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
①我想陽朔了,每年的六月,家里的白蘭花露出小小的花芽時,我就特別想。
②記憶中的陽朔,在漓江邊上有成行的白蘭樹,兩個人都抱不過來,粗壯的枝干斜斜伸往江面。太高了,足有兩層樓高吧,抬著頭也看不清哪里有花,只是滿城都飄散著白蘭花的香味。
③奇怪的是,陽朔人不怎么提他們的花。從桂林到陽朔的船上跟邊上的人聊天,因為她是陽朔當?shù)厝?,就問她陽朔有些什么呀?她笑得靦腆,搖頭說什么都跟上海差很遠,要么,你去吃啤酒魚吧。那個是陽朔的特產(chǎn),只有漓江里有這樣的斑魚。后來在街上逛的時候果然到處都是啤酒魚的牌子,而且每一塊都號稱百年老店。老板不忙的時候會很愿意跟客人聊天,聽到是從上海過來的,就會熱情地表揚:上海好啊,現(xiàn)代化啊,發(fā)展快啊,高樓很厲害啊……我低頭吃魚,魚肉果然鮮嫩,片得薄薄的,一涮即熟,果然是別的地方?jīng)]有的味道。
④陽朔這樣的地方是適合發(fā)呆的人發(fā)呆,無聊的人無聊,大家只要做自己就好,反正樹蔭夠大,街道夠小,人走著走著轉(zhuǎn)個彎就不見了。綠色掩映著房舍和街道,色塊的構(gòu)成也很復雜,白蘭樹都在河邊,城里的有可能是桂樹,也可能是香樟,如果是柚子樹,那么高高的樹椏上還結(jié)有金黃色的果子,風吹過的時候樹葉隨風晃動,果子卻不晃,大概是因為太重了。突然想,沒有一棵樹會去羨慕另一棵樹吧,桂花樹會立下志愿說:我一定要長成一棵香樟么?它們知道自己的方向不過是做好自己而已,桂花在八月份開花,六月,那是白蘭花的季節(jié),有什么好爭搶?
⑤在我生活的城市里,到處都是榜樣,成功人士在電視節(jié)目和自傳里販賣成功,大家認真地學習。城市以“東方巴黎”為榮,石庫門被解構(gòu)成了各種元素,充斥在標榜高檔的地區(qū),只是那些集中所有高大上元素的行為,我們可以稱之為“自信”么?或者,誰能告訴我:哪一座城市應該被模仿?
⑥上海長大的姑娘,最熟悉的花里一定有白蘭花。從5月末開始就有阿婆在街頭賣了,用竹籃子繃上藍色的布,灑上水,白色的花朵被串成兩朵一對,放在藍色的粗布上。買的時候揭開虛遮在籃上的布,香味就直直地纏上你,那是一種淡淡的甜。再沒有在別的地方看到過會將白蘭花別在衣襟上的人啊,所以,上海的姑娘一直是不同的。
(摘自2014年6月24日《新民晚報》)
【思考】
1.文章開頭一段在表達上有什么作用?
2.第②段主要運用了什么表達方式?其作用是什么?
3.閱讀第③段,寫出你的讀后感受。
4.仔細閱讀文章第④段到第⑥段,探究作者所要表達的主要觀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