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韜偉
佳作展示二:
人類擁有大腦和耳朵,大腦用來思考,耳朵用來傾聽。獨自思考而不吸納意見,容易偏執(zhí);一味聽取而不加以思考,容易迷失。真正的智者是善于思考著傾聽的,為了讓自己的智慧之河永不干涸,我們應該一邊思考著一邊傾聽來自別處的聲音。
群山威武卻依然傾聽小溪的叮咚之響;垂柳輕柔卻依然傾聽風的細語,起舞風中,更增風致;人是自然的主宰,學會傾聽將會帶給我們無窮的力量。齊王聽取了鄒忌的意見,才會出現(xiàn)“門庭若市”的進諫場面;趙太后采納了觸龍的提議,才使趙國免去了一場戰(zhàn)爭的威脅。傾聽是人類無聲的力量,學會傾聽,化干戈為玉帛,化勁敵為摯友,我們傾聽的是良言,我們吸取的是真誠。
伯牙與鐘子期真誠的傾聽,鑄就了高山流水的知音情。傾聽于交友、于生活、于成功是至關(guān)重要的。楚懷王若能傾聽,屈原不會懷著無可奈何憤恨地自投汨羅。失敗者若能學會傾聽,不會承受再次失敗的苦痛;悲哀者若能在靜靜的思考中,傾聽別人的勸導,快樂的陽光終會照耀他的發(fā)際眉梢。迷失于思維的巷道,他人的善勸如同路標,學會傾聽,我們很快就能找到出口;留戀與徘徊中,我們駐足于目標周圍的野花香草,傾聽別人的話語,思考著自己的目標,我們才能放下次要的東西,直奔成功。思考給了我們傾聽的基石,傾聽賦予思考靈動的色彩,思考著傾聽是我們造就自我的良言。
任何不假思索的傾聽同任何不理傾聽的思考一樣有害,趨利避害,方是我們升華自我的方法。亞里士多德在傾聽之后,在縝密思考之后,說出了“吾愛吾師,但吾更愛真理”的至理名言;但丁在思考后,傾聽后,反復地求索之后高喊:“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思考讓傾聽顯得更有意義,我們更該讓思考的光芒照亮傾聽走來的道路,讓傾聽的余音澆醒思考的迷茫。
思考著傾聽——這是我們前進的路燈,奮進的動力,成功的良伴。
【評點】
這是一篇很有文采、符合規(guī)范的議論文。
第一段開門見山提出論點“我們應該一邊思考著一邊傾聽來自別處的聲音”,然后從正反兩個方面列舉典型的事例展開論證,最后兩段又引用亞里士多德和但丁的名言進一步強化論點,收束全文。文章結(jié)構(gòu)嚴謹,語言流暢,富有說服力。
鄒忌與齊王、觸龍與趙太后、屈原與楚懷王的例子被作者信手拈來,運用得貼切而又自然,分析得合理而又有深度;如果能夠?qū)κ吕M行恰如其分的描述,再加以分析的話,文章的說服力會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