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勇
【摘要】C語言程序設計作為計算機專業(yè)課程中的一門必修課,學習好C語言程序設計不但能為后續(xù)課程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還可以為學生提供使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基本的思路。C語言程序設計非常的抽象,因此C語言教學成為了計算機專業(yè)教學的難點問題。
【關鍵詞】C語言;教學策略;教學質量;程序設計
C語言程序設計是計算機專業(yè)及其相關專業(yè)中一門必修課程。通過對C語言程序設計的學習,能使學生在掌握設計方法的基礎上形成正確的設計思路,為以后的課程學習奠定牢固的基礎。同時,學生掌握程序設計語言是計算機基礎教育和大學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部分。但是,由于C語言教學較為抽象,學習的難度較大,不容易掌握,因此C語言教學效果并不理想。那么如何提升C語言教學質量成為了目前教師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一、樹立正確的教學目的
要想教好一門功課,教師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教學目的,做好教學大綱的修訂工作,明確教學大綱的教學目的。教師也要明確自己的教學目標,并及時對學生的不規(guī)范學習方法進行修正。在開展C語言教學時,教師應當首先向學生明確指出:C語言是非常重要的基礎性編程語言,只有學習好C語言,才能更好地了解計算機基本的算法,才能夠掌握正確的編程方法和編程思路,從而提高自己對計算機的實際應用,為以后的課程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與此同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注重對學生的正確引導,以開展實用性教學為主,使學生不要太看重計算機期末考試成績和計算機二級考試成績,而注重知識的活學活用。對于計算機二級考試,與C語言的最終教學目的是不矛盾的,學生能夠真正地做到學習入腦入心、學以致用,通過計算機二級考試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二、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
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來源是課堂的教學。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如果能夠有效地吸引和培養(yǎng)學生對C語言的學習興趣,那么學生就更容易理解C語言的理論知識,并且能夠使自己的編程思維得到啟發(fā),這樣一來,課堂教學的過程變得非常的有趣,學生容易接受,C語言課堂教學的最終效果也會提高。
由于受到現行教材的限制,教師在講授C語言課程的時候,先是講解有關的語法知識,不涉及完整的程序設計,學生不了解編程和語法之間存在怎樣的關系,長期以往,學生就會喪失學習C語言課程的興趣,甚至引起學生對C語言課程的厭學情緒,這樣一來,就很難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傊處煱凑諅鹘y(tǒng)的重視語法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極大地阻礙了學生編程能力的提高和學生編程思維的發(fā)散,學生即使學習了有關C語言的語法也無法提高自己的實際運用能力,為此,轉變原有的教學模式勢在必行。
興趣是開展學習最好的老師。教師在剛進行C語言課程的時候,可以選擇一些比較簡單的數學題,讓他們運用C語言進行編程設計,同時利用計算機實現這些簡單問題的計算過程,使學生學會借助于C語言來解決實際問題,感受到這門編程課的奇妙,從而產生學習的濃厚興趣。隨著課程的不斷深入,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一些趣味性問題的程序設計,比如:競賽記分、學習成績管理、雞兔同籠問題等等,總而言之,通過這些趣聞性問題的程序設計讓學生不斷感受到C語言課程的魅力所在,讓學生能夠自覺、主動地獨立完成這些程序的設計。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通過運用啟發(fā)式教學的方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深入到學習當中去,在學習過程中能夠不斷地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然后解決問題。同時,教師應當善于同學生一起討論共同研究的方式,不斷啟發(fā)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促使學生在思考過程中將遇到的問題解決掉,通過思考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能力以及解決問題能力。
在C語言課程的教授過程中,教師還應當堅持“弱化語言,強化算法”的基本原則,也就是說,要著重把解決問題的思路、步驟和方法當成課程講解的重點,使學生掌握怎樣進行問題的分析并逐步地解決問題,不斷地培養(yǎng)學生進行程序設計時的正確思維模式。針對那些學生不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語法知識,教師要相對地進行弱化,可以通過例題的方式引出,并對其基本的用法進行詳細講解,對于那些其他較為枯燥和難懂的語法知識,可以放在以后的例題中逐步地對學生進行講解。
為了使學生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能夠得到提高,教師在講授C語言教材后半部分的章節(jié)時,還需要通過深入系統(tǒng)的分析,不斷培養(yǎng)學生處理解決大型程序框架設計的能力,不斷鍛煉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探索精神。
三、增加學生上機實踐的機會
對于C編程語言來講,必須要通過上機操作練習的方式來提高實際的編程能力。如果學生不進行上機測試和調試,即使算法設計的再好,語句編寫的再嚴謹,也只能是“紙上談兵”。為此,教師需要通過多種方式增加學生上機實踐的機會。一是在對理論課程講解的過程中,盡可能地增加上機調試和演示的內容,在講解的過程中配合上機講解,使C語言課程的各個知識點較為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便于學生消化和吸收;二是在C語言講解過程中,要增加學生上機操作的機會,讓學生自己親自動手完成程序設計;三是利用互聯網絡,增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指導,學生在編程過程中遇到的難以解決的問題,隨時可以通過網上交流的方式,得到教師的指導;四是教師再給學生留課后習題以及上課堂實驗課之外,還可以組織學生組成C語言程序設計興趣小組,組織開展C語言程序設計大賽等多種方式,增加學生對C語言的實際操作能力,真正提高學生應用C語言編程的能力。
四、結束語
總之,目前在C語言的教學中還存在很多問題,教學效果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因此,C語言相關教師只有不斷探索、總結新的教學模式,引用新的教學方法,增加學生的上機實踐機會,來帶動學生對C語言的學習興趣,提升整體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郭慧敏,詹玲超.將C語言趣味化教學進行到底——提高C語言課程教學效果方法之我見[J].軟件設計開發(fā),2010(8).
[2]陳健俤,樂仁昌,何志杰.切實加強C語言教學,有效提升大學生思維[J].福建電腦,2010(11).
[3]毛其林.提高C語言教學中的案例設計水平[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