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嘉怡
晴起得很早。她靜靜地伏在桌前,靜靜地。繁重的學(xué)業(yè)讓她透不過氣來。她不在乎這些,可是為什么努力沒有回報,成績也不見提高?晴的心情晦暗極了,就像這拉上了厚厚的窗簾的屋子。
晴掀起窗簾的一角,太陽還沒有升起,陽光泛著慵懶的影子,天空中有一層薄霧,所以不能朗照。晴嘆了口氣,放下簾子,屋子里靜靜的,靜得讓人窒息,只有鐘表不厭其煩地滴滴答答地走著。晴覺得自己與這屋子一樣,默然極了,失望透了:對自己、對學(xué)習(xí)、對曾經(jīng)的付出失望透了,她甚至不知道該何去何從,怎么辦,究竟應(yīng)該怎么辦。
晴還是靜靜地坐著,她盯著相框里那個有著陽光般燦爛微笑的她,默默地流下兩行清淚。
廳里一陣聲響后,晴的母親輕輕地扭開了門,她大概以為晴還沒有起床吧。
“起來,晴!為什么不拉開窗簾呢?”還未等晴說些什么,母親已伸手拉開了窗簾。那是怎樣的場面啊!
太陽已經(jīng)完全升起,薄霧也已散去,明亮的陽光有點晃眼,不過照在身上,癢癢的,有點像小蟲蟲在身上爬的感覺。
這時,母親對晴說:“我上午還有一個會,你自己吃吧,我走了。”晴點了點頭,入神地看著窗外,陽光灑在樹葉上,給葉子披上了一層淡金色的上衣;陽光射在葉尖的露珠上,亮閃閃的露珠向她頷首致意。
晴笑了,她拉上窗簾又重新拉開,原來陽光不是無處不在,如果你豎起屏障,陽光便與你失之交臂;如果你將自己徹徹底底、坦坦蕩蕩地暴露在陽光下,那陽光將親吻你的全身!其實,有沒有陽光都無所謂,關(guān)鍵是你肯不肯接受陽光。接受陽光,那你的生活必將陽光普照,晴空萬里;如果拒絕陽光,那剩下的只是晦暗、寂靜、沒有生氣的世界。
晴拿起筆,在紙上寫了幾個字:
“陽光告訴我:一切會更好。”
陽光,是會在心中與你說話的。
評點:
小作者精心設(shè)計了一個人物晴——她是一個自怨自憐的女孩,總是愿意把自己封閉起來。借由晴對陽光的品味,體現(xiàn)她內(nèi)心的成長,表達(dá)了“心中充滿陽光,生活也會諸多亮色”的主題。文章構(gòu)思巧妙。
文章不在于短小,而在于捕捉一兩個細(xì)節(jié),文中打開窗簾的細(xì)節(jié),既是人物行動上的“打開”,亦是心理上的“敞開”,體現(xiàn)了積極的主題思想。作者正是在這個意義之上,不斷地強(qiáng)調(diào)它,突出它,使文章的形與神達(dá)到了有機(jī)的統(tǒng)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