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考生
我只是讀了一篇文章,卻好像享受到無窮的樂趣。
——題記
離我家不遠處,有一個小公園。公園里雖無高山瀑布,卻有假山亭榭,小橋流水。閑暇之際,我總不忘來到小公園,興盡而歸,忘卻心中煩惱,自在無礙。
這不,剛和老媽頂上了嘴,心里一肚子的火只恨無處發(fā)泄。于是,我來到了小公園。
公園里很冷清,沒有什么游人。我轉(zhuǎn)了一圈,心情仍不見好。索性走到一棵大樹旁坐了下來。
不遠處一群小朋友正圍坐在一個中年人旁邊,高聲朗讀著什么?;蛟S中年人是他們的老師?或許是他們的朋友?……
懷著好奇心,我走近了他們。原來中年人是一位盲人,小朋友們在讀書給他聽。我靜靜地聽著那童稚的聲音,心中竟升起了一絲甜蜜。
小朋友們讀完后,發(fā)現(xiàn)了我,一個個很高興?!敖憬?,你是想加入我們的隊伍嗎?”“你也想為盲人叔叔讀書嗎?”我被小朋友們突如其來甚至有些莽撞的問話打動了,為盲人叔叔讀書,我心中竟下意識地想到“學雷鋒做好事”,但很快便否定了。
突然間我感到小朋友們不僅僅是在做好事,他們本身其實也在攝取知識、盡享樂趣啊!于是我情不自禁地點點頭。小朋友們一下子炸開了鍋!太好了,叔叔每天又能多聽一篇文章了!我笑了,心中的那個煩惱消失得無影無蹤。
第二天,我如約而至。我選擇了作家史鐵生的一篇文章。朗讀時,我只覺得四周的空氣仿佛凝固了,天地間只我一人在暢游,我用自己最動聽的聲音讀出那飽含激情的文字,來激勵盲人叔叔、小朋友們,還有我自己。文章讀完了,四周先是一片寂靜,而后爆發(fā)出一陣熱烈的掌聲。那一刻,我突然有種感覺,在這里,我只讀了一篇文章,卻好像享受到無窮無盡的樂趣。
小朋友們一個接一個讀,我只覺得公園上空飄蕩著一種最美的聲音,有如天籟之音。
讀完書后,盲人叔叔臉上洋溢著不絕的笑:“盡管我不能看見文字,但我聽到那一個個音節(jié)從你們口中跳躍出來,這也是一種樂趣,一種最美的樂趣!”
這時,一個小朋友也開口了:“叔叔,其實我原先討厭讀書??墒?,這么一來,我發(fā)現(xiàn)這樣讀書也有樂趣!”
“對!”旁邊的小朋友一齊附和。
“其實讀書也是一種最大的樂趣!”我說。
從那以后,我每天如約而至,風雨無阻……
●評點:這篇考場作文的主要亮點有二:一是巧選角度,升華“樂趣”。作者從自身經(jīng)歷出發(fā),精心選擇了切入的角度——為盲人義務(wù)讀書,記述了自己的讀書歷程,表現(xiàn)了一種特別形式下的“樂趣”。“我”為盲人讀書的那一刻,“好像享受到無窮無盡的樂趣”,這既照應(yīng)了篇首的題記,又進一步深刻地表現(xiàn)了“這里也有樂趣”的內(nèi)蘊。二是構(gòu)思精巧,凸顯“樂趣”。由“一肚子的火只恨無處發(fā)泄”“心情仍不見好”到“心中的那個煩惱消失得無影無蹤”“讀書也是一種最大的樂趣”,寫出了作者細細體會和感悟發(fā)現(xiàn)“樂趣”的過程,即在看似沒啥可樂之處,凸顯出樂趣,使文章主旨更加鮮明突出。全文語言流暢、清新、自然,感情真摯,寫得很實在,很親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