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振明+++劉芳
關鍵詞:十八屆三中全會;體育課;運動會;全員參加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14)07-0010-05
一、問題:“一部分學生在跑,大部分在曬太陽”的學校運動會依然很多
中小學校運動會似乎越來越不受學生喜歡了。許多校長和體育教師把它歸為“現(xiàn)在的學生變懶了、變靜了、變獨了”,筆者并不否認這是一個真實的原因,但卻不認為這是學生不愿意參加學校運動會的主要原因。
筆者一直認為,只要我們的項目設置得好,運動會組織得好,那么,學生一定會熱情參加的,因為青少年的身體中天然地有著運動、游戲、競爭、表現(xiàn)、交友、喜歡熱鬧的本性,而運動會就是能滿足這些要求的唯一的學?;顒樱瑢W生不喜歡參加運動會,不喜歡與班級里的好伙伴們一起去合作、去競爭、去表現(xiàn)、去爭取勝利,是無論如何都無法理解的。
本文作者堅定地認為:學校運動會不受學生的喜愛,一定有著許多源自運動會本身的問題?,F(xiàn)行大部分舊模式的學校運動會的主要缺陷有如下幾點:
(1)運動會缺乏新穎性。大多數(shù)學校的競賽項目過于老舊,缺乏新奇感,年復一年的老項目、老比賽,讓人感到運動會像個年度的例行公事,師生都失去了參加運動的激動和興奮。
(2)運動會缺乏學習型。由于運動會的項目老舊,運動會前的體育課堂和課外體育活動都沒有相應的學習和鍛煉,運動會與體育的習得成了平行線,兩張皮。
(3)運動會缺乏全員性。由于學校運動會的比賽項目長期以來偏重個人性田徑類運動,只有體能突出的學生才能在運動會中嶄露頭角,于是,不知不覺中運動會成了這些學生的專利,大多數(shù)學生成了比賽觀眾。
(4)運動會缺乏跨年級性。傳統(tǒng)的運動會都是根據(jù)學生年齡的差異,按年級進行競賽的,這本無可非議。但是,卻形成了學生無興趣也無需關注非本年級比賽的情況,但是在日本,學校的運動會就了克服這個缺點,他們就采用了按年級比賽、跨年級評分的方式,而我們卻幾乎沒有這方面的努力。
(5)運動會缺乏社會性。當前絕大多數(shù)的學校運動會都是“關門辦學校運動會”的模式,學生家長、社區(qū)人員,甚至當?shù)亟逃耸慷急慌懦趯W校運動會之外,筆者經(jīng)??吹皆S多學校的運動會是孩子在墻里頭跑,家長在墻外扒著墻頭看,中國的運動會與日本運動會相比,在親子性、社會性、節(jié)日性等方面都相差甚遠。
(6)運動會缺乏教育性。由于上述各種缺陷的原因,加之學校的領導對運動會的作用和意義又理解得過于狹窄,我國大多數(shù)學校運動會的意義僅限在體育比賽和例行公事上,其中的文化教育、紀律教育、團隊教育、美育教育、安全教育等作用越來越少,運動會的多方面教育功能和功效都大打折扣。
因此,中國的大中小學校的運動會改革勢在必行。
二、從“石油二附小的全員運動會”看運動會的改革方略
筆者就不說更多的運動會理論問題了,因為筆者以前寫的一些文章都對運動會的改革做過比較詳盡的闡述。在此,本文就以最近在北京石油學院第二附小的“全員運動會”的部分照片為例,用“以圖配文”的方式介紹如下:
一個與以前很不一樣的運動會即將開始,同學們個個滿心期待,特別是爸爸媽媽也來到了學校,可不能丟臉呀,興奮之余有些緊張。
學校來了好多領導,有教育部的、市政協(xié)的、市教委的、中國教科院的,還有北師大的,他們是來看每個孩子的童真笑臉的。
石油二小的全員運動會設置了許多項目,幾乎都是全員參加的項目,使得全校的學生每個人參加3~4個運動項目。
運動會開始之時,全體學生向家長代表、校長、老師和來賓行鞠躬禮,禮貌教育是學校運動會貫徹始終的宗旨。
北京石油二附小全員運動會比賽項目及名稱
1.投球入筐; 2.50米短跑;3.80米短跑;4.100米短跑;5.奪冠高手;6.鉆圈接力;7.鉆圈+前滾翻接力;8.袋鼠跳接力;9.神射手;10.障礙跑;11.大風車;12.8人集體跳繩;13.協(xié)力競走;14.親子搶凳子;15.踩地雷;16.快到碗里來;17.6人集體跳繩;18.紅藍接力對抗賽;19.齊心協(xié)力走
優(yōu)勝旗入場儀式:為了讓不同年級的學生始終具有競爭意識和熱情,運動會把所有學生分成了紅藍兩隊,競爭優(yōu)勝旗的歸屬。
在運動會中,學生們始終處于亢奮狀態(tài),因為每個比賽都與自己的榮譽有關,無論哪個項目,無論哪個年級。
轉圈+前滾翻接力賽跑,在當前學生身體基本活動能力下滑的形勢下,這個在跑動中做前滾翻的動作具有難度,但學生們個個奮勇當先。
“快到碗里來”是一個有趣的接力比賽,同學們爭先恐后,興趣盎然。一天下來同學們要進行不少賽跑項目,平時不鍛煉肯定不行。
集體投籃入筐比賽既有一定的投準難度,更需要快速反應和集體配合,比的是在一定時間里哪個集體投進的球多。
投球的命令一下,操場的上方立即成為了彩球的天空,操場里立即響起了一片童聲的歡呼,學生的心中都是朝向勝利的激情。
協(xié)力競走是親子競賽活動,家長和自己的孩子相擁向前,這樣的情景在生活中并不多見,其中的親情傳遞更有著無窮的教育力量。
6人和8人的集體跳繩是過去常見的比賽活動,對孩子們的跳躍能力和反應能力是個很好的鍛煉,大集體的跳繩更需要團隊的協(xié)同配合。
50米短跑集體賽是每組學生取前三名計入成績的大集體賽跑,十幾分鐘可以跑上百人,既有集體性,又體現(xiàn)每個人的努力和素質,是全員運動會的代表性項目。
同學們在50米集體賽中也可以嘗試“田忌賽馬”的策略,但一旦順序決定后就不可更改了,剩下的就是自己的拼搏了。
集體的100米賽跑更適合高年級的同學,這時的勝負更少有了偶然性,勝利與自己平時的體育鍛煉密切相關。
踩地雷大戰(zhàn)也是個親子游戲,五彩的氣球,啪啪的響聲和笑聲、尖叫聲、歡呼聲交織在一起,使不大的操場再一次成為歡樂的海洋。
“袋鼠跳接力”比賽看起來不太難,但它需要特殊的力量、進行特殊的跳躍,協(xié)調性和力量是勝利的前提,當然運動會前的鍛煉也是勝利的保障。
“大風車”是個挺好玩的比賽,有點像老鷹捉小雞,舞動的繩,躲閃的學生,讓體育場地歡樂起來。要想獲得勝利動腦筋是不可少的。
“奪冠高手”其實就是學生家長們小時候常玩的騎馬搶帽子,現(xiàn)在學生不玩了,角力能力也下降了,但重新玩了呢,那就是久違的歡樂。
運動會上不光是娛樂性的比賽,還有體能的比賽,紅隊和藍隊的雙方代表進行“紅藍接力對抗賽”就是依靠平時的鍛煉成果去爭取勝利。圖為接力賽第一站:仰臥起坐。
紅藍接力賽——大象轉,如果一年一度的運動會比賽是全面的,那么學生們平時的鍛煉也會是全面的。
素質比賽多種多樣,平時石油二小的課課練這時有了結果,同學們在各項比賽中展示出了良好的素質,比賽也顯得激烈起來。
家長們有時比學生還緊張,這不,都坐不住了,看到孩子跑得快,高興;看孩子跑到最后,憋屈,憋屈沒用,下決心督促孩子加強鍛煉!
親子的8人跳繩比賽需要家長和孩子之間的默契,需要靈敏、機智、節(jié)奏感、團隊的配合,更需要體力和必勝的信心。.
“神射手”是用大彈弓將皮球射出,要射的遠、射的高,那得需要點技術和技巧,但是沒有力量也是拉不開皮筋的呦。
射出去的球,家長要用水桶或其他器皿接住,要接住除了得有很好的判斷,還要有巧勁,接完還得迅速跑回,家長們,加油!
親子搶凳子是個傳統(tǒng)游戲,但家長和學生玩起來也是其樂無窮,家長看看孩子的靈敏勁兒,也覺得自己要加強鍛煉了。
齊心協(xié)力走好玩,還有緊急狀態(tài)的情景,讓比賽更增加一些緊張和激動,關鍵是這是個力氣活,平時不抓緊鍛煉,要想跑得快,甭想!
比賽期間,劉芳校長帶領學生擊響了大鼓,為全體學生加油,學校的體育有了這樣的校長就會擺正位置,運動會就會成為學校的盛典。
全員運動會的關鍵是全員性,有了全員性就有了教育的全面性,就有了身心健康的全體性,也就有了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
以上只是以石油二附小運動會的例子,再和大家談談學校運動會改革的必要性,談談運動會改造的方向。中小學運動會乃至大學的運動會都應該大幅度的進行改造。
運動會可改造的地方很多很多,我們完全可以通過改變比賽的內容、分組的方法、賽制和計分方法等,可以說運動會的每個因素上都加以改革和改善,這些改革和完善必定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學校運動會中來、參加到激烈對抗的比賽中去,這樣的運動會如何會不精彩,運動會又怎能不會回到學生們的身邊?關于運動會的討論和研究是今后學校體育改革的大課題,是全國學校體育聯(lián)盟(教學改革)今后一段時間力推的改革項目之一,是值得我們大家一起進行深入討論的學校體育改革的突破點。關于這個問題,我們今后還會在廣泛的試驗后繼續(xù)進行討論。
(北京師范大學體育與運動學院 100875)
(北京石油學院附屬第二實驗小學 10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