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淺析永州古民居建筑木雕裝飾藝術

      2014-09-25 11:17:12匡麗春
      藝術科技 2014年9期
      關鍵詞:古民居永州木雕

      匡麗春

      摘 要:傳統(tǒng)民居建筑,人們棲居的場所,記載了時代變遷,是歷史文化的載體。從藝術的角度,木雕裝飾以其獨特形式,不同使用功能,視覺圖形表達,展示了人們不同時代不同要求下的藝術價值,是古民居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旨從實踐的角度出發(fā),深入探究永州古民居木雕裝飾藝術,為古民居建筑木雕裝飾研究提供真實有效的資料,從而提升木雕裝飾在設計應用中的品質(zhì)感和價值感。

      關鍵詞:永州古民居木雕;藝術表現(xiàn)

      隨著社會工業(yè)化進程的發(fā)展,木雕裝飾被大量運用在傳統(tǒng)、當代不同室內(nèi)外裝飾風格中,通過其形式變化與工藝技法來體現(xiàn)空間的文化意蘊和審美情調(diào)。永州古民居木雕裝飾藝術將實用與審美結合,是文化傳承不可忽視的組成部分,并為傳統(tǒng)古民居建筑提供系統(tǒng)的參考資料。

      1 永州古民居建筑木雕裝飾藝術的概述

      永州,古為零陵郡,素有“錦繡瀟湘”之美譽,為湖南四大古郡之一。永州古民居有富家橋鎮(zhèn)澗巖頭的古村落周家大院,江永縣特色古建筑群上甘棠村,道縣縣古建筑周敦頤故里等等,都是明清時期的湘南民居,保存較為完整,在湘南古建筑中有著重要的地位,也印證了永州文化底蘊之深沉。木雕裝飾依附于建筑實體,傳統(tǒng)古民居建筑以木為材,尤其是明清時期,其中傳統(tǒng)建筑木雕因地域文化、地理位置、生活方式以及材料工藝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裝飾風格。永州古民居大部分是明清時期建筑,以榫卯結構交錯疊加而成的梁枋、藻井、柁墩、雀替、門窗、隔扇、家具等各個構件都真實反映了不同時代背景下不同人們的生活狀態(tài),其木雕裝飾有著豐富的題材內(nèi)容,精細的雕刻技藝構成多層次的雕刻作品,使其實用性與裝飾性完美統(tǒng)一,從而展現(xiàn)了永州古名居木雕裝飾的獨特魅力。

      2 永州古民居建筑木雕裝飾的藝術表現(xiàn)

      永州古民居建筑采用抬梁式構架,將大自然的物件按適宜的比例,以及與建筑構件的協(xié)調(diào)性,通過藝術加工成裝飾題材,以下從三個方面概括其木雕裝飾的藝術表現(xiàn)。

      (1)形式功能。隨著時代變遷,人們曾生活用于遮風避雨的場所不再完整,而永州古民居現(xiàn)存的木雕裝飾遺存的也越來少。從形式功能的角度,對永州古民居建筑木雕遺存較為完整的主要有梁、柱、枋、檁、雀替、藻井、門窗、柁墩等等。各建筑構件具有其自身的功能特點,形式題材也存在差異。例如,古建筑的梁與柱形式不一,梁的截面大多是矩形,柱大多是圓形;柁墩的功能是梁枋之間的墊托構件,大部分運用圓雕的雕刻技法,雕刻成動植物形狀。又如藻井是古民居建筑一種獨特的裝飾做法,周家大院老院子的八角藻井,不用斗拱,直接由木條榫卯拼接而成,頂部選用冰裂紋,樸實而又平靜。

      (2)工藝技法。木雕,中國建筑雕刻的一種,較為注重其歷史背景下的造型藝術與表現(xiàn)技法。永州古民居木雕裝飾細致多樣。例如,周家大院設于立柱之上的橫跨構件梁、隔扇門窗的雕刻方式題材豐富,層次分明。

      如圖1,從整體上看,梁架采用了圓雕、浮雕、線雕的表現(xiàn)技法,下梁由幾塊木材拼接加工而制成,同時做了圓角處理,整體采用線雕的形式,在扇形的線框范圍內(nèi)以線條粗細雕刻成鳳凰牡丹圖案,造型極富動感,在立柱與下梁之間采用浮雕形式的梁托雕花。而圓雕最大的特點即是將表現(xiàn)形象立體化,上梁以及上梁與下梁之間的銜接木,都運用圓雕立體感的表現(xiàn)技法,紋理清晰,逼真生動,并從多方位角度呈現(xiàn)出變體龍形紋樣。

      傳統(tǒng)古民居室內(nèi)門窗以天井四周的隔扇窗為主,大部分采用透雕的形式。如圖2所示,此木雕裝飾采用中心對稱的手法,圓形漏窗形式,雕件選用植物紋飾及寫意動物,以浮雕、透雕、鏤雕等多種雕琢工藝表現(xiàn),并以直角榫的榫卯結構形式均勻鑲嵌于流暢的曲中,整個窗格呈八角放射狀,又與中心花卉圖案形成呼應,使觀者感覺豐富多姿。永州古民居像這樣的雕刻工藝還很多。例如,圓雕蓮花籃、浮雕回云紋墊托梁檁的柁墩;變體龍形的梁架;深浮雕龍鳳呈祥的絳環(huán)板等等,都將雕刻不同技藝的穿插結合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既展現(xiàn)了雕刻的熟練精致,又打破了形式的單調(diào)感,豐富視覺美感。

      (3)紋飾寓意。傳統(tǒng)古民居對木雕紋飾大多集中在梁坊、雀替、門窗、隔扇等建筑裝飾上。通過動植物、人物、景物、器物等題材的提煉,概括而形成具象紋飾,并在其實際功能的基礎上進行美的雕刻,大膽注入象征意義,刻畫出活潑、華麗的視覺效果,反映人們對生活的理想與追求,從而賦予其吉祥寓意。

      永州古民居木雕裝飾匯集了傳統(tǒng)藝術的形式,雕刻主題進一步明確,裝飾圖案細膩精美,充分體現(xiàn)了明清木雕裝飾風格,表達了人們的各種寓意和寫實的情感。例如,圖3清式隔扇門,與家具同屬小木作,在此作為隔斷用來分割過廳和天井兩個空間,并具有墻、門、窗的功能。上絳環(huán)板采用相同透雕花卉圖案,質(zhì)感古樸細致。格心在風格上追求平衡、穩(wěn)重,采用中心對稱構圖,回鉤紋看似由鋼絲鋸拉出完整圖樣,實則由榫卯運用夾角榫拼接而成,在回鉤紋的末端雕刻龍紋,格子中鑲嵌花卉的木雕結子。中絳環(huán)板采用高浮雕工藝技法,第一幅,鳥棲落在花枝,鳥語花香,象征富貴與吉祥;第二、四幅,都選用鶴作為吉祥圖案,鶴是仙禽,一個日出引頸高亢,一個午夜展翅飛翔,組成一幅九霄祥瑞的畫面,令人遐想;第三幅,鴛鴦喜荷,一種和睦、美好的象征。例如,圖4隔扇格心以榫卯為骨架,夾角榫的結構拼接而成。整個格心同樣采用中心對稱構圖,明末清初的裝飾風格,每一個隔扇刻意追求不同圖案,通過幾種寫意動植物。例如,回鉤紋兩端分別雕有變體龍鳳紋、形態(tài)各異卷草紋,格子鑲嵌各種神獸、寶瓶、花卉等木雕結子。紋飾追求木色天然的同時帶有一定的寓意。例如,“象”諧音“祥”,一種萬象更新象征;“瓶”諧音“平”,寓意平安如意以及龍鳳呈祥的圖案等等,都寓意著思想理念下人們對生活的美好追求。同時上、下絳環(huán)板都采用高浮雕的工藝技法,刀法純熟簡練,形象生動,無一都證明了當年建筑的華美。

      3 與其他地區(qū)木雕裝飾藝術的對比及價值體現(xiàn)

      各地區(qū)木雕裝飾受諸多因素影響,從而形成各自的木雕特點。永州古民居木雕隸屬湘南建筑木雕,透雕、浮雕、圓雕以及技藝之間的結合形式隨處可見。與注重浪漫主義審美情趣的蘇州木雕相比,永州古民居木雕注重將抽象元素注入具象中,突顯寫實夸張,但外方內(nèi)圓的木雕形式甚少;與浙江東陽木雕相比,后者主要體現(xiàn)人物題材的木雕特點。例如,戲曲、歷史、嫁娶、祝壽等形式,更注重雕刻技藝的完美結合,技術精湛;與晉中木雕相比,后者因獨特的文化與習俗,受江南園林及剪紙藝術的影響,彰顯其渾厚樸實的藝術特征;與被稱為“金漆木雕”的潮州木雕相比,最大的區(qū)別在于永州古民居木雕很少設色貼金,大部分選擇原木材質(zhì)感。

      永州古民居木雕裝飾藝術作為湘南木雕的一部分,無論是從木材的加工,構件的選擇,還是豐富多彩木雕紋飾的題材與藝術表達,都給建筑歷史的發(fā)展增添了色彩。就時代背景而言,木雕裝飾的遺存,展現(xiàn)了人們對生活的期盼與祝福,具有一定的歷史文化與藝術價值。

      4 結語

      永州古民居建筑木雕裝飾藝術以其豐富多樣的形式、題材、雕刻工藝,給永州建筑歷史增添了別樣的風采,也為湘南木雕裝飾藝術提供了有力的證據(jù)。本文結合現(xiàn)有的文獻資料,采用實地考察的方法,通過對湖南永州古民居建筑中木雕裝飾藝術的歷史人文影響、結構形式、工藝技法、紋飾寓意等方面進行分析闡述,并與其他地區(qū)木雕裝飾藝術進行對比詮釋,傳達了不同地域性下的歷史文化差異,也為中國傳統(tǒng)古民居建筑提供大量真實有效的資料,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更呼吁人們重視歷史遺存,關注其現(xiàn)代價值,將其靈活運用,為現(xiàn)有的生活添加美的藝術。

      參考文獻:

      [1] 張道一.中國古代建筑木雕[M].江蘇美術出版社,2005.

      [2] 朱廣宇.中國傳統(tǒng)建筑:門窗、隔扇裝飾藝術[M].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8.

      [3] 馮茂紅.北方民間建筑木雕[M].人民美術出版社,2008.

      [4] 黃漢民.門窗藝術(上、下冊)[M].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10.

      [5] 何曉道.江南明清門窗[M].江蘇美術出版社,2012.endprint

      摘 要:傳統(tǒng)民居建筑,人們棲居的場所,記載了時代變遷,是歷史文化的載體。從藝術的角度,木雕裝飾以其獨特形式,不同使用功能,視覺圖形表達,展示了人們不同時代不同要求下的藝術價值,是古民居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旨從實踐的角度出發(fā),深入探究永州古民居木雕裝飾藝術,為古民居建筑木雕裝飾研究提供真實有效的資料,從而提升木雕裝飾在設計應用中的品質(zhì)感和價值感。

      關鍵詞:永州古民居木雕;藝術表現(xiàn)

      隨著社會工業(yè)化進程的發(fā)展,木雕裝飾被大量運用在傳統(tǒng)、當代不同室內(nèi)外裝飾風格中,通過其形式變化與工藝技法來體現(xiàn)空間的文化意蘊和審美情調(diào)。永州古民居木雕裝飾藝術將實用與審美結合,是文化傳承不可忽視的組成部分,并為傳統(tǒng)古民居建筑提供系統(tǒng)的參考資料。

      1 永州古民居建筑木雕裝飾藝術的概述

      永州,古為零陵郡,素有“錦繡瀟湘”之美譽,為湖南四大古郡之一。永州古民居有富家橋鎮(zhèn)澗巖頭的古村落周家大院,江永縣特色古建筑群上甘棠村,道縣縣古建筑周敦頤故里等等,都是明清時期的湘南民居,保存較為完整,在湘南古建筑中有著重要的地位,也印證了永州文化底蘊之深沉。木雕裝飾依附于建筑實體,傳統(tǒng)古民居建筑以木為材,尤其是明清時期,其中傳統(tǒng)建筑木雕因地域文化、地理位置、生活方式以及材料工藝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裝飾風格。永州古民居大部分是明清時期建筑,以榫卯結構交錯疊加而成的梁枋、藻井、柁墩、雀替、門窗、隔扇、家具等各個構件都真實反映了不同時代背景下不同人們的生活狀態(tài),其木雕裝飾有著豐富的題材內(nèi)容,精細的雕刻技藝構成多層次的雕刻作品,使其實用性與裝飾性完美統(tǒng)一,從而展現(xiàn)了永州古名居木雕裝飾的獨特魅力。

      2 永州古民居建筑木雕裝飾的藝術表現(xiàn)

      永州古民居建筑采用抬梁式構架,將大自然的物件按適宜的比例,以及與建筑構件的協(xié)調(diào)性,通過藝術加工成裝飾題材,以下從三個方面概括其木雕裝飾的藝術表現(xiàn)。

      (1)形式功能。隨著時代變遷,人們曾生活用于遮風避雨的場所不再完整,而永州古民居現(xiàn)存的木雕裝飾遺存的也越來少。從形式功能的角度,對永州古民居建筑木雕遺存較為完整的主要有梁、柱、枋、檁、雀替、藻井、門窗、柁墩等等。各建筑構件具有其自身的功能特點,形式題材也存在差異。例如,古建筑的梁與柱形式不一,梁的截面大多是矩形,柱大多是圓形;柁墩的功能是梁枋之間的墊托構件,大部分運用圓雕的雕刻技法,雕刻成動植物形狀。又如藻井是古民居建筑一種獨特的裝飾做法,周家大院老院子的八角藻井,不用斗拱,直接由木條榫卯拼接而成,頂部選用冰裂紋,樸實而又平靜。

      (2)工藝技法。木雕,中國建筑雕刻的一種,較為注重其歷史背景下的造型藝術與表現(xiàn)技法。永州古民居木雕裝飾細致多樣。例如,周家大院設于立柱之上的橫跨構件梁、隔扇門窗的雕刻方式題材豐富,層次分明。

      如圖1,從整體上看,梁架采用了圓雕、浮雕、線雕的表現(xiàn)技法,下梁由幾塊木材拼接加工而制成,同時做了圓角處理,整體采用線雕的形式,在扇形的線框范圍內(nèi)以線條粗細雕刻成鳳凰牡丹圖案,造型極富動感,在立柱與下梁之間采用浮雕形式的梁托雕花。而圓雕最大的特點即是將表現(xiàn)形象立體化,上梁以及上梁與下梁之間的銜接木,都運用圓雕立體感的表現(xiàn)技法,紋理清晰,逼真生動,并從多方位角度呈現(xiàn)出變體龍形紋樣。

      傳統(tǒng)古民居室內(nèi)門窗以天井四周的隔扇窗為主,大部分采用透雕的形式。如圖2所示,此木雕裝飾采用中心對稱的手法,圓形漏窗形式,雕件選用植物紋飾及寫意動物,以浮雕、透雕、鏤雕等多種雕琢工藝表現(xiàn),并以直角榫的榫卯結構形式均勻鑲嵌于流暢的曲中,整個窗格呈八角放射狀,又與中心花卉圖案形成呼應,使觀者感覺豐富多姿。永州古民居像這樣的雕刻工藝還很多。例如,圓雕蓮花籃、浮雕回云紋墊托梁檁的柁墩;變體龍形的梁架;深浮雕龍鳳呈祥的絳環(huán)板等等,都將雕刻不同技藝的穿插結合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既展現(xiàn)了雕刻的熟練精致,又打破了形式的單調(diào)感,豐富視覺美感。

      (3)紋飾寓意。傳統(tǒng)古民居對木雕紋飾大多集中在梁坊、雀替、門窗、隔扇等建筑裝飾上。通過動植物、人物、景物、器物等題材的提煉,概括而形成具象紋飾,并在其實際功能的基礎上進行美的雕刻,大膽注入象征意義,刻畫出活潑、華麗的視覺效果,反映人們對生活的理想與追求,從而賦予其吉祥寓意。

      永州古民居木雕裝飾匯集了傳統(tǒng)藝術的形式,雕刻主題進一步明確,裝飾圖案細膩精美,充分體現(xiàn)了明清木雕裝飾風格,表達了人們的各種寓意和寫實的情感。例如,圖3清式隔扇門,與家具同屬小木作,在此作為隔斷用來分割過廳和天井兩個空間,并具有墻、門、窗的功能。上絳環(huán)板采用相同透雕花卉圖案,質(zhì)感古樸細致。格心在風格上追求平衡、穩(wěn)重,采用中心對稱構圖,回鉤紋看似由鋼絲鋸拉出完整圖樣,實則由榫卯運用夾角榫拼接而成,在回鉤紋的末端雕刻龍紋,格子中鑲嵌花卉的木雕結子。中絳環(huán)板采用高浮雕工藝技法,第一幅,鳥棲落在花枝,鳥語花香,象征富貴與吉祥;第二、四幅,都選用鶴作為吉祥圖案,鶴是仙禽,一個日出引頸高亢,一個午夜展翅飛翔,組成一幅九霄祥瑞的畫面,令人遐想;第三幅,鴛鴦喜荷,一種和睦、美好的象征。例如,圖4隔扇格心以榫卯為骨架,夾角榫的結構拼接而成。整個格心同樣采用中心對稱構圖,明末清初的裝飾風格,每一個隔扇刻意追求不同圖案,通過幾種寫意動植物。例如,回鉤紋兩端分別雕有變體龍鳳紋、形態(tài)各異卷草紋,格子鑲嵌各種神獸、寶瓶、花卉等木雕結子。紋飾追求木色天然的同時帶有一定的寓意。例如,“象”諧音“祥”,一種萬象更新象征;“瓶”諧音“平”,寓意平安如意以及龍鳳呈祥的圖案等等,都寓意著思想理念下人們對生活的美好追求。同時上、下絳環(huán)板都采用高浮雕的工藝技法,刀法純熟簡練,形象生動,無一都證明了當年建筑的華美。

      3 與其他地區(qū)木雕裝飾藝術的對比及價值體現(xiàn)

      各地區(qū)木雕裝飾受諸多因素影響,從而形成各自的木雕特點。永州古民居木雕隸屬湘南建筑木雕,透雕、浮雕、圓雕以及技藝之間的結合形式隨處可見。與注重浪漫主義審美情趣的蘇州木雕相比,永州古民居木雕注重將抽象元素注入具象中,突顯寫實夸張,但外方內(nèi)圓的木雕形式甚少;與浙江東陽木雕相比,后者主要體現(xiàn)人物題材的木雕特點。例如,戲曲、歷史、嫁娶、祝壽等形式,更注重雕刻技藝的完美結合,技術精湛;與晉中木雕相比,后者因獨特的文化與習俗,受江南園林及剪紙藝術的影響,彰顯其渾厚樸實的藝術特征;與被稱為“金漆木雕”的潮州木雕相比,最大的區(qū)別在于永州古民居木雕很少設色貼金,大部分選擇原木材質(zhì)感。

      永州古民居木雕裝飾藝術作為湘南木雕的一部分,無論是從木材的加工,構件的選擇,還是豐富多彩木雕紋飾的題材與藝術表達,都給建筑歷史的發(fā)展增添了色彩。就時代背景而言,木雕裝飾的遺存,展現(xiàn)了人們對生活的期盼與祝福,具有一定的歷史文化與藝術價值。

      4 結語

      永州古民居建筑木雕裝飾藝術以其豐富多樣的形式、題材、雕刻工藝,給永州建筑歷史增添了別樣的風采,也為湘南木雕裝飾藝術提供了有力的證據(jù)。本文結合現(xiàn)有的文獻資料,采用實地考察的方法,通過對湖南永州古民居建筑中木雕裝飾藝術的歷史人文影響、結構形式、工藝技法、紋飾寓意等方面進行分析闡述,并與其他地區(qū)木雕裝飾藝術進行對比詮釋,傳達了不同地域性下的歷史文化差異,也為中國傳統(tǒng)古民居建筑提供大量真實有效的資料,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更呼吁人們重視歷史遺存,關注其現(xiàn)代價值,將其靈活運用,為現(xiàn)有的生活添加美的藝術。

      參考文獻:

      [1] 張道一.中國古代建筑木雕[M].江蘇美術出版社,2005.

      [2] 朱廣宇.中國傳統(tǒng)建筑:門窗、隔扇裝飾藝術[M].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8.

      [3] 馮茂紅.北方民間建筑木雕[M].人民美術出版社,2008.

      [4] 黃漢民.門窗藝術(上、下冊)[M].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10.

      [5] 何曉道.江南明清門窗[M].江蘇美術出版社,2012.endprint

      摘 要:傳統(tǒng)民居建筑,人們棲居的場所,記載了時代變遷,是歷史文化的載體。從藝術的角度,木雕裝飾以其獨特形式,不同使用功能,視覺圖形表達,展示了人們不同時代不同要求下的藝術價值,是古民居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旨從實踐的角度出發(fā),深入探究永州古民居木雕裝飾藝術,為古民居建筑木雕裝飾研究提供真實有效的資料,從而提升木雕裝飾在設計應用中的品質(zhì)感和價值感。

      關鍵詞:永州古民居木雕;藝術表現(xiàn)

      隨著社會工業(yè)化進程的發(fā)展,木雕裝飾被大量運用在傳統(tǒng)、當代不同室內(nèi)外裝飾風格中,通過其形式變化與工藝技法來體現(xiàn)空間的文化意蘊和審美情調(diào)。永州古民居木雕裝飾藝術將實用與審美結合,是文化傳承不可忽視的組成部分,并為傳統(tǒng)古民居建筑提供系統(tǒng)的參考資料。

      1 永州古民居建筑木雕裝飾藝術的概述

      永州,古為零陵郡,素有“錦繡瀟湘”之美譽,為湖南四大古郡之一。永州古民居有富家橋鎮(zhèn)澗巖頭的古村落周家大院,江永縣特色古建筑群上甘棠村,道縣縣古建筑周敦頤故里等等,都是明清時期的湘南民居,保存較為完整,在湘南古建筑中有著重要的地位,也印證了永州文化底蘊之深沉。木雕裝飾依附于建筑實體,傳統(tǒng)古民居建筑以木為材,尤其是明清時期,其中傳統(tǒng)建筑木雕因地域文化、地理位置、生活方式以及材料工藝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裝飾風格。永州古民居大部分是明清時期建筑,以榫卯結構交錯疊加而成的梁枋、藻井、柁墩、雀替、門窗、隔扇、家具等各個構件都真實反映了不同時代背景下不同人們的生活狀態(tài),其木雕裝飾有著豐富的題材內(nèi)容,精細的雕刻技藝構成多層次的雕刻作品,使其實用性與裝飾性完美統(tǒng)一,從而展現(xiàn)了永州古名居木雕裝飾的獨特魅力。

      2 永州古民居建筑木雕裝飾的藝術表現(xiàn)

      永州古民居建筑采用抬梁式構架,將大自然的物件按適宜的比例,以及與建筑構件的協(xié)調(diào)性,通過藝術加工成裝飾題材,以下從三個方面概括其木雕裝飾的藝術表現(xiàn)。

      (1)形式功能。隨著時代變遷,人們曾生活用于遮風避雨的場所不再完整,而永州古民居現(xiàn)存的木雕裝飾遺存的也越來少。從形式功能的角度,對永州古民居建筑木雕遺存較為完整的主要有梁、柱、枋、檁、雀替、藻井、門窗、柁墩等等。各建筑構件具有其自身的功能特點,形式題材也存在差異。例如,古建筑的梁與柱形式不一,梁的截面大多是矩形,柱大多是圓形;柁墩的功能是梁枋之間的墊托構件,大部分運用圓雕的雕刻技法,雕刻成動植物形狀。又如藻井是古民居建筑一種獨特的裝飾做法,周家大院老院子的八角藻井,不用斗拱,直接由木條榫卯拼接而成,頂部選用冰裂紋,樸實而又平靜。

      (2)工藝技法。木雕,中國建筑雕刻的一種,較為注重其歷史背景下的造型藝術與表現(xiàn)技法。永州古民居木雕裝飾細致多樣。例如,周家大院設于立柱之上的橫跨構件梁、隔扇門窗的雕刻方式題材豐富,層次分明。

      如圖1,從整體上看,梁架采用了圓雕、浮雕、線雕的表現(xiàn)技法,下梁由幾塊木材拼接加工而制成,同時做了圓角處理,整體采用線雕的形式,在扇形的線框范圍內(nèi)以線條粗細雕刻成鳳凰牡丹圖案,造型極富動感,在立柱與下梁之間采用浮雕形式的梁托雕花。而圓雕最大的特點即是將表現(xiàn)形象立體化,上梁以及上梁與下梁之間的銜接木,都運用圓雕立體感的表現(xiàn)技法,紋理清晰,逼真生動,并從多方位角度呈現(xiàn)出變體龍形紋樣。

      傳統(tǒng)古民居室內(nèi)門窗以天井四周的隔扇窗為主,大部分采用透雕的形式。如圖2所示,此木雕裝飾采用中心對稱的手法,圓形漏窗形式,雕件選用植物紋飾及寫意動物,以浮雕、透雕、鏤雕等多種雕琢工藝表現(xiàn),并以直角榫的榫卯結構形式均勻鑲嵌于流暢的曲中,整個窗格呈八角放射狀,又與中心花卉圖案形成呼應,使觀者感覺豐富多姿。永州古民居像這樣的雕刻工藝還很多。例如,圓雕蓮花籃、浮雕回云紋墊托梁檁的柁墩;變體龍形的梁架;深浮雕龍鳳呈祥的絳環(huán)板等等,都將雕刻不同技藝的穿插結合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既展現(xiàn)了雕刻的熟練精致,又打破了形式的單調(diào)感,豐富視覺美感。

      (3)紋飾寓意。傳統(tǒng)古民居對木雕紋飾大多集中在梁坊、雀替、門窗、隔扇等建筑裝飾上。通過動植物、人物、景物、器物等題材的提煉,概括而形成具象紋飾,并在其實際功能的基礎上進行美的雕刻,大膽注入象征意義,刻畫出活潑、華麗的視覺效果,反映人們對生活的理想與追求,從而賦予其吉祥寓意。

      永州古民居木雕裝飾匯集了傳統(tǒng)藝術的形式,雕刻主題進一步明確,裝飾圖案細膩精美,充分體現(xiàn)了明清木雕裝飾風格,表達了人們的各種寓意和寫實的情感。例如,圖3清式隔扇門,與家具同屬小木作,在此作為隔斷用來分割過廳和天井兩個空間,并具有墻、門、窗的功能。上絳環(huán)板采用相同透雕花卉圖案,質(zhì)感古樸細致。格心在風格上追求平衡、穩(wěn)重,采用中心對稱構圖,回鉤紋看似由鋼絲鋸拉出完整圖樣,實則由榫卯運用夾角榫拼接而成,在回鉤紋的末端雕刻龍紋,格子中鑲嵌花卉的木雕結子。中絳環(huán)板采用高浮雕工藝技法,第一幅,鳥棲落在花枝,鳥語花香,象征富貴與吉祥;第二、四幅,都選用鶴作為吉祥圖案,鶴是仙禽,一個日出引頸高亢,一個午夜展翅飛翔,組成一幅九霄祥瑞的畫面,令人遐想;第三幅,鴛鴦喜荷,一種和睦、美好的象征。例如,圖4隔扇格心以榫卯為骨架,夾角榫的結構拼接而成。整個格心同樣采用中心對稱構圖,明末清初的裝飾風格,每一個隔扇刻意追求不同圖案,通過幾種寫意動植物。例如,回鉤紋兩端分別雕有變體龍鳳紋、形態(tài)各異卷草紋,格子鑲嵌各種神獸、寶瓶、花卉等木雕結子。紋飾追求木色天然的同時帶有一定的寓意。例如,“象”諧音“祥”,一種萬象更新象征;“瓶”諧音“平”,寓意平安如意以及龍鳳呈祥的圖案等等,都寓意著思想理念下人們對生活的美好追求。同時上、下絳環(huán)板都采用高浮雕的工藝技法,刀法純熟簡練,形象生動,無一都證明了當年建筑的華美。

      3 與其他地區(qū)木雕裝飾藝術的對比及價值體現(xiàn)

      各地區(qū)木雕裝飾受諸多因素影響,從而形成各自的木雕特點。永州古民居木雕隸屬湘南建筑木雕,透雕、浮雕、圓雕以及技藝之間的結合形式隨處可見。與注重浪漫主義審美情趣的蘇州木雕相比,永州古民居木雕注重將抽象元素注入具象中,突顯寫實夸張,但外方內(nèi)圓的木雕形式甚少;與浙江東陽木雕相比,后者主要體現(xiàn)人物題材的木雕特點。例如,戲曲、歷史、嫁娶、祝壽等形式,更注重雕刻技藝的完美結合,技術精湛;與晉中木雕相比,后者因獨特的文化與習俗,受江南園林及剪紙藝術的影響,彰顯其渾厚樸實的藝術特征;與被稱為“金漆木雕”的潮州木雕相比,最大的區(qū)別在于永州古民居木雕很少設色貼金,大部分選擇原木材質(zhì)感。

      永州古民居木雕裝飾藝術作為湘南木雕的一部分,無論是從木材的加工,構件的選擇,還是豐富多彩木雕紋飾的題材與藝術表達,都給建筑歷史的發(fā)展增添了色彩。就時代背景而言,木雕裝飾的遺存,展現(xiàn)了人們對生活的期盼與祝福,具有一定的歷史文化與藝術價值。

      4 結語

      永州古民居建筑木雕裝飾藝術以其豐富多樣的形式、題材、雕刻工藝,給永州建筑歷史增添了別樣的風采,也為湘南木雕裝飾藝術提供了有力的證據(jù)。本文結合現(xiàn)有的文獻資料,采用實地考察的方法,通過對湖南永州古民居建筑中木雕裝飾藝術的歷史人文影響、結構形式、工藝技法、紋飾寓意等方面進行分析闡述,并與其他地區(qū)木雕裝飾藝術進行對比詮釋,傳達了不同地域性下的歷史文化差異,也為中國傳統(tǒng)古民居建筑提供大量真實有效的資料,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更呼吁人們重視歷史遺存,關注其現(xiàn)代價值,將其靈活運用,為現(xiàn)有的生活添加美的藝術。

      參考文獻:

      [1] 張道一.中國古代建筑木雕[M].江蘇美術出版社,2005.

      [2] 朱廣宇.中國傳統(tǒng)建筑:門窗、隔扇裝飾藝術[M].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8.

      [3] 馮茂紅.北方民間建筑木雕[M].人民美術出版社,2008.

      [4] 黃漢民.門窗藝術(上、下冊)[M].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10.

      [5] 何曉道.江南明清門窗[M].江蘇美術出版社,2012.endprint

      猜你喜歡
      古民居永州木雕
      古民居保護方法及舉措
      ——以安徽蚌埠“湖上升明月”項目為例
      安徽建筑(2020年9期)2020-12-27 08:48:24
      永州濱江新城營銷中心
      永州至新寧高速公路即將開建總投資152億元
      石油瀝青(2019年6期)2020-01-16 08:57:00
      柳宗元“永州八記”新考
      華中學術(2017年1期)2018-01-03 07:24:29
      木雕工藝品如何保養(yǎng)
      老友(2017年7期)2017-08-22 02:36:53
      本質(zhì)直觀傳統(tǒng)古民居“燕尾翹脊”筑造意涵(下)
      史論 Art History & Art Theory
      中國美術館(2016年2期)2016-06-03 03:23:43
      本質(zhì)直觀傳統(tǒng)古民居“燕尾翹脊”筑造意涵(上)
      木雕魚
      永州植煙土壤有效鈣、鎂、硫分布狀況與聚類分析
      作物研究(2014年6期)2014-03-01 03:39:06
      新野县| 开远市| 合水县| 通州区| 陈巴尔虎旗| 施秉县| 建湖县| 克什克腾旗| 长岛县| 田林县| 顺平县| 康平县| 鄂托克前旗| 榆社县| 清徐县| 图片| 罗平县| 年辖:市辖区| 阜宁县| 贡觉县| 荣昌县| 宁城县| 日土县| 新兴县| 合川市| 武清区| 武安市| 岐山县| 嘉鱼县| 松滋市| 昌邑市| 平昌县| 灵璧县| 莱芜市| 望江县| 皮山县| 巨野县| 宜黄县| 宜兰市| 遂平县| 大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