語言
廣泛閱讀是積累語言經(jīng)驗、知識的一個重要途徑。語文教學中有課內(nèi)、課外閱讀,課內(nèi)閱讀是基礎、是先導,課外閱讀是繼續(xù)、是擴大。在課內(nèi)應該訓練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為課外語文學習提供舉一反三的規(guī)律性指導。
閱讀是手、眼、腦等感官協(xié)調(diào)活動的過程,是直覺體悟語言的基本方式之一。在抓好精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速讀廣覽,這是訓練直覺思維的有效途徑。學生在進行閱讀時,有時逐個破譯每個文字符號代碼,而利用直覺思維密切相關的預見、猜測、期待等手段簡化閱覽過程,從而迅速敏銳地把握作品實質(zhì)。跳讀、翻讀、猜讀、倒讀等往往是預見、猜測、期待的外在表現(xiàn),可以活躍學生的直覺思維。有了速讀做基礎,廣覽也就好辦了。廣泛瀏覽、轉(zhuǎn)益多師,能拓展學生閱讀范圍,擴大其視野,豐富其感知對象,增加其詞匯、句式的儲備,豐厚其語感圖式。從而為培養(yǎng)學生語文能力創(chuàng)建語感橋梁。
瑯瑯成韻的誦讀,是眼、手、口、耳、腦等多種感官協(xié)調(diào)活動的過程,與閱覽相比,更是直覺體悟語言的一個基本方式。吟詠誦讀可以感悟文章真諦,在不經(jīng)意間對語言那種抑揚頓挫的語音、錯落有致的節(jié)奏與奇特嚴謹?shù)慕Y構擁有深切的體驗,進入這樣一個美妙的境界。
讓學生多讀點,多積累些,天長日久,待到自己說話時,作文時,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來,隨心所欲,左右逢源。魯迅先生曾有過形象的描述:“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樣才能釀出蜜來。倘若盯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钡拇_,只有廣泛涉獵,遨游于書山學海之中,才能使儲備充盈豐富,使見識廣博而深刻,真正達到“文章讀之極熟,則與我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p>
三、在寫作中積累語言
熟讀背誦是通過語言的輸入增加大腦皮層的語言信息,作文訓練則是調(diào)動大腦中的語言信息來激發(fā)大腦皮層細胞之間的信息回憶、交流、篩選,從而達到鞏固、運用語言的目的,因此,作文是高層次的積累語言。在語文學習中,學生可以寫出事能感人、情能動人、理能服人的優(yōu)秀作品來,都是經(jīng)過無數(shù)次的“嘗試——錯誤”的學習過程,正確的嘗試不斷保留,錯誤的不停的放棄才能得到結果,在這一過程中,勤奮、不斷地練習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正如許特立同志有一句名言:“不動筆墨不讀書”。這就是說,在讀書的過程中要勤動筆,多加練習,只有這樣才能有利于語言材料的積累,而語言材料積累的過程,既是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也是培養(yǎng)語文能力的過程。
四、在生活實際應用中,積累語言
葉圣陶先生說過:“惟有從生活所得的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積累越多,了解才越見深切?!鄙钍侨f花筒,豐富多彩,絢麗多姿。教師應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生活是語言的源泉,教師應引導學生平時養(yǎng)成善于觀察生活、樂于記錄生活的好習慣,這樣做有助于學生在腦海中不斷積累多種表象.語言來自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學習語言只有同絢麗多姿的生活聯(lián)系起來,學生的語言才會富有鮮活的靈性。生活處處皆語文。長期以來,我們的語文教學受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影響,囚于校園,困于教材,學生對生活的感悟能力低下。教師應鼓勵學生投入到社會中去,做生活的有心人。要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多留意周圍的諺語、對聯(lián)、歇后語及精妙的廣告語、精練的標語和一些趣味無窮、意味深長、幽默詼諧的群眾語言,并隨時記錄在生活筆記上。
教師還以可通過組織學生參觀、訪問、調(diào)查、做實驗等實際應用活動,拓寬學生生活的空間和觀察的視野,讓學生去觀賞大海的落日、看雨后彩虹;去體味蜻蜓點水、鸚鵡學舌的情趣;去捕捉農(nóng)村、城市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的鏡頭;上公共汽車去揣摩匆忙的內(nèi)心世界,往自由市場去感受誠實與欺詐;利用節(jié)假日觀察父母一天的勞逸情況等等。當他們耳聞目睹到與自己生活經(jīng)理相關的語言文字時,便會產(chǎn)生豐富的聯(lián)想,自覺地把已有的語言材料進行選擇、重組,用活化的語言記錄下那美好的鏡頭,描繪出生活的情趣。
要在語文教學中落實素質(zhì)教育的思想,語文教師應從各種渠道加強語文實際應用,注意引導學生積累語言,努力構建開放式的語文教學模式,努力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學習、體驗學習、發(fā)現(xiàn)學習、嘗試學習,把課堂教學大部分的實際應用還給學生,讓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實際應用活動,并指導、鼓勵學生拓寬語文學習的內(nèi)容、形式與渠道,語文教學質(zhì)量一定會大幅度提高。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