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瑤 金麗
(武漢體育學(xué)院健康科學(xué)學(xué)院生理生化教研室 湖北武漢 430079)
腰肌勞損又稱“功能性腰痛”或“腰背肌筋膜炎”[1],主要通過理療、針灸、中藥等手法進行治療。瑜伽可以增加身體柔韌性,特定的瑜伽姿勢訓(xùn)練對某些的疾病也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2]。本文通過常規(guī)臨床治療輔以瑜伽練習(xí)來研究瑜伽對腰肌勞損治療效果的影響。
實驗對象為16位臨床受試者,就診于徐州市中心醫(yī)院理療科,年齡在28~37歲之間,患者年齡及性別無顯著差異(P>0.05)。患者主訴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肌勞損的癥狀:腰部酸痛難忍,按摩或扣擊可減輕疼痛。
表1 腰肌勞損癥狀分級量化表
表2 綜合療效分析
表3 VAS評分比較
表4 腰肌勞損癥狀分級量化表分(±s)
表4 腰肌勞損癥狀分級量化表分(±s)
注:*表示P<0.05,表示瑜伽組實驗前和實驗后有顯著性差異;**表示P<0.01,表示瑜伽組實驗前和實驗后有非常顯著性差異;△表示P<0.05,表示實驗后瑜伽組和對照組有顯著性差異。
瑜伽組前 瑜伽組后 對照組前 對照組后疼痛 4.97±1.01 1.92±1.24*△ 4.89±0.97 3.63±1.02壓痛 5.00±0.82 2.50±0.58* 4.50±0.58 3.25±0.50功能障礙 4.00±0.82 2.50±0.58* 3.25±0.50 2.50±0.58失眠 3.00±0.50 1.25±0.50** 2.75±0.50 2.00±0.00總分 15.75±2.63 9.50±1.73** 16.00±0.82 11.75±0.50*
因受試者在年齡及性別方面無顯著差異,將16名受試者隨機分為瑜伽組和對照組,每組各8人。對照組給予非甾體類消炎、止痛藥物和理療儀器治療。瑜伽組在給予非甾體類消炎、止痛藥物和理療儀器治療,同時配合練習(xí)瑜伽動作“拱橋式”和“飛燕式”。每個動作做8組,上午、下午各4組,每組動作30次,完成動作盡自己最大能力即可,每組間可休息2~3min。本臨床實驗的治療研究以4周為一療程,總時間為8周。
實驗開始前和結(jié)束后分別對瑜伽組和對照組進行VAS(Visual analogue scales)直觀模擬量表判斷腰部的疼痛變化(VAS:0~10,0為無痛,10為最痛)和腰肌勞損癥狀分級量化表測試。(見表1)
實驗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xué)軟件進行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均以平均數(shù)±標(biāo)準差表示,組間顯著性差異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表示有顯著性差異。
在兩個療程即8周后,對對照組和瑜伽組進行綜合療效評比,具體結(jié)果見表2。
從治愈率分析,P>0.05,不具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可能是由于受試者人數(shù)較少,瑜伽組和對照組之間治療效果差異不大,但瑜伽組相對于對照組來說,治愈率的人數(shù)較多,表明瑜伽對治療腰肌勞損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在實驗開始前和實驗結(jié)束后對瑜伽組和對照組進行VAS評分,具體結(jié)果見表3。
對照組實驗后的VAS評分比實驗前低25.77%(P>0.05),不具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瑜伽組實驗后的VAS評分比實驗前低61.37%(P<0.05),有顯著性差異,實驗后,瑜伽組的VAS評分比對照組低47.11%(P<0.05),有顯著性差異。
在實驗前后分別對瑜伽組和對照組進行腰肌勞損癥狀分級量化表測試,結(jié)果見表4。
從總分來看,瑜伽組在實驗前和實驗后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對照組亦有顯著性差異(P<0.05)。
腰肌勞損是慢性腰痛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以長期反復(fù)發(fā)作的腰部疼痛為主要的臨床表現(xiàn)[3],一般采取儀器理療、手法推拿按摩、針灸與中藥結(jié)合治療。但對于根治腰肌勞損還有一定的難度[4]。目前,運動療法在改善下背痛患者脊柱功能狀態(tài)和預(yù)防復(fù)發(fā)方面的作用已經(jīng)得到了廣泛認可,有研究顯示,瑜伽練習(xí)能改善慢性下背痛患者的疼痛,減輕功能障礙,增加脊柱柔韌性。
本臨床實驗研究所選擇的瑜伽練習(xí)動作,均以腰、腹部肌群和腿部肌群的伸展性、靜力收縮性為主。在本實驗中,瑜伽組在實驗前后的VAS評分以及在實驗后和對照組對比的VAS評分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在腰肌勞損分級化量表上的壓痛、供能障礙和失眠方面,瑜伽組在實驗前和實驗后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尤其是在治療失眠方面,效果甚為明顯。利用綜合療效來對比,雖然瑜伽組和對照組在實驗后沒有顯著性差異,但是瑜伽組的治愈率為75%,對照組為50%,較對照組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升高,可以通過受試人數(shù)更多的臨床實驗來進一步探討。
練習(xí)瑜伽可以通過安全的身體運動、特定肌群的牽拉伸展、靜力性肌力訓(xùn)練,使肌肉變長、變細、血流通暢,使患者回歸正常的生活,有效緩解失眠現(xiàn)象,對腰肌勞損有著顯著的治療效果。
[1]姚立新.中藥內(nèi)服外用治療腰肌勞損56例療效觀察[J].河北中醫(yī)藥學(xué)報,2001,16(2):12.
[2]Tekur P, Singphow Chametcha,Nagendra H R,et a1.Effect of short—term intensive yoga program on pain,functional disability and spinal flexibility in chronic low back pain:a randomized control study[J].J Altern Complement Med.,2008,14(6):637-644.
[3]Taggart H M, Arslanian C L, Base S,et a1.Effects of Tai Chi exercise on fibremyalia symptoms and healthrdahed quality of life[J].Orthop Nurs.,2003,22(5):353-360.
[4]季雪峰.腰肌勞損的治療與康復(fù)[J].科學(xué)咨詢,2010(10):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