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抬頭,遠遠地望見正在建設中的“上海中心”大廈頂部的“大力士”—塔吊,緩緩地伸展著長長的“手臂”,優(yōu)哉游哉地,轉動著各種角度,擺著不同姿勢,把各種各樣的材料設備吊至高達632米的高空,是否覺得那像是在云端“打太極”?
若從地面吊一根100噸的鋼梁到600多米高的樓頂,那么,塔吊上的大卷揚機就要放下來一根600多米的鋼絲繩。即便使鋼梁只平移1米,“手臂”的運動速度也要很慢,尤其是起步要很慢很慢,停下來也要非常緩慢。因為鋼絲繩上端動了,下端的鋼梁還沒動呢;而上端停了,下面的鋼梁還要晃過去。重物的慣性很大,所以每一個動作就像在云端打太極,需要非常穩(wěn)當。
在每一個大型建筑工地上,塔吊的工作往往是核心,其他工序常常受其牽制。例如,只有當塔吊把鋼梁吊起到合適的位置,工程師們才可以進一步實施安裝;很多設備,包括空調系統(tǒng)、風力發(fā)電機,又大又重,不能用電梯運送上去,只有依賴塔吊才能安裝到位。
塔吊能擁有這么大的本領,有賴于一個強大的幕后“智囊團”。他們包括很多科研人員、工程師、地面指揮人員、資深的塔吊司機和相關施工人員等。“智囊團”規(guī)??刹恍?,尤其是在塔吊爬升上樓時,人數(shù)多達幾百人呢。他們個個本領高強、盡職盡責,像一個協(xié)同作戰(zhàn)的軍隊一樣,全方位保證塔吊的安全工作。
例如塔吊司機,他每天坐在塔吊駕駛室內,像軍人般不折不扣地執(zhí)行每一個任務,穩(wěn)穩(wěn)當當,一絲不茍。在高高的駕駛室內,不像在地面那么平穩(wěn),即使在無風的天氣里,每時每刻也都在微微晃動,司機就好像坐在船上一樣。易暈車、恐高、膽小粗心者是不能做塔吊司機的。
你知道嗎
即便采取了非常嚴格的安全措施,全世界每年發(fā)生的與起重機相關的事故還是接連不斷。在美國,每年平均有82人因起重機事故而喪生。其中,塔吊,作為一種大型起重機,又往往處在高空,一旦發(fā)生事故,都將是致命的。所以塔吊的安全保障,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