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洋
經常有家長詢問,給孩子看什么書才好,在琳瑯滿目的書山文海中,如何才能遴選出真正的好書呢?究竟什么樣的書才算是好書呢?為了解答家長朋友們的疑問,讓我們再次翻開儒家經典《論語》,問一問孔夫子我們應該何去何從吧。
關于讀書,孔子如是說——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p>
子曰:“《關雎(jū)》,樂而不淫,哀而不傷?!?/p>
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孔子的這3句話都是圍繞其對“文化作品”的評價展開的: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共存詩三百篇,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它,孔子認為是“思想純正”?!蛾P睢》是《詩經》的第一篇。詩中描述一位君子“追求”淑女,思念時輾轉反側難以入眠,結婚時鐘鼓琴瑟歡樂至極??鬃訉Α蛾P睢》的評價是,快樂而不放蕩,憂愁而不哀傷??鬃诱劦健吧亍边@一樂舞時說:“藝術形式美極了,內容也很好?!闭劦健拔洹边@一樂舞時說:“藝術形式很美,但內容略顯遜色。”
通過孔子對《詩經》和樂舞等文化作品的評價,我們大致可以將圣人的評價標準解析為兩個層面:其一是作品在整體上要“思想純正”,需要傳遞給他人正能量;其二是要在形式和內容上都不能有硬傷,要能通過形式和內涵兩個方面給他人帶來心靈深處的啟迪。
鑒(jiàn)于圣人的指引,我給廣大家長朋友幾個給孩子選書的建議,希望對大家有所廣益:
第一,關注經典名著。但凡能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經典之作,一定有其過人之處,家長在不確定孩子閱讀興趣的情況下,可以推薦一些名著。目前,為配合各年齡層次的學生開展課外閱讀,許多權威部門和出版單位,都推出了“中/小學生必讀系列名著/叢書”,這種書籍的最大特點,是把經典著作中適合閱讀人群的部分摘選出來,閱讀起來難度適中,孩子容易接受。
第二,力挺偶像傳記。如果孩子對巴菲特、曼德拉、周恩來等影響過世界的偉人十分崇拜,不妨把他們的著作或是傳記找來,和孩子一起學習。這種閱讀的好處是有的放矢,能夠使孩子直接從自己的偶像身上學到做人、做事的方法,激勵效果甚佳。
第三,漫畫不能取代文字。有的家長覺得只要是讀書就比“傻淘”好,但事實上,有些“地攤兒書”以漫畫的形式吸引孩子,卻有可能在其中充斥一些“負能量”。與其讓孩子費力地“攻讀”泛泛的漫畫,還不如出去跑跑跳跳,鍛煉鍛煉身體,親近親近大自然呢。
如果可以,家長可以和孩子共同選書,家長給孩子列出幾本書,讓孩子選擇閱讀順序,或者家長在孩子希望閱讀的書中,選定適合其閱讀的。再有條件,家長可以伴讀,就是和孩子同步閱讀,共同討論,及時匡正,適時引導。再或者,讀書的形式也可以活躍起來,每周五來個“閱讀匯報”,家長做孩子的聽眾,聽孩子把他讀到的、學到的東西講出來,這種收益要比寫一篇讀后感的效果好很多呢。總之,無論采用什么樣的形式,作為家長的,心中都要有一桿秤——讀物要“思無邪”,作品要內容和形式都“高端大氣上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