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鵬
摘 要:目前對工商管理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帶來了教育標準的變革,同時也帶來了教育模式的變革。對于市場營銷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需要以培養(yǎng)對市場經濟及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的適應能力為基礎,在充實理論基礎之上,不斷的提高實踐的能力。在營銷管理教學中,要不斷的改進教學方式。案例教學就是一種創(chuàng)新式的教學手段,是目前管理教育及開發(fā)的主要途徑之一。本文通過分析案例教學的內涵,基礎及特征,分析了案例教學的相關流程,指出營銷管理教學需要將課程設置及教育方式的改進相結合。
關鍵詞:營銷管理;案例教學;教學方法;流程
伴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人們迎來了一個充滿機遇與挑戰(zhàn)的新世紀,知識經濟下,要想適應不斷變化的環(huán)境,就需要用新思維、新觀念武裝思想。目前對工商管理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帶來了教育標準的變革,同時也帶來了教育模式的變革。對于市場營銷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需要以培養(yǎng)對市場經濟及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的適應能力為基礎,在充實理論基礎之上,不斷的提高實踐的能力。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在營銷管理教學中,不僅要合理的設置課程,同時還需要不斷的改進教學方式。案例教學就是一種創(chuàng)新式的教學手段,是目前管理教育及開發(fā)的主要途徑之一,在與其他途徑相結合的基礎上,通過教師案例教學的啟發(fā)及學生案例的分析,提高教育課程的生動性,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同時,還可以促進學生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相結合。
一、營銷管理案例教學的內涵
最早的案例教學來源于蘇格拉底的教育方式,蘇格拉底在教育弟子時,通常是在與學生平等的基礎上展開的自由的思想討論。案例教學課堂上,學生主要是以發(fā)言為主,教師主要是進行循循善誘,學生們在對案例進行分析的過程中,指出案例的問題所在,并分析案例中存在的利益關系,最后討論不同的解決方案,執(zhí)行切實可行的行動方案,在這個過程中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得到充分的融合,學生的智慧得到充分的啟迪。
營銷管理案例教學,是將案例教學方法應用與營銷管理學教學的一種新的教育方式,它充分的體現(xiàn)了營銷管理學的應用性及實踐性的特點。營銷管理案例教學將實踐的營銷融入營銷管理教學中,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教育的生動性,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可以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及獨立決策的能力,是創(chuàng)新型人才及實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方式之一。
二、營銷管理案例教學的基礎及特征
隱喻和模擬是案例教學的基礎,管理是一門技巧性知識,是原理知識與技術知識相結合的過程。技術知識只有在模擬的實踐環(huán)境中才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因此,營銷管理案例教學需要在模擬的商業(yè)環(huán)境中進行,學生通過提出一系列的解決方案,成為一名模擬的管理者。通過案例教學的實踐訓練,可以提高營銷管理的技術能力,豐富了自身提出決策的能力、分析決策的能力、表達觀點的能力及提出解決方案的能力。營銷管理案例教學的重點是解決新的問題,它要求學生在實踐中學會解決實際問題,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解決新問題的人才,而不是培養(yǎng)理論人才,案例教學一種智慧的教學。
營銷管理案例學的特征是,分析案例的結果并不是統(tǒng)一的,解決方案并不是唯一的。案例教學的一個顯著特征就是教育的并不是最終的真理,而是人們經過反復推敲得出的行動及對策,這種行動及對策對學生具有一定的暗示及指導的作用,教師的意見以及企業(yè)家最終的成功經驗都只是作為一種參考。即使是得到大多數(shù)人贊同的方案也會因為不同人的實施得出不同的結果。因此,營銷管理案例教學是在學生接觸實際案例的基礎上,通過對變量數(shù)據(jù)的分析,得出相博弈的解決方案,最終分析解決方案的過程。教師在營銷管理案例教學中處于導演的地位,教師的主要職責從傳統(tǒng)的傳道授業(yè),轉變?yōu)榧顚W生的思維,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
三、營銷管理案例教學的流程
1.案例教學的分析準備階段。案例教學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學生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而是學生積極的參與。在案例教學的準備階段,學生首先要進行案例的閱讀,對案例中的問題類型及組織類型有一個感性的認識,然后,要對案例進行通讀,這時需要對案例中出現(xiàn)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找出關鍵問題,要學會運用數(shù)據(jù)解決關鍵的問題。在此過程中,學生會面臨著數(shù)據(jù)信息不充分的問題,此時,可以采取假設的方式,對案例進行補充分析,這種在合理性的假設的基礎上進行決策能力的培養(yǎng),正是對企業(yè)管理者能力的培養(yǎng)。
2.案例教學非正式小組討論。一切學習的過程都是通過合作伙伴完成的,這種學習伙伴關系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另一種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營銷管理案例教學中包含這兩種伙伴關系,教師需要提供學習的框架及結構的支持,學生需要為活動發(fā)展負責。小組討論可以促進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及溝通,具有個性化及效率性的特點,經過專家研究,小組討論一般以5人至7人一組效果最好,既可以確保學生參與活動的機會,同時也可以確保成員的互補性及活動內容的豐富性。
3.案例教學的課堂討論。在課堂討論中,教師需要作為主持人,對問題進行提出,引導學生討論的進行。課堂討論的目的就是要在學生暢所欲言的發(fā)表觀點的過程中,重新審視自身的觀點,加強對案例問題的清晰認識。課堂討論需要便面未加分析的重復案例事實,學生在花費時間進行案例準備后,通過積極的研究案例,進行案例的討論,有利于自身表達能力及決策能力的提升,同時也會提升自身的辯論思維能力。在課堂討論中,每個學生都需要對案例問問題,然后通過分析問題,最終討論解決方案。
4.案例教學的課后分析。營銷管理案例教學的最后,需要學生對課堂進行分析的案例做一個總結性的概括,將案例分析的成果進行分析,概括出普遍的發(fā)展規(guī)律,最終形成具有實用性的經營管理方法及管理方式。
參考文獻:
[1]何志毅.北大案例課堂:中國營銷實踐[M].西安:陜西師范人學出版社,2003.
[2]張巍,王茹.MBA案例教學初探[J].南開管理評論,1999 (1).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