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國艷
探討普伐他汀和依折麥布結合調脂的療效
崔國艷
目的 觀察普伐他汀聯(lián)合依折麥布對高脂血癥患者降脂的療效與安全性。方法 75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癥患者, 隨機分為普伐他汀聯(lián)合依折麥布組及單用普伐他汀組, 12周后對血漿總膽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的下降幅度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升高情況進行復查統(tǒng)計, 得出結論。結果 12周后兩組TC和LDL-C均顯著下降,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聯(lián)合用藥組下降地程度更大, 單獨用藥組達標率是39.8%, 聯(lián)合用藥組達標率是59.6%, 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兩組HDL-C升高情況及不良反應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普伐他汀聯(lián)合依折麥布可以有效安全地治療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癥, 療效優(yōu)于單用普伐他汀組。
高脂血癥;普伐他汀;依折麥布
許多臨床試驗證明, 降低血漿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能明顯減低冠心病發(fā)病率還有死亡率。當前使用最有效、最廣泛的調脂藥物為他汀類藥物, 可是因為大劑量他汀類藥物的負面反應或患者藥物敏感性不同, 許多患者很難達到理想降脂效果[1]。最近臨床研究表明他汀類藥物聯(lián)合應用膽固醇吸收抑制劑依折麥布可顯著降低高膽固醇血癥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 得到比單用他汀類藥物治療較優(yōu)越的降脂療效。下面對普伐他汀與依折麥布聯(lián)合調脂療效進行觀察。高膽固醇血癥是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主要危險因素。
以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癥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關注普伐他汀聯(lián)合依折麥布治療12周后的血脂參數(shù)的變化情況、血脂達標情況和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研究聯(lián)合治療的效果和安全情況。
1.1 一般資料 2009年12月~2010年12月在本科診斷是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癥的75例患者, 年齡62~78歲, 其中女32例, 男43例, 劃分普伐他汀聯(lián)合依折麥布組與單用普伐他汀組。聯(lián)合治療組患者40例, 平均年齡(66.4±3.5)歲, 其中男22例, 女18例;普伐他汀治療組35例, 平均年齡(65.9±3.7)歲, 其中男17例, 女18例, 全部患者都沒有接受過他汀和鹽酸類降脂藥物治療。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測定血脂 全部病例于治療前和治療12周后空腹采血, 檢驗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 三酰甘油(TG)和總膽固醇(TC)的情況, 都使用酶比色方法, 還要檢驗肝腎的功能, 心肌酶, 治療期間觀察副作用, 肌酸肌酶(CK)及轉氨酶大于正常上限3倍的時候停止試驗, 有肌病者隨時報告和隨訪。
1.2.2 給藥方法 對普伐他汀組給予普伐他汀10 mg/d, 普伐他汀聯(lián)合依折麥布組給予普伐他汀10 mg/d和依折麥布10 mg/d, 都連續(xù)給藥12周, 兩組病例都同時接受規(guī)范抗心肌缺血的治療, 服藥期間不使用保肝藥和干擾血脂代謝的藥物。
1.3 觀察指標[2]病例在治療12周后進行血脂達標率的對比, 依照NCEPATPLU提出的危險分層及治療方法, 冠心病和危癥降脂目標分別為TC<4.14 mol/L, LDL-C<2.59 mol/L, 此外, TG<1.70 mmol/L, HDL-C>1.04 mmol/L屬正常范圍。達標率=(達標人數(shù)/總病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1.5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降脂效果及TC和LDL-C達標情況, 單獨用藥組12周后血清TC平均降低了39%, 同時LDL-C平均下降了34%, 達標率39.8%。而40例聯(lián)合用藥組的患者, 12周后TC平均下降了58%, 兩組比較,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LDL-C下降到51%, 和單獨用藥組相比有明顯不同, 把LDL-C作為目標值, 達標率是59.6%, 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2.2 用藥12周后HDL-C上升情況兩組接近, 上升水平單獨用藥組是21%, 聯(lián)合用藥組是23%。
2.3 在治療期間, 不良反應產生的情況兩組沒有差別, 只有少數(shù)患者出現(xiàn)了輕微腹脹、惡心, 沒有明顯的肝功能損害。
使用降脂藥物對動脈粥樣硬化的預防有重要作用。血脂出現(xiàn)異常情況, 特別是TC和LDL-C血漿濃度的上升, 已經確認是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生的危險因素[3]。
血漿中的膽固醇主要來源:一是肝臟和外圍組織合成膽固醇, 二是腸道吸收膽汁和膳食中膽固醇。想減少膽固醇一方面要減少肝臟和外圍組織合成的膽固醇, 還要減少膽固醇在腸道中的吸收。他汀類藥物是細胞內膽固醇合成的限速酶,可以減少膽固醇的合成;而依折麥布為首選膽固醇吸收選擇性的抑制劑, 兩者聯(lián)用能夠同時限制膽固醇兩條來源渠道,從而降低血漿膽固醇的水平。
此組中單獨應用普伐他汀治療的35例患者, 12周后復查血脂分析, LDL-C達標率39.8%。40位患者接受普伐他汀10 mg+依折麥布10 mg聯(lián)合, 12周后LDL-C達標率59.6%,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足夠證實在他汀類藥物治療基礎之上聯(lián)合使用依折麥布, 可以得到比單用他汀類藥物更好的治療效果。且避免了為調脂治療達標, 將他汀類藥物加大劑量而可能發(fā)生的副作用。所以膽固醇吸收選擇性抑制劑聯(lián)合小劑量他汀類藥物治療高脂血癥, 是臨床上值得大力推廣的方案。
[1] 祝家慶.他汀類調脂藥物研究的最新進展.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 2002, 1(1):64-65.
[2] 林緒芳, 范魯雁.他汀類藥物的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中國臨床保健雜志, 2004, 7(3):233-234.
[3] 趙水平.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在冠心病防治中的重要性.中華全科醫(yī)師雜志, 2005, 4(2):72-74.
2014-06-06]
111000 遼陽市中心醫(yī)院特需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