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鵬
摘 要:類比教學是以學生所熟悉的概念和事物,運用對比和聯想來學習新的概念、法則、方法、原理的一種教學方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著大量可以進行類比教學的內容,運用類比的數學思想進行教學,對于培養(yǎng)學生探索新知,尋找規(guī)律,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類比教學方法;線段中點;角平分線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7-215-02
類比是根據兩個對象或兩類事物之間存在的相同或相似的屬性,從而推測聯想到另一對象或事物也可能具有某種屬性的思維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在處理復雜問題或者講授新知識時,通常引導學生先觀察問題的特點,通過分析特征聯想之前所掌握的解題方法或解題思路,然后通過恰當的技巧轉化為所探究問題的處理辦法。這里我們就從談一談初一年數學教學中類比教學的應用案例。
課堂背景說明:在學習利用角平分線定義進行角的和差計算時,由于前面剛剛接觸了線段中點定義的應用,這里通過類比教學的方法來學習本節(jié)課
首先要學生先明確線段中點性質以及幾何語言:
線段中點定義:將一條線段分成兩條相等線段的點叫線段的中點.如圖1,
此題在求解時,如果沒有前面線段同類型題作為鋪墊,對于初一年的學生來說是有一定困難的,因為線段的和差通過圖形分析更直觀,較容易能夠找到要求的線段與已知線段的關系,而換成角以后,因為角由兩條射線構成,角的度數(中間空白的部分)是虛的,較抽象,不容易找到所求角與已知條件的關系。因此,采用類比方法來指導學生學習角平分線定義解決角的和差問題學生更容易理解,思路會更清晰,更能發(fā)掘出題目的本質目的。
采用類比教學方法,通常要保證學生對所舊知識有較深的理解,清晰的掌握舊知識的特征和應用技巧,只有這樣,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新舊知識對比時,學生才能對新知識的特點深刻理解,并能正確的掌握并應用。
參考文獻:
[1] 常還拽.類比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M].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4(6):118.
[2] 張一軍.從一道選擇題看類比轉化思想[M].課堂鏈接: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