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立威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龍滌集團,黑龍江 哈爾濱 150316)
車前子產銷趨勢分析
丁立威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龍滌集團,黑龍江 哈爾濱 150316)
車前子為我國傳統(tǒng)中藥材,藥用歷史悠久,是市場不可或缺的重要品種之一。調查顯示,21世紀以來,車前子跌宕起伏,銷量與價格大起大落。進入2005年之后,車前子行情止跌企穩(wěn),同時,市場關注度、知名度和依賴度亦在連年提升,該品頗受藥企、藥商和藥農的關注。本文在調研的基礎上較為詳盡地回顧車前子的產銷歷史、分析產銷現狀,進而預測車前子后市(2015~2017年)走勢,為藥企、藥商營銷和藥農產銷提供參考。
車前子;歷史回顧;產銷現狀;發(fā)展趨勢
市場調查顯示,2005年之前在低谷中運行的中藥材車前子,連年處于銷量少、價格低、少人問津的弱市之中?!笆袌鋈缙寰帧?,進入2005年之后,車前子峰回路轉,走出低谷,行情逐年小幅上漲,特別是2009年以后,車前子逆勢上揚,銷量上升,價格上漲,整體進入上行通道。2013年夏秋兩季,江西、四川、河南、河北以及東北三省、內蒙古等大粒車前子和小粒車前子的主產區(qū)相繼產新,產新后價格當即大幅上漲,漲價之風迅速波及到各地終端用戶,之后價格在全國各地普遍上漲,漲幅之大為前所未見。據對全國17家中藥材專業(yè)市場車前子價格走勢的調查統(tǒng)計顯示,2013年全國車前子平均價格(大小粒車前子)已上漲至23~25元(千克價,下同),較2012年的17~18元上漲38%。進入2014年,車前子行情再度上揚,連續(xù)幾個月持續(xù)上漲,到筆者發(fā)稿時市價已攀升至37~40元,同比上漲60%,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車前子已成為市場上的熱點品種之一。
車前子價格緣何大幅上漲?后市將如何演繹?這是業(yè)界普遍關注的焦點問題。對此,淺析如下,僅供業(yè)界同仁參考。
1.1 來源
本品為車前科植物車前PlantagoasiaticaL.或平車前PlantagodepressaWilld.的干燥成熟種子。夏、秋二季種子成熟時采收果穗,曬干,搓出種子,除去雜質[1]。
1.2 產區(qū)分布
全國各地有產,野生與家種品種均有。品種分大粒車前子、小粒車前子[2]。
大粒車前子主產于江西、四川、河南、山東、甘肅、寧夏等地。
小粒車前子主產于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等地。
1.3 商品藥材鑒別[2]
1.3.1 大粒車前子又名江車前,呈橢圓形或不規(guī)則長圓形,稍扁,長0.2 cm,寬0.1 cm。表面棕褐色或黑棕色。氣微、味淡。嚼之黏液性。以粒大色黑、無雜、飽滿者為佳。
1.3.2 小粒車前子 又名禿車前。粒子較小,與江車前子略同,商品稱禿車前統(tǒng)裝,若氣清香者有荊芥子混雜,收購時注意鑒別。
1.4 常見偽品
據有關專業(yè)媒體報道,近年在藥市上常見車前子偽品,有以下幾種:炒南葶藶子、南葶藶子、炒北葶藶子、北葶藶子、荊芥子、黨參子、青箱子、茺蔚子等。
車前子藥用歷史悠久,藥用價值頗高。早在《本經》、《別錄》、《本草綱目》等古醫(yī)籍中就有詳盡論述和精辟分析[4]。車前子味甘、性寒。歸腎、肝、肺經。有利尿通淋,滲濕止瀉,明目,祛痰之功效[1]。主要用于濕熱阻滯、氣癃、五淋、暑濕瀉痢,目赤障翳、痰熱咳嗽、赤白痢疾等[4]。
現代醫(yī)學研究與臨床實踐證明,車前子多含粘液質,琥珀酸、車前烯醇、腺嘌呤、膽堿、膽酸、車前子堿、車前子酸、脂肪油、維生素A和B等。車前子有顯著利尿作用,還能促進呼吸道粘液分泌,稀釋痰液,固有祛痰作用。車前子對各種桿菌和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4]。此外,還具有一定的抗炎、抗衰老作用[3],且能清熱解毒,用于瀉痢,瘡癰[5]。
另據有關文獻報道[6],車前子可藥食兩用。車前子種皮中含有大量粘液質(雜多糖)是一種部分發(fā)酵性膳食纖維,不僅具有整腸通便作用,還有降血脂、調血糖功效,為美國FDA允許在食物標明富含可溶性纖維的食物,也用于化妝品的制造。拉丁美洲俗療法用以治療癌癥。
車前子應用范圍廣泛,調查顯示,車前子以其特殊功效和用途,廣泛應用于以下多個領域:藥品(中成藥、中藥飲片、西藥)、保健品、植物提取物、醫(yī)療等,同時,以車前子為主要原料生產的許多藥品出口創(chuàng)匯,主要出口到日本、韓國、東南亞各國以及港、澳、臺等市場。據悉,2005年之前,市場用量較少,增幅較低,2005年之后逐年增加,增幅較大,到2014年市場用量已由700~800t,增加到4 100~4 500t左右(見表1)。
表1 2005~2014年車前子市場用量(估算) /t
表1顯示,從2005年到2014年的10年間,車前子用量在逐年增加。2005~2009年的第一個5年,用量由2005年的700 t,增加到2009年的1 600 t,年均增加180 t;第二個五年,用量由2010年的2 100 t,增加到2014年的4 100 t,年均增加400 t,增幅是前五年的2.8倍。
2001~2013年的13年間,車前子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歷經4個不同的發(fā)展時期,期間跌宕起伏。到2012年,車前子產銷進入了穩(wěn)中有進的上行通道,逐漸成為市場上的強勢品種之一。4個不同發(fā)展時期的主要特點分述如下:
4.1 低迷期(2001~2004年)
本期車前子產量較少,僅為200~300 t左右,行情一直在低迷之中。2001年價格只有1~2元,2002~2003年微漲至3~4元,2004年上漲至7.5~8.5元。期間市場用量不見增加,仍在200~300 t(統(tǒng))左右徘徊,庫存較豐,銷勢不活,低迷期長達4年之久。
4.2 波動期(2005~2009年)
本期在市場大環(huán)境的影響下,產量、用量、價格等商情一直在震蕩整理之中,期間主產區(qū)江西、四川和東北三省加大種植(采收)力度,擴大面積,致使產量由200~300t驟增至2 000~3 000 t,市場需求亦在同步上升。但價格連續(xù)5年波動不止,2005年上漲至11.5~12.5元,2006年跌至10~11元,2007~2008年小幅下降至9.5~10.5元,2009年底又上漲至12~13元。
4.3 小漲期(2010~2012年)
在利益的驅動下,主產區(qū)江西、四川以及次產區(qū)河南、河北等地大力發(fā)展人工種植車前子,面積擴大,產量增加,到2012年產量多達3 500~4 000 t左右,為歷史之最。同時部分產區(qū)受災減產,單產下降30%左右,導致上市量減少,減幅約15%,藥商、藥農惜售。上述因素造成本期行情小幅上漲,價格由上期的12~13元上漲至19~20元,2011年再漲至20~21元,2012年底價格已攀升至21~22元。
4.4 大漲期(2013年)
本期產地受災減產,產量減幅30%~40%左右,上市量同比下降50%左右,加之2012年庫存減少,導致供給略顯缺口,并受物價、工值大幅上漲的影響,市場人氣上升,產銷兩旺,交易明顯活躍,行情逆勢上揚,逐月大漲到2013年底,市價已漲至25~26元,首次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
5.1 產銷現狀
據業(yè)內人士對2013~2014年車前子產、供、銷整體走勢的分析,車前子已走出滯銷價低的低谷期,逐步駛向上行通道,表現為銷量增加,產銷平衡。家種受災減產,野生產量連年減少,各地庫存較少,市場購銷活躍,時有大貨交易,批量成交增加,小批量與零星交易頻繁,市場人氣指數上升,業(yè)界密切關注。在市場多種積極條件和利好因素疊加助推下,車前子行情穩(wěn)中趨升,升幅加大,并在2014年創(chuàng)下價格歷史新高。市場資深人士認為,車前子后市大有希望,蘊含商機,價格將再一次攀升,值得業(yè)界期盼。
5.2 產銷特點
5.2.1 產量減少,來貨減少 據了解,2012年至今,關內主產區(qū)的江西、四川等地以及東北三省的部分產區(qū)遭受多種自然災害,加之野生車前子的生長環(huán)境遭到破壞,造成產量下降,降幅約為20%~30%,特別是2013年減幅較大,約在500 t左右(見表2),導致入市量較往年下降20%左右,為后市價格的再漲埋下伏筆。
表2 2005~2014年車前子產量(估算)一覽表 /t
5.2.2購銷活躍,用量上升 2013~2014年車前子購銷活躍,市場用量大幅上升,年上升量平均在500 t左右,為歷年最高。終端用戶頻繁入市探盤問價,或購現貨或預訂在地大貨,小批量成交較往年上升20%左右,零星入手者絡繹不絕,用量同比上升20%左右。
5.2.3持貨惜售,待價而沽 據悉,2014年以來產地、藥市、農貿市場、中間商、藥農以及資金大貨、業(yè)外熱錢等均在持貨惜售,待價而沽,期盼下一輪漲價。業(yè)內人士分析,持貨惜售將影響市場供應,為后市價格再次上漲創(chuàng)造條件。
5.2.4消化大半,庫存顯薄 由于產地減產,來貨下降,市場供給時有斷檔,致使許多終端用戶都在連年“吃”庫存。近年庫存消化過半,有市場人士估算,目前全國車前子的庫存由往年的400~500 t左右,下降至200~250 t左右,造成庫存薄弱,后繼乏力,將導致后期供應出現階段性的缺口,帶動階段性的價格小幅上漲。
5.2.5價格堅挺,持續(xù)上漲 進入2014年之后,車前子在多項積極條件和利好因素疊加的助推下,在前些年價格持續(xù)上漲[3]的基礎之上保持堅挺態(tài)勢,價格逐月上漲。1月份上漲至33.5~36.5元,2月上漲至35~38元,3~4月上漲至38~39元,到筆者發(fā)稿時市價已攀升至39~40元(見表3)。
表3 2005~2014年車前子價格(全國均價) /元·kg-1
表3顯示,2005~2014年的10年間,車前子價格發(fā)生了明顯變化,并經歷了兩個不同變化階段。第一階段:2005~2009年的5年間,價格變化特點是基本穩(wěn)定,較2004年小幅上漲,每年穩(wěn)定在11元左右,漲幅是2004年的1.4倍。第二階段:2010~2014年的5年間價格變化特點是穩(wěn)中趨升,升幅較大,價格已由第一階段的11元漲至24元,漲幅是第一階段的1.2倍。分析表明,從2005年至今,車前子價格的整體走勢使行情整體上升、升幅逐年加大,為后市的價格再漲奠定了堅實基礎。
業(yè)內資深人士分析了國內和國外醫(yī)藥產業(yè)的新發(fā)展、新特點和新機遇,認為車前子的后市走勢將是利好多于利空,機遇大于挑戰(zhàn),整體走勢在諸多積極因素和利好條件的疊加助推下,將繼續(xù)穩(wěn)中趨升,價格將持續(xù)上漲。市場人士預測,車前子價格2015年將上漲至40~50元,2016年上漲至55~60元,2017年有望攀升至70元高位。
6.1 基礎堅實
車前子后市價格繼續(xù)上漲的基礎是十分堅實的。主要依據為:價格連續(xù)3年大幅上漲,得到廣大終端用戶的認可;車前子種植缺少用地,在地面積逐年減少,產量將同步減少,與此同時,東北野生資源在逐年大幅匱乏,總產量亦呈逐年下降之勢;各地庫存較薄弱,后繼供應乏力,朝鮮進口連年萎縮,供給捉襟見肘;進入2014年之后,全國各地藥市的部分品種價格下跌,但車前子不但不跌反而逆勢上漲,價格大幅上揚,為后市價格再度攀升鋪平道路,奠定了基礎。
6.2 新政助推
6.2.1 國家將繼續(xù)出臺保民生、保內需、保增長、保穩(wěn)定,有利于中醫(yī)藥產業(yè)持續(xù)快速發(fā)展的新政,進一步促進新型中成藥,中藥飲片、植物提取物、中藥保健品和藥食兼用品種等產品的科技創(chuàng)新,將刺激車前子等一大批中藥材原料用量的大幅上升。
6.2.2 國家將實行全民醫(yī)保,提高新農合、大病的報銷比例,擴大新版藥物目錄的中成藥品種,含有車前子成分的幾種中成藥品種進入新版藥物目錄,將進一步增加車前子等藥材的用量。
6.2.3 國家將實施寬松的貨幣政策,放開民間金融市場,將進一步激活一大批中型和小微中醫(yī)藥企業(yè)有足夠資金生產中成藥、中藥飲片和新藥研制等,促進中藥材用量的增加。
6.2.4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自我保健意識的增強,對藥食兩用滋補保健品的用量在逐年增加。國家出臺《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yè)發(fā)展的若干意見》,將全面發(fā)展中醫(yī)院醫(yī)療保健服務列為主要任務之一,從而極大地帶動醫(yī)療保健、藥食兼用中藥材的用量逐年遞增。
6.2.5 出口創(chuàng)匯 車前子等諸多中藥材及其中成藥、中藥飲片、植物提取物許多產品是我國出口創(chuàng)匯的重要商品之一,出口已是我國中藥材銷售的主流渠道,從而增加了車前子等銷售的市場份額。
6.2.6 成本上升 多年以來我國物價、工值大幅上漲,拖累車前子的人工種植和零售價以及醫(yī)療用藥的價格上漲。車前子價格繼續(xù)上漲將是市場經濟規(guī)律作用的結果,不可避免。
綜上所述,車前子價格的連年大幅上升,已引起藥市、藥商和終端用戶的密切關注,導致藥農、藥商捂盤惜售,資金大戶入手壓貨,業(yè)外熱錢介入等,造成車前子入市量隨之下降,供應出現短缺,后市價格將再起波瀾。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S].一部.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0,63-64.
[2] 楊森,劉東義,杭傳珍,等.最新中藥材手冊[M].北京:軍事醫(yī)學科學院出版社,2010,1:248-249.
[3] 徐國鈞,王強.中草藥彩色圖譜[M].福建: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12:462-463.
[4] 雷載權,陳松育,高學敏,等.中藥學[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1,11:138-139.
[5] 沈連生.中藥圖譜[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9,6:91.
[6] 趙素云.藥用植物生態(tài)圖譜[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9,10:264-265.
2014-07-30)
10.13313/j.issn.1673-4890.2014.09.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