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清
摘要:目的 探討分析矽肺合并氣胸的臨床觀察與康復護理。方法 對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40例矽肺合并氣胸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矽肺合并氣胸的臨床表現以胸痛、胸悶、氣急、呼吸困難等為主要表現,并伴有嚴重紫紺、大漢淋漓。臨床主要采用胸腔閉式引流術進行治療,本研究所選患者經引流治療,配合相應的康復護理,均痊愈出院。結論 矽肺合并氣胸的病情危急,臨床應掌握癥狀表現準確診斷,并給予有效的處理,在康復期間配合相應的康復護理,有利于患者的康復。
關鍵詞:矽肺;氣胸;臨床觀察;康復護理
矽肺是由長期吸入大量的石英粉塵而導致的一種以肺部出現彌漫性的纖維化為主要表現的全身性疾病,目前在我國屬于一種常見的、危害嚴重的職業(yè)病。矽肺的發(fā)病率較高,且極易部分氣胸,對患者的呼吸功能產生嚴重影響,如患者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則很可能發(fā)生呼吸衰竭,危急到患者的生命。因此,對矽肺合并氣胸患者的臨床觀察與康復護理意義重大[1],本文旨在探討分析矽肺合并氣胸的臨床觀察與康復護理,具體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對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40例矽肺合并氣胸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40例均為男性患者,年齡55~73歲,平均年齡(65.0±8.5)歲?;颊叩穆殬I(yè)均為工人,患者為文化程度均較低。其中10例患者為Ⅰ期矽肺,20例患者為Ⅱ期矽肺,10例患者為Ⅲ期矽肺,所有患者均符合氣胸的相關診斷標準。發(fā)病誘因:25例患者為劇烈咳嗽、咳痰導致,10例患者為彎腰持重導致,5例患者為劇烈運動導致,5例患者的發(fā)作原因不明。
1.2臨床表現 40例矽肺合并氣胸患者臨床均表現為程度不同的胸痛、胸悶、氣急、呼吸困難,并伴有嚴重紫紺、大漢淋漓。其中18例患者出現呼吸衰竭,6例患者合并呼吸衰竭。16例患者出現呼吸音減弱、消失,患側的胸部膨隆,氣管移位等體征。經X線檢查,14例患者的肺部組織的受壓程度<20%,17例患者的肺部組織的受壓程度在20%~50%,9例患者的肺部組織的受壓程度>50%。
1.3方法 40例矽肺合并氣胸患者均進行胸腔閉式引流術治療。
1.4康復護理
1.4.1常規(guī)護理 注意患者病房衛(wèi)生,保持病房安靜,保持適宜溫度,定時進行開窗通風,保證病房的空氣流通,注意進行保暖,預防患者感冒;保持患者呼吸道的暢通,對口腔和氣管內的痰液與分泌液進行及時的清理。對體質較弱咳痰無力的患者,給予定時拍背、翻身,叩擊背部、胸部,使肺內的分泌物排出。叮囑患者多飲水,以利于咳出痰液;指導患者進行有效呼吸,教授患者呼吸操或者縮唇腹式呼吸,堅持進行有利于肺部換氣功能的改善和排出體內的二氧化碳。縮唇腹式呼吸的方法為一只手放在胸前,一只手放在腹部,縮唇收腹前傾胸部,由口呼氣,由鼻吸氣,盡可能挺腹,保持呼吸時間比在2∶1或者3∶1,進行5~7次停息1次,呼吸練習時間為10~20 min/次,2次/d。
1.4.2氧療護理 氧療可以使胸悶、發(fā)紺、氣促等缺氧癥狀改善,使動脈的血氧含量提高,還可使胸腔氣體吸收加快,肺活動度減少,有利于胸膜裂口的愈合。由于矽肺患者的肺功能較差,需要進行低流量、低濃度、持續(xù)性的吸氧,并根據患者的血氧飽和度或者血氣分析的結果調節(jié)氧流量,可以面罩、鼻導管、鼻塞給氧法給氧,在必要時應以高頻噴射呼吸機進行給氧。在吸氧過程中應保證患者氣道暢通,指導患者進行有效咳嗽,并定時進行深呼吸,以利于胸腔內痰液、氣體的排出,對肺復張非常有利。
1.4.3胸腔閉式引流護理 術前準備:在置管前進行有關事項的講解,向患者講解引流的目的和相關注意事項。對引流瓶內最初液面進行標記,保證水密封;術后護理:患者術后以半臥位休息,要求引流瓶內的液面在患者胸壁引流口的平面下方60~100 cm,引流管應浸入到液面內3~4 cm,并保持引流管的密閉和暢通,防止引流管發(fā)生阻塞、扭曲、脫落情況。觀察患者是否有縱隔氣腫和皮下氣腫的征象出現。如出現輕度的皮下氣腫無需處理,氣腫可隨氣胸的好轉而自行吸收。如出現嚴重皮下氣腫,可以針頭抽氣和排氣的方法處理。對引流管內的水柱波動和氣泡溢出的情況進行觀察記錄,在引流不暢時應進行調整。如出現水柱波動停止,應對停止原因進行及時查找,要求患者進行咳嗽和深呼吸,觀察引流管是否有氣體、液體排出。引流管如發(fā)生堵塞,應重新進行置管。在進行持續(xù)性負壓吸引時,應對引流瓶和引流管的連接情況和密封情況進行檢查,采用持續(xù)性低負壓吸引,對壓力的大小進行緩慢的調節(jié),以無不適感為宜。對患者胸部插管處的進行觀察,觀察有無皮膚紅腫、感染、出血、滲液、皮下氣腫、導管脫出等情況,如發(fā)生上述情況,應及時給予處理;拔管護理:如患者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引流后,患者未有呼吸困難、氣急癥狀出現、呼吸音恢復,引流瓶內未有氣泡逸出,水封瓶內的水柱波動完全消失或者無明顯波動,在夾管24~72 h后進行胸部X線的檢查,在顯示肺復張和無氣胸指征后給予拔管;胸膜固定護理:在硬化粘連劑注入患者胸膜腔前,使用利多卡因注入胸腔,對胸膜進行麻醉。在硬化粘連劑注入患者胸膜腔后,每10~20 min幫助患者變化1次體位,使藥物在胸膜表面均勻分布,在2~4 h后將夾管放開,進行持續(xù)性閉式引流。如患者無法耐受或者胸悶加重,則給予開管排氣,將胸腔內的多余藥物排除,也可重復多次注入藥物;疼痛護理:如患者出現劇烈胸痛,則應指導患者采取分散注意力的方法緩解疼痛,或者遵醫(yī)囑給予患者止痛藥。對于無法耐受疼痛的患者給予肌注杜冷?。?0 mg)或肛塞雙氯酚酸鈉(25~50 mg),正常情況下1~2 d后患者的疼痛癥狀減輕[2]。
1.4.4心理護理 有效的心理護理能夠使患者的不良情緒得到緩解,有利于患者的康復。由于矽肺患者的年齡偏大且文化程度較低,對疾病認識較差,多數患者會出現抑郁、煩躁、焦慮的情緒,這些不良情緒會使病情加重。因此,護理人員應以簡單明了、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患者的病情,使患者了解病情。并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心理疏導,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積極的配合醫(yī)治。
1.4.5生活護理 指導患者合理飲食,以增強營養(yǎng),提高機體的抵抗力。應指導患者少食多餐,多食用水果和蔬菜,以攝入足夠的維生素、熱量、微量元素。保持大便通暢,不可用力咳嗽,戒煙忌酒。
1.4.6康復鍛煉 矽肺合并氣胸患者康復出院后,應遠離粉塵作業(yè)環(huán)境,定期進行健康體檢??蛇m當進行打太極拳、散步等的戶外活動,提高活動的耐受性,有利于肺功能的改善和免疫力的提高,避免屏氣、用力咳嗽、抬舉重物。
2結果
本研究所選患者經引流治療,患者的引流時間為3~40 d,平均引流時間為(11.5±3.4) d,配合相應的康復護理,均痊愈出院。
3討論
矽肺患者臨床主要表現為出現程度不同的呼吸困難和胸悶癥狀,部分矽肺患者在氣胸發(fā)生后未出現其他的癥狀表現,所以臨床具有將氣胸和原發(fā)病相混淆。且矽肺患者的年齡較高,機體的敏感度下降,胸痛的發(fā)生率相對較低,且氣胸部位較小,肺壓縮的面積較小,在臨床上缺乏典型的氣胸體征。所以,應加強對矽肺合并氣胸的臨床觀察,避免誤診、漏診情況發(fā)生。臨床對矽肺合并氣胸患者進行氧療,能夠有效糾正患者的缺氧癥狀,對組織愈合也也有促進作用。矽肺合并氣胸患者的病程相對較長,加之病痛的折磨,使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出現程度不同的悲觀焦慮、恐懼情緒,而不良情緒會使病情加重。因此,臨床對矽肺合并氣胸患者進行有效的心理護理意義重大,多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鼓勵患者配合醫(yī)治。氣胸是矽肺患者在出現慢性阻塞性肺病后因肺功能下降而引起的一種嚴重并發(fā)癥,臨床治療主要以胸腔閉式引流為主,同時配合吸氧、止咳、平喘、抗炎等對癥治療。對矽肺合并氣胸患者進行臨床觀察和康復護理,能夠有效的預防感染,避免肺壓升高,患者在指導下進行肺功能鍛煉,能夠促進肺功能的恢復,使生活質量提高[3]。本研究顯示,我院收治的40例矽肺合并氣胸患者,以胸痛、胸悶、氣急、呼吸困難等為主要臨床表現,并伴有嚴重紫紺、大漢淋漓。經胸腔閉式引流術進行治療,并配合相應的康復護理,均痊愈出院。
綜上所述,矽肺合并氣胸的病情危急,臨床應掌握癥狀表現準確診斷,并給予有效的處理,在康復期間配合相應的康復護理,有利于患者的康復。
參考文獻:
[1]宋桂丹.矽肺合并氣胸的臨床觀察與康復護理中國社區(qū)醫(yī)師[J].醫(yī)學專業(yè),2011,13(10 ):352.
[2]胡方玉,鄭小瓊,曹亞玲.矽肺合并氣胸的臨床觀察和護理[J].健康必讀雜志,2011,10(10):85.
[3]石麗娟.矽肺合并自發(fā)性氣胸患者的護理[J].當代護士(專科版),2012(7):42-43.
編輯/肖慧
醫(yī)學信息2014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