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廣棟
在舊社會,廣大農(nóng)村婦女戴著“三從四德”封建禮教的精神枷鎖,不論在社會上還是在家庭里都沒有什么地位,從小到大連個正式名字都沒有。女孩出嫁后將娘家、婆家的姓氏合二為一,就叫什么張李氏、王趙氏,都是舊時代的產(chǎn)物。然而讓我沒想到的是,在新中國成立60多年,改革開放30多年后,我的同學曹昆,一個堂堂正正的男子漢,卻還被叫著一個舊時代已婚女性的名字——何曹氏。
原來曹昆的父親出生在山東濟寧一個姓何的貧困農(nóng)民家庭。20個世紀30年代初,一場洪災(zāi)使得地里的莊稼顆粒無收,不少人家為了活命開始賣兒賣女。何家也走了這條路,把曹昆的父親送到了家境殷實的曹家。換了幾斗糧食,全家渡過災(zāi)荒,曹昆的父親從那時起就在曹家長大。
土地改革時,曹家被劃為地主成分。問題就出在這里,新中國成立后,曹昆和妹妹先后出生,沒過幾年父親病逝,但地主的帽子還是由母親頂著,曹昆兄妹也就成了地主子女。到了“千萬不要忘記階級斗爭”的年代,家庭出身被看得重之又重,直接影響了談婚論嫁。曹昆人品不差,很有人緣,就是家庭成分擋了道,本來有幾個女孩對其他各方面都很滿意,可是一報家庭成分都被嚇了回去。結(jié)果是妹妹都出嫁了,自己的婚事還沒有著落。因此一直抬不起頭來。
苦悶之中,有人在背后出了個主意:尋根歸宗,改名換姓。曹昆的眼睛馬上亮了,他已經(jīng)知道自己父親的身世,也知道了自己的親奶奶還活著,就在鄰村。征得母親的同意后,他連夜跑到奶奶家,撲通一聲跪在奶奶面前認了親,聲淚俱下提出了自己的訴求。何老太太看著跪在自己面前的親孫子,悲喜交加,熱淚長流。受了一輩子苦,老伴和兒子都先后離去,自己成了孤寡五保戶,而孫子的回歸使何家又有了后人,自己以后也有了依靠。
第二天,何老太太就領(lǐng)著孫子到村委會去求情。都是鄉(xiāng)鄰,知根知底,而且曹昆來后可以照顧奶奶,村里也少了一家五保戶,是件好事,所以沒費什么事就把事情辦成了。緊接著,曹昆的戶口遷到奶奶家,姓名改為何繼昆,家庭成分也就順理成章地隨著奶奶。就這樣一轉(zhuǎn)身,曹昆就從受人歧視的地主子弟變成了引為自豪的貧農(nóng)后代。果然沒過多久就說妥了對象,娶妻生子,開始了新生活。
誰想到歡喜過后又來新的煩惱。還是因為太近,大家彼此都很熟悉。以前叫曹昆的名字習慣了,猛一改口叫何繼昆感到很別扭,這時又有人玩起了鄉(xiāng)村幽默,干脆用拼接法把何曹兩姓并聯(lián)起來,給曹昆喊出了一個舊時代婦女的名字——何曹氏。不料這個名字一經(jīng)喊出就叫響了。對此,曹昆感到十分尷尬與煩惱。無奈眾口難改,到現(xiàn)在曹昆的孫子都好幾歲了,人們?nèi)匀唤兴尾苁线@個滑稽的名字,而他的真名何繼昆只是靜靜地躺在戶口本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