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偉
摘 要:幼兒園是幼兒教育的重要平臺,幼兒園中教師和家長的有效溝通對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至關重要。幼兒園教師可以通過多種不同的途徑和家長保持良性的溝通,特別在遇到家長和自己的觀點有沖突的時候,能夠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在溝通過程當中拉近距離,共同培養(yǎng)幼兒,促進家校之間的互動。
關鍵詞:幼兒園;教師;家長;溝通
幼兒園應該幫助幼兒的家長構建起科學合理的家庭教育模式,和家長一起承擔起對幼兒的教育責任。在幼兒時期,對幼兒的教育影響最大的就是家庭,所以,幼兒園要和幼兒的家長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才能夠幫助每一個幼兒健康地成長。幼兒園承擔著兩個方面的重要任務,一方面就是保育和教育相互結合,對幼兒的身體以及心靈的健康發(fā)展形成重要的促進作用。另一個方面就是為家長養(yǎng)育幼兒提供一些更為便利的條件,讓家長逐漸轉變既有的教育觀念,實現教育素質的提升。因此,幼兒園教師應該盡量和家長相互溝通,全面掌握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狀況,互相協助,共同促進幼兒發(fā)展。
一、幼兒園教師與家長的溝通技巧思考
1.簡易溝通法
簡易溝通法是運用一兩句話簡易地進行溝通。這一種方式主要適用于幼兒發(fā)展過程當中沒有出現一些比較明顯的問題,家長對這樣的幼兒比較放心,所以也很少去過問。雖然如此,但是幼兒園教師應該有警惕的心態(tài),不能夠因為幼兒的表現良好,就不和家長進行溝通。家長雖然因為日常工作比較繁忙,沒有主動和幼兒園教師進行溝通,但并不代表家長不希望通過幼兒園教師了解幼兒在園內學習的情況。因此,幼兒園教師針對表現較好的幼兒,可以在家長接送幼兒的時候使用一句話的溝通法和家長交流,這樣能夠鞏固家長和幼兒園教師之間的關系,同時也可以樹立幼兒園教師負責任的形象,對發(fā)現幼兒的隱蔽問題也有幫助。
2.引發(fā)關注法
引發(fā)關注法是引發(fā)家長的注意的溝通方式。因為有相當一部分幼兒還存在一定的問題,不過家長通常會歸因到幼兒年紀較小、比較淘氣等方面,所以并沒有給予重視。因此,幼兒園教師應該幫助家長更加客觀、科學地看待幼兒的行為,避免家長形成“樹大自直”的思想。幼兒園教師可以采用引發(fā)注意的方法,也就是利用一些開放日、作品展示等方式,讓幼兒之間的差距更加直觀地呈現在家長的面前,從而引起家長對幼兒缺點的重視。在使用此方法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讓家長認識到幼兒園教育的目的以及本年齡段的幼兒需要達到的能力水平,并且讓家長了解到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幼兒之間的差距,使其和幼兒園教師探討擬訂方法解決這一個問題,形成家校共育的局面。
3.感情打動法
這種方法主要是針對一些幼兒在園內學習本身沒有存在比較多的問題,但是一些家長還是不夠放心,常常會圍繞在幼兒園教師的身邊詢問孩子的狀況等。對此類家長,幼兒園教師應該用真實的感情打動他們,將幼兒在不同學習板塊的學習進度狀況向家長反映,讓家長能夠感到幼兒園教師的用心,打消顧慮,能夠信任幼并配合幼兒園的日常教學,促進家園共育。
二、幼兒園在開展溝通時候需要關注的問題
第一,幼兒園教師在和家長溝通的時候,一定要以平等的心態(tài)和家長進行交流,讓家長得到應有的尊重。有部分家長對于幼兒教學、養(yǎng)育方面有著相對獨到的見解,幼兒園教師要充分尊重家長的觀點,耐心地聽取家長有關教育、養(yǎng)育幼兒方面的一些觀點及建議,這有利于幼兒園教師開展日常的工作。
第二,幼兒園教師要肯定幼兒的表現,讓家長感到自己的孩子在日常的學習過程當中收獲了知識。這種鼓勵和肯定能夠讓幼兒在接下去的學習當中更加自信,避免幼兒出現失望和自甘落后的狀態(tài)。通過肯定家長的教育方式,可以讓家長得到心理上的滿足,更容易使其向幼兒園的教師敞開自己的心扉,和幼兒園教師在教學觀點上進行真心交流。
第三,幼兒園的教師應該在溝通過程當中具備耐心。因為相當一部分家長都是第一次養(yǎng)育孩子,對于不同年齡階段幼兒的身體和心理發(fā)展特點并沒有了解。這個時候,幼兒園教師要運用自身的經驗,用恰當的方式引導家長,讓家長逐漸了解不同年齡階段孩子的特點,從而在教育孩子方面更具針對性,同時也能拉近幼兒園教師和家長之間的距離。
第四,教師應該采用換位思維和家長進行溝通。一部分幼兒園的教師年紀相對比較輕,沒有為人父母的經歷,往往不能夠從家長的角度思考問題。這個時候幼兒園教師應該盡可能做到換位思考,能夠從家長的角度思考問題,促進家長和幼兒園教師的良性溝通。
三、結束語
在養(yǎng)育以及教育幼兒這一方面,幼兒園教師和家長都有責任,在溝通方面雙方同樣也具備責任。不過幼兒園教師作為教學的引導者,應該在家長與幼兒園溝通方面更加積極主動,經常進行換位思考,并且主動反思,遇到矛盾要善于解決,遇到沖突要保持冷靜,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樣才能夠保障幼兒在教學過程當中順利、健康地成長。
參考文獻:
[1]王燮辭.達州市民辦幼兒園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現狀與對策[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14(3).
[2]鄧易.從幼兒園體罰事件看教師角色的重塑[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4(4).
[3]陳雯.對幼兒教育工作的思索[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