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燕
〔關鍵詞〕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19—0055—01
閱讀能力的養(yǎng)成和培養(yǎng)不僅是語文素質(zhì)的體現(xiàn),它還會影響到學生對其他學科的理解,影響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升。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初中閱讀教學在學生原有的文化積累基礎上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xiàn)結合自己近幾年的教學實踐,談談初中起始階段閱讀教學的幾點認識。
一、掌握目標變化,有的放矢
把握好初中與小學閱讀教學的連接和差異,才能多渠道展開形式多樣的教學嘗試。《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了小學和中學各學段閱讀教學的目標,其中有相同的地方,如“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默讀有一定的速度”“誦讀優(yōu)秀詩文”。但更多的是不同,對敘事性作品的閱讀,小學僅要求“說出自己的喜愛、憎惡、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初中還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如“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xiàn)力的語言”等。同時在初中階段還針對不同文體的文章,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如“閱讀簡單的議論文”“閱讀新聞和說明性文字”“閱讀淺易文言文”。這就表明初中階段學生要有更廣闊的閱讀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有對這些變化和目標有著全面的了解,才能更準確地做出閱讀指導,做到有的放矢。
二、提高參與興趣,事半功倍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闭Z文閱讀教學要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就要想方設法讓課堂活躍起來。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充分發(fā)揮教學的主導作用,巧妙地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如新課教學前的識記競賽,排演課本劇等,努力營造健康活躍的課堂氣氛。還可以不間斷地開設諸如“朗讀競賽”、“演講競賽”、“背書比賽”、 “找錯別字比賽”、“成語接龍比賽”、“講故事比賽”、“作文片段描寫比賽”等等。這些生動有趣的課型的開展,不僅是對課堂教學內(nèi)容的有益補充,更是激起了同學們對于閱讀的熱愛,刺激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讓學生愛讀、樂讀,并在愛讀、樂讀中得以提升。
三、加強美文吟誦,情感陶冶
我們現(xiàn)在語文課的基本教學法是什么?是教師以滔滔講析代替孩子自悟自誦,美讀吟唱。事實上,配樂誦,分角誦,獨誦,齊誦,賽誦,演誦,接龍誦……花樣多多,情趣多多,比教師將文章大卸八塊、咬文嚼字,有情趣千百倍!“文字本是肉做的”,有體溫,有生命,有動感的。傳達文字生命動感,須誦讀。有人說: 誦到極致就是“說”,是平和、自然、質(zhì)樸、生活化地說話,用“心”來說話。生活中,平民百姓不假矯飾、自然表白,正是吟誦之至境!誦讀人之“心”與文本之“心”共鳴,淡然說,自然說,隨心說,便動人心,撼人魄!韓軍讀杜甫《登高》,他化身杜甫,有了“不盡長江滾滾來”的悲憤蒼涼,韓軍讀《大堰河》,他與艾青心脈相通,感動在場師生,讓全場師生跟著一塊流淚,因為他真投入了。
誦當然包括背誦。巴金背誦《古文觀止》200篇,茅盾背誦《紅樓夢》,才有了《家》《春》《秋》和《子夜》等鴻篇巨著。自古便有“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的說法,可見誦讀對語感的培養(yǎng)、情感的陶冶有著重要作用。
四、針對不同文體,循序漸進
有一段時期,在閱讀教學中,我們很多人對政治、歷史太敏感,一不小心成了歷史老師(大講寫作背景)、成了政治老師(過分強調(diào)主題),把說明文容易講成科學論文,忽略文字的教學!其實不同文體,不同時期的文章,在閱讀時側重點應略有不同。
現(xiàn)在以教學文言文為例,來闡釋語文課如何充分展示閱讀的魅力。
首先讓學生把沒有標點的文言文讀一遍,然后再讀有標點的文章,不用老師講學生便體會到了標點的重要性。
在文章翻譯時,首先強調(diào)幾個重要詞:
第一步,讓學生把單音節(jié)詞變成雙音節(jié)詞或成語, 這樣做既豐富了學生的詞語積累,同時也讓學生明白,我們現(xiàn)在的很多雙音節(jié)詞就是由古代的單音節(jié)詞演變來的。
第二步,師生互換翻譯文章,即教師先說文言,學生說白話,然后教師說白話,學生說文言,從中進一步感受到了文言文與白話文的區(qū)別。
第三步,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人物對話時的不同語氣。
第四步,現(xiàn)場背誦,獨背、分組背、齊背、兩人一齊背(面對面、背對背、并排各背各),形式多樣。
最后,給學生一張白紙,讓學生抄一遍,展示看誰抄得好!
這樣不僅展現(xiàn)了對文字的重視,同樣體現(xiàn)了對積累以及誦讀抄寫的重視。本人認為這也是閱讀教學的根本之所在。 編輯:劉於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