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驥才
①一個物欲的時代和一個非物欲的時代,人的底線是不同的。社會的底線也在下降。所謂社會底線下降,就是容忍度的放寬。原先看不慣的,現(xiàn)在睜一眼閉一眼了;原先不能接受的,現(xiàn)在不接受也存在了。在商業(yè)博弈中,謊話欺騙全成了“智慧”;在社會利益競爭中,損人利己成了普遍的可以獲利的現(xiàn)實;誠信有時非但無從兌現(xiàn),甚至成為一種商業(yè)的吆喝或陷阱。在這樣的社會生態(tài)中,人的底線不知不覺在下降。
②可是這底線就像江河的水線,水有一定高度,船好行駛,人好游泳。如果有一天降到了底兒,大家就一起陷在爛泥里。我們連自己是臟是凈是誰也不知道了。
③所以,人總得有自己做人做事的底線。其實這底線原本是十分清楚的。比如人不能“見利忘義”“賣友求榮”“賣國求榮”“乘人之危”,不能“虐待父母”“以強凌弱”“恩將仇報”“落井投石”,還有“不義之財君莫取”“朋友妻不可欺”,等等。
④這個古來世人皆知的底線,也是處世為人的標準,似乎已被全線突破了。
⑤底線無形地存在于兩個地方。一在社會中,一在每個人心里。如果人們都降低自己的底線,社會的底線一定下降。社會失去共同遵守的底線,世道人倫一定敗壞;如果人人守住底線,社會便擁有一條美麗的水準線——文明。因此說,守住底線,既為了成全社會,也是成全自己。
⑥然而,這兩個底線又相互影響。關鍵是在碰到低于你的底線時,你是降下自己的底線,隨波逐流,還是堅守自己的底線,潔身自好?有人說,在物欲和功利的社會里,這底線是脆弱的。依我看,社會的底線可能是脆弱的,人的底線依舊可以堅強,牢固不破。
⑦底線是人的自我基準,道德的基準,處世為人的基準。
⑧人的自信是建立在底線上的。沒有底線,一定會是一塌糊涂的失敗的自我,乃至失敗的人生。有底線,起碼在“人”的層面上,獲得了成功的自我與成功的人生。
(選自《今晚報》,有刪改)
問題:
1.第②段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
2.品讀全文,說說第⑧段中畫線句子的內涵。
3.聯(lián)系自己的學習生活實際,談談你對“底線”的看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