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給自己的心理活動編制程序

      2014-10-23 17:33西冬梅金洪源
      心理技術與應用 2014年10期

      西冬梅 金洪源

      摘要:本文對一例人際交往障礙大學生進行心理分析與干預,使來訪者在接受治療的同時掌握元認知干預技術,學會時刻調整自己以應對所發(fā)生的生活事件。以程序性知識為根本,以條件性情緒為杠桿,以放松訓練和暗示學習為手段,對來訪者的人際交往障礙進行全方位的干預治療,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關鍵詞:元認知干預技術;程序性知識;人際交往障礙;編制程序

      本文借助對一例人際交往障礙的大學生的元認知干預過程,陳述程序性知識的具體編制與實施步驟,使來訪者對自身的潛意識行為及其他心理活動進行有效的自我覺知、監(jiān)控、反思與調控。

      一、來訪者背景資料

      (一)基本信息

      小藝(化名),女,某高校美術學院大四學生,家庭條件優(yōu)越,母親開燒烤店,擅長處理人際關系,父親是一名警察。父母忙于工作,與小藝相處的時間較少,經(jīng)常將其鎖在房間里。小藝自述直到六歲時,父親送給自己一本故事書,才感覺到父愛的存在。小藝家附近就是醫(yī)院、殯儀館,她感覺到很恐懼。家里始終掛著窗簾,白天也是一樣,因此小藝逐漸發(fā)展到害怕見到陽光。

      小藝性格內向,從上學開始就不能與其他小朋友一同做游戲,也不能與他人友好交往,上學期間因人際適應不良多次轉學。初中階段她認為自己的問題都是父母造成的,怨恨父母,認為父母虧欠自己,無法與他們進行有效溝通,親子關系日漸疏遠。一次父親在酒后說了些醉話,“你什么時候能夠長大啊”“什么時候才能不讓我們操心”“我看見你就煩”等等,這其實是父親愛女心切,卻又對目前的親子關系感到無奈,可這些話在小藝的腦海中卻揮之不去。大學四年來小藝一直努力地改變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卻沒有進步。

      (二)癥狀表現(xiàn)

      第一次咨詢時,小藝一直默默地哭泣,語言邏輯混亂,自述是一個害羞膽小、害怕見人的女孩,眼神充滿著無助與自責。主要癥狀包括:

      1.與父母的關系

      懂事之后曾怨恨父母對于自己教育的疏忽,埋怨父母對自己的關心僅僅停留在生活費的支付上,難以與父母建立親密關系。上大學之后,小藝意識到這是自己的問題,努力想要改變現(xiàn)狀,卻始終沒有辦法做到真正地理解父母,因此常常陷入自責的情緒當中。

      2.人際交往障礙

      除親人之外,小藝見到任何人都非常焦慮,心跳加速,眼神游離,呼吸困難甚至逃避。例如,早上八點上課,為了避開人群高峰,小藝會選擇恰好八點出門,寧可遲到。一旦在路上遇見人,立刻繞開走其他路。更害怕與他人深度交往,擔心他人看到自己的缺點后不喜歡自己。過度在意他人對自己的看法,缺少正確、客觀、合理的自我認識。

      3.暴飲暴食

      因為對人際交往的恐懼,小藝感到生活是無趣的,經(jīng)常表現(xiàn)出抑郁情緒,自述只有在進食的時候才能夠獲得一點點愉快的情緒體驗,此癥狀自高中開始一直持續(xù)到干預初期,并且伴隨催吐行為。

      4.頭痛

      經(jīng)常感到頭痛,頭部發(fā)脹,整天都暈暈的,曾到醫(yī)院做過檢查,結果顯示無器質性病變。

      二、來訪者心理問題成因分析

      (一)潛意識條件性情緒反應是核心

      元認知心理干預技術認為,幾乎所有心理障礙的關鍵因素都是潛意識條件性情緒反應,這種條件性情緒反應是后天習得的,容易建立也容易消除。清晰合理地表征來訪者的心理機制,準確找出潛意識條件性情緒反應是治愈心理問題的關鍵。

      金洪源教授將潛意識表述為個人能夠意識到卻不能夠被其意識控制的思維或行為,即“想放放不下,想做做不到”,表征式為S-E-R,其中S代表特定的刺激情景,E代表自動形成的情緒(條件性情緒),R代表情緒推動作用下升起的思維或行為反應。用潛意識條件性情緒反應來表征小藝的人際交往障礙簡單明了、準確透徹。隨著年齡的增長,小藝逐漸懂得父母對于自己是關心的、愛護的,想要接納他們、與他們建立親密關系,卻總是做不到。每當小藝接到父母的電話(S),焦慮、矛盾的情緒就油然而生(E),于是推動不接電話,或者接電話但不說話等行為(R)的產(chǎn)生。當小藝在路上遇到人時(S),焦慮、恐懼情緒便會出現(xiàn)(E),隨即選擇另外一條路(R),或者選擇另一時間出門(R),多數(shù)情況還伴隨著軀體反應。此過程中小藝能夠意識到這樣的狀態(tài)是不合理的,她并不需要擔心與害怕,可是仍然不能夠控制接下來出現(xiàn)的逃避行為。

      分析小藝在人際交往中的潛意識條件性情緒反應的同時,關注它是如何建立的同樣也很重要。最初小藝與陌生人交往的時候,表現(xiàn)出正常的緊張與拘謹,但母親沒有鼓勵她,教她如何與他人交往,反而批評她“不會說話”“怎么這么笨”等等。于是下一次面對與他人交往的情景時,小藝擔心因為表現(xiàn)不好而招致母親的責怪,焦慮、緊張的情緒便馬上出現(xiàn),表現(xiàn)自然不好,母親更加失望。久而久之,與人交往的情景與焦慮、恐懼情緒建立了條件反射,在潛意識狀態(tài)下自動運行,每當處于與人交往的環(huán)境中,小藝的焦慮情緒便會馬上出現(xiàn),產(chǎn)生逃避、手心出汗、暴飲暴食、頭痛等等不適應性行為與生理癥狀。

      (二)三類知識儲存不足,人際交往寸步難行

      元認知干預技術研發(fā)者金洪源教授強調,在診斷與治療來訪者的心理問題時,知識是根本,情緒是杠桿,放松訓練與暗示學習是途徑。事實上潛意識行為就是一種未經(jīng)過意識自覺覺察、調控的,自動化實現(xiàn)運行的一組程序性知識[2]。思維的有效運行取決于個體大腦中所儲存知識的數(shù)量與質量,當知識水平較低時,人的思維就存在局限性。而以家庭、學校為主要生活空間的獨生子女在人際交往方面的知識更多地來自于父母,而非學校的系統(tǒng)教育和社會實踐。

      在小藝的成長過程中,由于父母過于繁忙,經(jīng)常留其獨自在家,并沒有教給小藝正確合理的與他人交往的知識經(jīng)驗。上學以后,小藝由于性格內向,不與小朋友們玩游戲,在長期的獨處過程中,小藝也并沒有像其他孩子一樣獲得人際交往的知識。美國現(xiàn)代認知心理學主張將知識分為三大類:陳述性知識,程序性知識與策略性知識。在對小藝的心理結構進行表征時,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小藝在人際交往方面,這三類知識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缺陷。

      1.陳述性知識——是指個人具有的有關世界是什么的知識

      本案例中的小藝,不知道如何與他人交往,缺乏對男女生之間關系的正確認識。

      2.程序性知識——是指在某種條件下“怎么辦”的知識

      小藝在路上遇到人的時候心跳加速,眼神游離,落荒而逃;在一次學生會的會議上,對于老師非針對性的嘆氣與搖頭非常敏感,認為老師和同學都瞧不起自己,事后便刪除了所有老師的電話號碼,并且關機。腦中缺乏在各種情況下“怎么辦”的具體知識。

      3.策略性知識——是指心理活動內部“怎么辦”的知識

      來訪者在非常艱難的時刻,會主動尋求心理咨詢幫助本身就是一種指向內部的策略性知識。小藝對自身面臨的困境缺乏內部監(jiān)控,無法調出作出改變的認知策略性知識。

      (三)情緒推動下的不恰當程序性知識自動運行

      程序性知識是潛意識思維和行為產(chǎn)生的重要核心因素,它決定了人們思維與行為的方向與結果,實現(xiàn)這一過程至關重要的中介變量為個人當前的情緒狀態(tài)。情緒伴隨著人們知覺、記憶、思維、想象和動作等過程體驗。它能阻礙人們的某種行為,也可能推動人們的某種行為;當人恐懼時會夸大對某刺激物的認知和判斷,如“草木皆兵”;當人愉悅時,也會把某些本來沒有那么美好的事物看得非常美好,如“情人眼里出西施”等[2]。小藝頭腦中關于人際交往的程序性知識有些是缺乏的,有些是錯誤的。每當小藝在人際交往中產(chǎn)生緊張、恐懼的情緒時,錯誤的程序性知識(逃跑、目光游離、暴飲暴食、失蹤)便自動運行。

      三、元認知心理干預過程

      (一)糾正來訪者不合理認知,教給其人際交往知識

      在具體的臨床干預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元認知團隊接待的很多來訪者,或多或少都存在著一些不合理認知。小藝在對待父母態(tài)度上的不合理認知表現(xiàn)為,怨恨父母從小沒有給自己心靈上的關心與愛護,只是給自己錢,而這并不是自己想要的。這樣的認知使得小藝經(jīng)常與父母吵架,說一些傷害父母的話,而父母愛女心切卻并不知道如何關心女兒,情急之下說出的話(“你怎么就不長大,什么時候才能不讓我們操心”)也被小藝沉淀到記憶深處,時常拿出來回味、流淚,父母似乎怎么做都是錯的。

      對于這一不合理認知,在具體干預時,筆者從我國傳統(tǒng)教育觀的角度對小藝進行了適應性調整。首先是孝順父母,對父母的過錯“三諫而不聽則號泣而隨之”,即:當父母有了過失,做兒女的多次規(guī)勸也不聽,就應繼之以號泣,希望感動父母,使他們知錯能改。曾有學者講過,“孩子從小不會順從父母,長大之后就不會順從領導”,從而社會適應性差,引發(fā)心理問題的概率也大大增加。

      事實上小藝在學生會工作期間,對于老師(領導)說話的語氣、語言敏感,感覺不舒服,認為老師針對自己,隨后關掉手機不讓老師找到她,這也是一種不合理的認知。對此應告訴小藝,老師或者同學們不是瞧不起她,而是她的焦慮情緒作祟,對于他人的眼光、語氣過度敏感導致的。要做到包容、大氣、理解他人;通過對書本、影視材料、優(yōu)秀人物的學習增加自己在人際交往方面的知識,學習那些優(yōu)秀的品質,融會貫通形成樂觀、自信、堅強的人格特征;“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鼓勵自己每天進步一小步,日后定有大變化。

      (二)樂享“給自己的心理活動編制程序”,贏得健康幸福生活

      小藝的心理問題是潛意識的實現(xiàn)過程,實際上就是一種程序性知識的自動化執(zhí)行過程。它以C-A產(chǎn)生式在大腦中進行表征。當條件C出現(xiàn)時,立即引發(fā)反應行為A。小藝在與人交往時(C),在焦慮情緒的推動下自動作出一系列的軀體反應(A1)與心理反應(A2)。這一過程的進行均在潛意識活動中完成。

      在干預本案時,筆者采用肌肉放松訓練、情感組織與風景想象技術使小藝獲得平靜輕松的情緒狀態(tài),運用暗示學習原理和知識在大腦中優(yōu)勢興奮原理使小藝獲得正確、合理與恰當?shù)娜穗H交往的程序性知識。經(jīng)過多次鞏固學習,小藝在次面臨人際交往的具體情境時能夠沉著、自信、勇敢地應對了。長此以往,在多次的行為強化、自我鼓勵中就能形成一種積極、樂觀、不怕困難的優(yōu)秀人格。

      另外,程序性知識的編制同樣也可以在生活中的任何一個情境下設計實施,真正做到時刻給自己的心理活動編制程序。這在咨詢過程當中與治療后均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四、治療效果

      僅僅經(jīng)過8次咨詢與為期一年的跟蹤反饋,小藝通過給自己的心理活動編制程序,成為了一個自信、大方、樂觀,經(jīng)常把微笑掛在臉上的快樂女孩。

      治療效果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元認知助力良好親子關系的形成。小藝做到了真正地理解父母、關心父母,并自述感覺從此在外面無論遇到任何事情都不會感到恐懼,因為自己有了堅強的后盾。第二,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小藝能夠很自然地與對方進行眼神的溝通、幽默的談話與真誠的交往。第三,多年的頭痛、失眠與暴飲暴食癥狀不治而愈,徹底消除,并且沒有復發(fā)。第四,熟練地掌握了元認知干預技術的知識原理,給自己的心理活動編制程序,遇到任何困難認知智慧會自動啟動。

      [1]金洪源.學習行為障礙的診斷與輔導[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皮連生,卞春麒.論知識的分類與教學設計[J].鐵道師院學報,1991(2):14.

      欄目編輯 / 黃才玲.終校 / 王抒文

      湖北省| 重庆市| 香港 | 大城县| 钟祥市| 洪洞县| 黎川县| 漾濞| 会宁县| 普陀区| 南溪县| 澄城县| 汽车| 房山区| 大厂| 同江市| 怀安县| 固镇县| 延庆县| 宜良县| 英吉沙县| 清新县| 龙川县| 科尔| 仁寿县| 太和县| 大荔县| 郓城县| 武清区| 大同市| 安徽省| 铅山县| 龙川县| 洪江市| 青冈县| 兰西县| 鞍山市| 九龙坡区| 绥化市| 淮安市| 义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