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雪靜
摘 要:19世紀中后期,日本和朝鮮兩國由于受到歐美的侵略,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和社會危機。日本通過明治維新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以追求國家獨立、文明開化和富國強兵為主要內(nèi)容的近代啟蒙思想逐漸形成。這些思想通過修信使、留學生等傳到朝鮮,對朝鮮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
關鍵詞:近代啟蒙思想;開化思想;獨立自主;富國強兵
中圖分類號:K312.41;K31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4)08-0033-03
19世紀中后期,隨著以英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工業(yè)革命的完成,他們以武力為后盾開始瘋狂對外侵略擴張。他們紛紛將目光投向東方,市場廣闊和物產(chǎn)豐富的東北亞成為他們爭奪的焦點。日本、朝鮮先后在列強的堅船利炮下國門洞開,兩國民族危機和社會危機隨之而來。日本通過1868年明治維新走上發(fā)展資本主義的道路,卻沒有完全擺脫列強的侵略,而朝鮮依然在腐朽的封建桎梏中掙扎。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xiàn)了以福澤諭吉為代表的日本近代啟蒙思想家,他們對外主張追求獨立自主,對內(nèi)主張大力發(fā)展工商業(yè),富國強兵;追求君主立憲政體;主張發(fā)展教育開發(fā)民智;主張人人平等,批判門閥、身份制度。正如遠山茂樹所言:“他的思想軌跡可以說是日本現(xiàn)代化歷程的真實再現(xiàn)?!雹?876年日本強迫朝鮮簽訂《江華島條約》后,朝日之間往來增多,日本近代啟蒙思想通過朝鮮政府派遣到日本的修信使、紳士游覽團、留學生等傳到朝鮮,并對近鄰朝鮮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一、主張獨立自主以建立近代國家
獨立自主思想在朝鮮近代史上體現(xiàn)在民族的獨立和國家主權的自主。此時期的獨立自主更主要是針對宗主國清國而言的。傳統(tǒng)的宗藩關系下,清朝不干涉朝鮮事務,朝鮮的內(nèi)政外交完全自主。但是隨著西方資本主義的入侵,清朝強化了對朝鮮的宗主權,加強了對朝鮮內(nèi)政外交的控制。而依靠清朝勢力再執(zhí)政的閔妃集團,竭力順從清朝的屬邦化政策,毫不顧及其對國家獨立和對自主近代化所造成的傷害,而是“以因循姑息為完全之策,以振作進步為亡國之計”。②朝鮮開化思想的形成固然與國內(nèi)形勢有關,但我們也不能忽視來自日本近代啟蒙思想的影響。福澤諭吉認為即使日本實現(xiàn)了獨立,如果鄰國沒有獨立的話,日本也不可能從西洋各國中獨立,因此對待鄰國,要以武力保護,以文誘導,向文明進軍。福澤諭吉還指出:“日本以創(chuàng)造朝鮮獨立的基礎為目的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使朝鮮從支那的羈絆中脫離出來,然后走上文明的道路?!雹垡獙崿F(xiàn)朝鮮國家獨立,朝鮮政府應擺脫與清朝政治上密切的從屬關系,與日本建立友好的關系。金玉均在福澤諭吉的介紹下與井上馨、后藤上次郎等人多次接觸,“時日本政府方注意于朝鮮,視為獨立國,待公使頗殷殷,余察其實心實事,乃與樸君議,遂傾意依賴于日本”。④日本政界嚴肅的態(tài)度和隆重的款待,使金玉均確信,日本不是要征韓,而是要相互攜作,排除清朝對朝鮮的壓力,使朝鮮獲得獨立。以金玉均為代表的朝鮮人士與福澤諭吉的接觸始于1881年左右,此時,福澤諭吉的思想逐漸向強調(diào)國家獨立自主的國權論轉(zhuǎn)變,而將朝鮮從清朝的羈絆中脫離視為緊急任務的金玉均,很容易接受福澤諭吉的這種思想。因此在甲申政綱第一條規(guī)定“大院君不日陪還事(朝貢虛禮,議行廢止)”,⑤將廢除與清朝的宗藩關系放在首位,甚至在政變中不惜借用日本兵力,可見當時開化派人士“撤退羈絆,特立為獨立自主之國”⑥的愿望是多么強烈,這是日本近代啟蒙思想給朝鮮帶來影響的結(jié)果。應當指出的是,以金玉均為代表的開化派當時并沒有認清日本侵略思想的本質(zhì),這也顯示了其思想的不成熟。
二、大力發(fā)展工商業(yè)以實現(xiàn)富國強兵
樸趾源、樸齊家等思想家主張的經(jīng)世濟民、富國強兵的基本途徑就是發(fā)展工商業(yè)。開化派在繼承這一思想的基礎上,結(jié)合本國實際情況,通過多次赴日考察,進一步認識到日本“君臣上下,孜孜為利,以富國強兵為急先務”,“其所謂富強之術,專事通商”,⑦認識到發(fā)展工商業(yè)對實現(xiàn)富國的重要意義。因此主張:“今西洋國,海馳輪船,陸馳火車,陲設電線,街懸煤燈,以泄造化,莫名之機,括兵出四海,通商萬國,富甲天下,威視鄰邦,以開古今未有之局面……然此非西國獨能獨行之事,使今日東土之君相,審時度勢,極深研機,謀定而后動,時至而后行,不為迂論之所移,不被外人之所欺,則我亦可以火輪其舟,鐵路其車,電線其由,煤燈其街,欲富則富,欲強則強,進可以爭雄,退可以自守?!雹嗾J為西洋各國與世界很多國家通商實現(xiàn)富強,然而這并不是西洋各國所獨有的事,我們東亞各國也可以做到。實現(xiàn)富強既可以與西歐勢力爭雄,也可以自保。另外金玉均還認為:“當今世界是以商業(yè)為主,是各國競爭生業(yè)之寡多的時代。”⑨這里應該指出,金玉均的思想與福澤諭吉的“現(xiàn)今世界是貿(mào)易的世界”⑩頗為相似。甲申政綱中第九條提出“惠商工局革罷事”,11 因為惠商工局是封建的褓負商特權組織,因此開化派要打破貴族對商業(yè)利益的壟斷,為發(fā)展工商業(yè)掃除障礙?!敖癞敻鲊ㄉ讨畷r無論火輪船與風航船,許民購買使之無礙通商于公私之意”。12 即主張為發(fā)展商業(yè),鼓勵向外國購買火輪船。從1883年到1884年甲申政變前夕,在開化派的支持下,朝鮮共成立近代商工業(yè)企業(yè)體達到26個,13 可見當時對通商事業(yè)的重視,而這是與明治維新后日本繁榮富強的景象分不開的。
與此同時,還積極推進軍事改革,強調(diào)“治武備,保民護國”。14 森山茂曾對朝鮮修信使說:“茍欲效之而習之,吾輩當竭力而貢一得之先?!薄氨蓢拿娼运酝鈶n之至……故務盡富強之術,多置兵設利器?!?5 既告之日本的強兵之術,也表示愿意幫助朝鮮。1881年,朝鮮向日本派遣紳士瀏覽團考察日本國情,仔細了解日本的軍事改革的情況。金玉均對日本維新之后的“明治政府陸軍用法、海軍用英為定、今則廣收各國兵制”、“常備、預備、后備合十萬可量”16 的軍制和兵量非常了解,主張在軍事建設上積極向日本學習。1883年春,朝鮮派以徐載弼為代表的14名士官生徒赴日,學習日本的軍事制度。而早在1881年朝鮮創(chuàng)建別技軍時,就聘用日本人掘本造禮為教官,采用西洋新式軍事訓練,在建制上將5營制改為2營制,使用新式長槍武裝。樸泳孝還雇請日本陸軍大尉松尾三代治等人訓練韓國軍隊,17 并在廣州留守期間,組成一支強有力的新式軍隊。同時設置統(tǒng)理機務衙門,下設統(tǒng)率和掌管漢城和地方軍事事務的軍務司、掌管兵器制造等事務的軍物司,后來又改編為統(tǒng)理軍國事務衙門,下仍設軍務司等機構。開化派為實現(xiàn)獨立事業(yè),在軍事上積極學習日本。
三、主張建立君主立憲政體
要建立獨立自主的近代國家,封建專制君主制制度自然成了阻礙。1876年金綺繡等人詳細考察了日本的元老院議事堂,對日本政體有所了解。金玉均在日期間,對日本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等方面進行了系統(tǒng)考察,日本的強盛更加堅定了他效仿日本推行自上而下的改革的決心,希望像日本一樣通過采取限制王權等一系列措施建立近代君主立憲制國家。就連開化派的金允植也曾說:“玉均、泳孝、光范等自日本還,欽艷日本,以為東洋之英吉利,事事健羨?!?8 可見日本近代啟蒙思想對金玉均等開化派影響之深刻。因此開化派在甲申政綱中規(guī)定:“第四條,內(nèi)侍府革罷,其中如有優(yōu)才,通同登用事;第十三條,大臣與參贊課日會議于閣門內(nèi)議政所,以為稟定而布行政令事;第十四條,政府六曹外,凡屬冗官盡行革罷,令大臣參贊酌議以啟事。”19 開化派主張廢止內(nèi)侍府,限制國王權力。對于第十三、十四條,史學界看法不一,韓國李光麟認為,其旨在廢除國王的專制權力,擴大內(nèi)閣會議的權利;韓國學者慎鏞廈認為,是想從根本上限制君主專制的權力,建立具有立法權和行政權的內(nèi)閣制度。在政綱第二條中,明確提出了“閉止門閥,以制人民平等之權,以人擇官,勿以官擇人”20 的政治主張。他們尖銳指出,由于“兩班之跋扈專橫”,造成朝鮮的貧困落后,要求“芟除兩班”,“速黜無識無能、守舊頑陋之大臣輔國,廢門閥,選人才”。21 盡管開化派的民權平等思想與近代西方資產(chǎn)階級天賦人權論的“人人生而平等”的思想還有很大的距離,但我們卻可以看出以金玉均為代表的開化派欲將朝鮮變成“亞洲的法蘭西”的強烈愿望。
四、主張大力發(fā)展新式教育以開發(fā)民智
赴日考察的修信使、游覽團等詳細考察了日本的教育,深刻體會到啟蒙教育的重要意義,決心向日本學習。而福澤諭吉的慶應義塾在教育方面給予很大的支持。福澤諭吉說:“現(xiàn)在我們國家的朝鮮留學生大約在百名左右,為了實現(xiàn)目的(朝鮮獨立)這是不足的,至少需要千名以上的留學生,至于費用問題,朝鮮的財政上混亂,日本政府可以承擔。”22 可見福澤諭吉對朝鮮教育事業(yè)的支持。此外,金玉均本人也是非常重視向西方文明的學習的。他曾勸告尹致昊,要不經(jīng)過日本,直接輸入泰西文明。23 根據(jù)徐載弼的回憶:“盡管他(金玉均)未曾受到近代教育,但他對時代的變遷有著敏銳的洞察力,且強烈希望將朝鮮也建設成一個強有力的近代式國家。為此,他覺得有必要向人民注入新知識,采用新技術,以此來改變政府和社會的舊套因習?!苯鹩窬J為:“我邦之貧弱……主要起因于對一般民眾的技術教育的不足和上流階層本身的無智沒覺,于是他認為,要拯救國家除對人民實施教育外別無他道?!?4 因此甲申政綱第七條的“奎章閣革罷事”,25 試圖在朝鮮廢除以封建貴族為中心的教育體制,普及教育,開發(fā)民智,主要對民眾加強新式教育和傳授新技術。金玉均極力主張“廣設學校”,普及言文一致的朝鮮文學校,實施新式教育。要求將用漢文頒布的難解懂的政令全部翻譯成諺文來發(fā)布,使百姓對政令有廣泛深入的了解。26 1883年創(chuàng)辦的“同文學”,主要教授英語,元山學舍主要教授“萬國公法”、“奇器圖說”、“日本外國語學”、“瀛環(huán)志略”、“萬國公法”、“農(nóng)政新編”、“法理學”等,27 借此普及新知識、新技術,促進了朝鮮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綜上所述,19世紀中后期,日本近代啟蒙思想傳到朝鮮后,對朝鮮開化思想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它為朝鮮開化思想提供了思想養(yǎng)分,對開啟朝鮮近代啟蒙運動的大門,推動朝鮮國政改革的進程等活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
注 釋:
①(日)遠山茂樹.福澤諭吉[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1.
②尹致昊.尹致昊日記(一)[M].首爾:探求堂,1984.63-64.
③慶應義塾.福澤諭吉全集(14)[M].東京:巖波書店,1971.582.
④金玉均.甲申日録[M].首爾:建國大學校出版部,1993.111.
⑤金玉均.甲申日録[M].首爾:建國大學校出版部,1993.148.
⑥金玉均.金玉均全集[M].首爾:亞細亞文化社,1979.117.
⑦金綺繡,等.修信使記錄[M].首爾:國史編篆委員會,1971.103.
⑧漢城旬報.1883年10月21日.
⑨金玉均.金玉均全集[M].首爾:亞細亞文化社,1979.147.
⑩(日)福澤諭吉.文明論概略[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175.
11 金玉均.甲申日録[M].首爾:建國大學校出版部,1993.148.
12 (韓)國史編篆委員會.備邊司謄錄(27)[M].首爾:1982.
13 (韓)慎鏞廈.韓國近代社會思想史研究.首爾:一志社,1987.231.
14 歷史學會.韓國史資料選輯(最近世篇)[M].首爾:一潮閣,1973.60.
15 金綺繡,等著.修信使記錄[M].首爾:國史編篆委員會,1971.118-119.
16 尹致昊.尹致昊日記(一)[M].首爾:探求堂,1984.1882年11月24日條.
17 (中)王如繪.近代中日關系與朝鮮問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28.
18 金允植.續(xù)陰晴史(卷五).涌陽行遣日記[M].首爾:探求堂,1971.577.
19 金玉均.甲申日録[M].首爾:建國大學校出版部,1993.148-149.
20 金玉均.甲申日祿[M].首爾:建國大學校出版部.1993.148.
21 金玉均.金玉均全集[M].首爾:亞細亞文化社.1979.147.
22 慶應義塾.福澤諭吉全集(15)[M].東京:巖波書店,1971.239.
23 尹致昊.風雨廿年-韓末政客的回顧談[N].東亞日報.1930-1-11.
24 徐載弼.回顧甲申政變.閔泰瑗.甲申政變與金玉均[M].首爾:國際文化社,1947.82-83.
25 金玉均.甲申日録[M].首爾:建國大學校出版部,1993.148.
26 金玉均.金玉均全集[M].首爾:亞細亞文化社,1979.16.
27 (韓)慎鏞廈.關于我們國家最初的近代學校設立[J].韓國史研究,1974,(10):74.
參考文獻:
〔1〕尹致昊.尹致昊日記(一)[M].首爾:探求堂,1984.
〔2〕金玉均.金玉均全集[M].首爾:亞細亞文化社,1979.
〔3〕(韓)慎鏞廈.韓國近代社會思想史研究[M].首爾:一志社,1987.
〔4〕(日)遠山茂樹.福澤諭吉[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5〕金玉均.甲申日録[M].首爾:建國大學校出版部,1993.
〔6〕王如繪.近代中日關系與朝鮮問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7〕李昌植.朝日近代思想的形成及其比較研究[M].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
(責任編輯 孫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