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踐
“小四,《怒放的“牽牛花”》能取得這樣好的成績,辛苦你了?!彪娫捘穷^,傳來曹林青副部長親切的話語。電話這頭,“小四”正扛著攝像機,忙碌在老鄉(xiāng)的蔬菜大棚里?!靶∷摹毙胀酰前不帐『涂h黨員電教中心主任,由于在家行四,小時候父母兄弟都管他叫“小四”,被大家叫習慣了,索性大名也就叫了王小四。他十幾年如一日的勤奮進取,為和縣黨員電教工作拿下了很多個省市第一。就在不久前結束的安徽省第十一屆黨員教育電視片觀摩評比暨優(yōu)秀黨建網(wǎng)站評選活動中,他拍攝的電教片《怒放的“牽?;ā薄酚謽s獲了一等獎。
1997年,王小四第一次接觸電教,當時縣委組織部和縣教育電視臺合作,準備開設黨建電視欄目《黨員生活》,他被任命為特聘記者,負責節(jié)目攝制工作。由于人手少,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他一個人擔負著《黨員生活》所有的采編任務。能堅持下來,除了能吃苦,更得益于他甘當小學生的心態(tài)。
對業(yè)務細節(jié)的精益求精只因他給自己裝上了“壓力閥”。當時,王小四總是纏著臺里的老記者問這問那,有時問得老記者頭疼,就說他:“電教制片講究教育意義,至于畫面什么的你不用太較真?!蓖跣∷淖焐洗饝?,心里卻不這么認為,他覺得一部電教片必須有吸引人的看點,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其教育目的。為了達到自己心中的制片標準,他白天在外面大量搜集素材,晚上就在編輯室加班。用過線編的人都知道,編片時如果不小心按錯了組合鍵和插入鍵,那么就將前功盡棄。因此,王小四的神經(jīng)始終處于緊繃狀態(tài),小心翼翼地調整和完善每一個細節(jié)??催^他制作的專欄節(jié)目的觀眾給出的評價中都少不了這樣兩個字:用心。
對前沿技術的孜孜以求讓他總能比別人先沖出“起跑線”。電視臺引進了非編系統(tǒng),剛剛掌握線性編輯技術的王小四又確立了新目標。“那年頭,沒幾個人懂電腦,但當時我就感覺非編一定是后來的發(fā)展趨勢?!蓖跣∷幕貞浾f。為了能跟上潮流,他東拼西湊了七千多元,買了一臺電腦。打那以后,他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坐在電腦前,一邊啃書本,一邊練操作。妻子見他跟著了魔似的,嗔怪道:“你以后干脆跟電腦過得了。”不過,王小四花在電腦上的心思沒有白費,非線編后來在制片領域漸漸普及,而他早已通過自學具備了專家級的水平,領先了別人一大截。
對制片知識的勤于積累源于他時刻保持的“恐慌感”。在王小四的電腦旁總是擺著一個小本子,上面的字跡密密麻麻,制片時他經(jīng)常翻開看看,還不時地往上面添加一些新內(nèi)容。你可別小看了這個小本子,它可是王小四的配樂“參謀”。因為平時上班不能聽音樂,他就趁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在家里戴上耳機,專心致志地研究各種曲子。那個小本子上面就記錄了他每一個不眠之夜的研究成果,包括每首曲子的曲風、情緒和演奏樂器,以及適合哪種場景、哪類片子等等。這樣一來,再給片子配樂直接到上面找就知道哪首最適合了。在這本筆記的第一頁,王小四寫下這樣一句話:“今天不努力進步,明天就加速退步?!?/p>
有人把榮譽掛在墻上,有人把榮譽掛在嘴上,而王小四卻把榮譽打包丟進昨天的記憶。這些年來,他獲得了不少獎杯、證書,卻都被他堆在了柜子的最底層。有同事替他可惜:“放在能看到的位置,對自己也是種激勵啊?!笨伤f:“帶給我激勵的從來不是榮譽,而是現(xiàn)實?!?/p>
農(nóng)民的需求是最讓他牽掛的現(xiàn)實,激勵著他不知疲倦地奔波。和縣是一個農(nóng)業(yè)大縣,溫室大棚蔬菜產(chǎn)業(yè)遠近聞名。一次,王小四在遠教平臺上看到了一部介紹蔬菜種植的課件。他琢磨,這課件好是好,但不太符合縣里的實際。于是,他找到農(nóng)業(yè)部門,商量看能不能聯(lián)合開發(fā)一些鄉(xiāng)土課件。農(nóng)業(yè)部門的領導對此很支持,只提了一點想法:拍什么你定。從此,王小四一有時間就上田埂、進大棚,一來二去,不僅把全縣的蔬菜種植情況都摸清了,和種植大戶們也熟絡起來。再下鄉(xiāng)的時候,他扛著攝像機,拉上農(nóng)業(yè)專家,在與老鄉(xiāng)們的說說笑笑中就開始從容拍攝了。王小四制作的科教片,鏡頭里的農(nóng)民表現(xiàn)得都很自然,這得益于他一點點摸索出來的拍攝經(jīng)驗:前期多下鄉(xiāng)與農(nóng)民交朋友,消除距離感;后期拍攝時盡量淡化采訪痕跡,避免暈鏡頭。在這條經(jīng)驗的指導下,他拍攝的《大棚西瓜的栽培技術》《櫻桃番茄的栽培技術》等多部科教片入選《安徽黨員電教》音像教材。其中,《無公害吊蔓甜瓜的種植技術》還被安徽省選送參加第八屆中國電視藝術家協(xié)會行業(yè)委員會評比活動,榮獲三等獎。
對藝術的追求是最讓他癡迷的現(xiàn)實,鞭策著他不斷求索、突破自我。烏江鎮(zhèn)卜陳學校退休老教師葉連平,是原美國駐國民黨南京政府大使館工作人員,“文革”中飽受磨難,曾被開除黨籍,但是堅定的共產(chǎn)主義信念激勵他再一次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從教師崗位退休后,他仍然堅持義務為留守兒童輔導功課。得知葉連平的事跡后,從2003年開始,王小四開始了對葉老師長達四年的跟蹤拍攝。期間,他四處尋訪葉老師的故友、學生,挖掘出大量不為人知的故事。有一個周末,他到馬鞍山市采訪一個葉老師曾經(jīng)的學生,不巧的是人家臨時有事出門了。王小四一打聽,人家周日晚上坐火車回來,于是就決定等。當天晚上,就在火車站旁的快餐店里,王小四完成了這次采訪。雖說采訪內(nèi)容最后在片子里只保留了一句話,但王小四覺得只要是對制片有意義的素材,哪怕再小,也不能放過。
四年后,專題片《葉連平的快樂生活》制作完成。這部片子一舉獲得了安徽省先進性教育系列片展播評比一等獎和全省第八次黨員教育電視片觀摩評比縣級組一等獎。2011年7月,該片又獲得中國廣播電視協(xié)會“黨的光輝照四方”全國電視節(jié)目評析三等獎。面對紛至沓來的榮譽,王小四依然平靜如初,他說:“我拍過很多先進人物,以人為鏡,就覺得自己不過才搞出點小名堂而已。”
論資歷,王小四在全市電教工作系統(tǒng)里也算是老大哥了,可60后的他仍然在日常工作中事事爭先。就說最近這兩個月吧,他幾乎天天往村里跑,筆者好幾次邀約要采訪他,都沒抓到他的人。問他啥時候能忙完,他答,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啊。
其實,王小四所說的“革命”,是指全省正在鋪開的遠程教育終端站點設備更新?lián)Q代工作。接到省委組織部的通知后,他就馬不停蹄地忙活起來,一邊通知各鄉(xiāng)鎮(zhèn)抓緊對終端站點進行分類摸底統(tǒng)計,一邊聯(lián)系有關部門落實更換設備的經(jīng)費。為了指導基層,他從電信部門事先要來一套新設備,一有時間就拉著電教中心的同志一道研究學習。他對大家說:“這新平臺的新功能咱得提前吃透了,到時候好培訓村里的管理員?!卑压φn做在前面,這是王小四干好工作的訣竅,也是他經(jīng)常灌輸給年輕同志的理念。
身為一個老電教,要帶好一支年輕的隊伍,王小四靠的就是以身作則。前些天,筆者終于逮到一個采訪他的機會,不過地點是在一座蔬菜大棚前。撩開塑料門簾,棚內(nèi)立刻涌出一股熱浪,只見王小四正在大棚里為中心的小薛講解科教片的拍攝要領,兩個人都大汗淋漓??吹轿?,他揮手打了個招呼,說:“里面熱,你出去等吧,這兒也快結束了?!闭f完就又把目光聚焦到攝像機上。我在外面等了十來分鐘,王小四才走出來。他摘下脖子上的毛巾,擰一把,串串水珠砸在土地上,直冒煙兒。我問他:“這又要做部啥片子?”他說:“不是做片。小薛這攝像剛入門,沒事我就帶他練練手?!薄翱磥砜h里制片這塊還是離不開你啊?!薄皼]啥離不開的,我就是習慣了?,F(xiàn)在這些孩子腦子活著呢,都挺有想法的?!蔽腋跣∷拈_玩笑說:“你可是咱們市電教系統(tǒng)里的一匹老馬,而且是千里馬?!彼恍Γf:“千里馬可不能老,老了就跑不動了。你看我這狀態(tài),充其量就是一匹跑過很多路的小馬,還不算老呢?!?/p>
心態(tài)永遠年輕的王小四——我們期待著他繼續(xù)有力地跑下去。
(作者系安徽省馬鞍山市委組織部電教中心技術編輯科科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