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志清
啟發(fā)式教學模式是現(xiàn)代教學中先進的教學模式之一,成功地運用啟發(fā)式教學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愛好,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是學生從“要我學”到“我要學”轉變的重要途徑。在體育教學中,學生是認識和實踐活動的主體,教師則是其過程中的主導者。教師應根據(jù)體育教學的自身規(guī)律,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和創(chuàng)造性,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一、點評演示法
點評演示是指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先體驗某種運動項目的技術動作而自主體會練習,針對部分學生在練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缺點錯誤和技術缺陷,教師進行點評,指出動作失誤的原因所在,然后親自進行演示,讓學生看到這項運動該怎樣去完成。這種方法有利于提高學生掌握技術的效率,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練習中有自主思考和探索的空間。例如,在投擲實心球的教學中,教師先進行簡單的示范,然后讓學生自主地模仿練習,自主地進行投擲體驗。在練習中,學生大都不會利用“腹力”或者說“腰力”,而是完全靠手力完成投擲,結果由于動作不得要領,實心球投得“近在眼前”。然后教師就學生在嘗試性練習中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和錯誤動作,進行逐一點評,有針對性地組織教學。通過講練示范動作,幫助學生糾正錯誤,體會動作要領和突破重難點,使學生建立正確的技術動作。這樣的教學模式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能啟發(fā)學生“練中思、思中練”,既活躍了教學氛圍,提高了教學效果,又讓學生及早掌握動作要領。
二、提問設疑法
教師要根據(jù)教材的重點、難點和所要學習的主要技術原理,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積極開拓思路和主動地探索問題,從而獲取知識掌握技能。例如,對于前滾翻教學時,教師可以提問:“請同學們想一想,方磚和足球在力的作用下,哪個容易滾動?”學生馬上會回答足球容易滾動。此時,教師可因勢利導地指出:“我們學習前滾翻時要把自己的身體團成圓的?!边@樣,學生很容易地理解和接受。問題的及時提出則可以一步步啟發(fā)學生積極開拓思路和主動地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我在教“快速途中跑的技術”時,為了解決途中加速與保證跑速的關系,我就向學生提出:“你跑得快嗎?怎樣才能跑得快呢?是不是步幅跑得越大就越快?什么時候蹬地力量要大?”針對學生五花八門的回答,我再一一進行釋疑,讓學生很快掌握了快速途中跑的技術。
三、形象比喻法
根據(jù)類比推理的邏輯方法,引導學生熟悉事物,把握技能,它能借助聯(lián)想這一思維形式去理解新知識和新的技術原理。對那些比較抽象或容易混淆的知識技能,教師可采用直觀、形象的方式進行聯(lián)系對比,通過把已經(jīng)熟悉的事物特征轉移到新事物身上來,從而讓學生在比較、分析和綜合的過程中領悟動作要領,找出動作特點,建立正確的動作規(guī)律。例如,用“鞭打”比喻投擲標槍的出手動作;用“彎弓搭箭”“離弦之箭”比喻短跑的起跑過程;用實物啟發(fā)學生的想象,如用“皮筋”“彈弓”“竹竿”等比喻投擲項目中的“背弓”;在分析肌肉用力原理時把工作的肌肉比作被拉長或被壓縮的彈簧等。然后,教師再通過逼真的示范,形象的對比,從而啟發(fā)學生的形象思維,使學生能夠盡快地理解動作特點,掌握其難點。
四、反證討論法
通過反證討論的教學,對活躍課程氣氛,啟發(fā)學生積極思考,搞清動作的基本原理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對學生快速地“不走彎路”地掌握動作要領起著重要作用。例如,教師在進行蹲踞式起跑的教學時,把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變成發(fā)掘式教學,先讓學生設計一種自認為最合理的最有利的起跑姿勢,并闡述自己的設計理由,然后通過與全體學生一道進行討論,指出其利弊,最后由教師歸納總結得出結論:只有采用蹲踞式起跑姿勢,才能發(fā)揮腿部的最大力量。此時,教師還可以從人體結構和起跑姿勢的演變過程等方面作知識性介紹。接著,向學生概括蹲踞式起跑的動作要領,指出其重難點,再讓學生通過鞏固性練習,糾正錯誤動作。
責任編輯 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