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商、臺商、浙商、韓商……在2014年9月開幕的東北亞國際商品展上,各商家把展館當成了戰(zhàn)場,拼品質、拼創(chuàng)意、拼策略,一部商戰(zhàn)大片在長春國際會展中心上演。對于商人來說,無疑是一堂生動的經商實戰(zhàn)課。通過各商家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營銷,盡顯“商道”。
同樣是面條、肉松,為什么很多人會樂此不疲地購買臺灣生產的呢?臺灣商人很擅長做生意,用心揣摩細節(jié),食材的用料自不必說,在包裝上都下了很大功夫。所以,很多看似不起眼的零食、醬料企業(yè)可以傳承幾十年甚至上百年。臺灣人怎樣做生意?
“8”字和太陽的味道
臺灣食品有一種理念,標榜純手工、純天然,這在食品添加劑濫用的今天很能打動消費者。
“打著‘8字結的面條,是機器完成不了的?!币粊眄樖称饭究偨浝黻慃愔檎f,這種面線從和面到晾曬,再到打結都是純手工完成的。拿最細的面線來說,在開水中煮30秒鐘就熟了。這樣的面線要工人將面條抻細,掛在陽光下曬10分鐘,再打成“8”字結,之后還需要晾曬兩天。
“在臺灣雖然大太陽的日子很多,但我們也幾乎是靠天吃飯。如果一段時間連雨天,就沒有辦法做面。”陳麗珠說,就因為這樣,手工制作的面無法大批量生產,訂單都要提前兩個月才能完成。
陳麗珠開玩笑地說,太陽的味道是可以品嘗到的。面條的手工制作聽起來還算簡單,醬料的制作更復雜,周期更長。一款臺灣老醬要足足釀造180天,才能夠做到口感甘甜,“封壇釀造的醬料,在發(fā)酵好的時候,香氣可以吸引蝴蝶過來。”
小小密封條的成本
掛面我們都吃過,一包500克、1000克,更有大包實惠裝的2000克。一次吃不完,放在廚房里還會受潮,影響口感,甚至發(fā)霉壞掉,造成了浪費。
但臺灣人想得很周到,一包400克的面線,在包裝封口處有封條,他們把這種包裝叫“拉鏈袋”,在封條的上方印有“請由此處剪開”的字樣,處處用心。這樣的包裝就是為了能夠更好保鮮,延長食用期限。一包面線中有10束面,普通食量的一頓吃一束,剩下的可以密封起來保存。展位負責人說,簡單的一個細節(jié),會令成本增加4元錢,但銷量要好很多。
臺灣館中的多數(shù)醬料是用玻璃瓶包裝,工作人員表示,這是因為用玻璃瓶可以保持食物原有的味道,不影響口感。雖然這也會增加用料成本和運輸成本,運輸過程中損耗也會更多。
上下都能看到的包裝盒
我們常見的食品外包裝都是方方正正的盒子,可在蔬菜湯養(yǎng)生館有15種口味不同的即溶飲品,包裝盒卻是不對稱的,一側有一個斜面。這是為什么呢?
想一想逛超市的時候就知道了,當商品擺在與我們視線平行或略高一點的位置,最容易被看到。而如果低于視線很多,需要蹲下來觀察的商品,往往被我們忽略。所以,這種特殊包裝的優(yōu)勢在于,當商品被擺放在與我們視線平行或更高的位置,就用方方正正的一面沖外;但如果擺放在很低的位置,我們一低頭,恰好能看到斜面上的商標和商品名稱。如此設計,不得不說商家真的很用心。
還有的包裝是利用它的附加值來吸引顧客。一包普通包裝的肉松可以賣到80元,但裝進了帶有壓扣的精致密封罐里,就能賣到120元。東西都是一樣的,一個罐子真的值40元嗎?商家利用的心理是,女性消費者看到這種包裝的時候會想,肉松吃完,是不是可以用罐子裝糖果、裝調料呢?潛意識里告訴自己,多花一點錢,但罐子可以重復利用,錢花得值。
精確到個位數(shù)的重量
細節(jié)還有很多。以京工興業(yè)展位的幾款速溶飲品為例,每盒產品中有10個獨立小包裝,糙米茶一小袋10克,木耳飲一小袋16克,營養(yǎng)餐一小袋為30克,黑芝麻糊一小袋37克。為什么不是15克而是16克?為什么不是35克,不是40克,非得是37克呢?
這就是臺灣人的嚴謹。該展位總經理游惠堂說,這是根據食材加工前對應成品的比重而反復沖調、實驗得到的最佳口感的重量。一小包這種重量的速溶飲品,最適合沖調成100克。甚至在設計飲品的口感時也有說道,比如在黑芝麻糊中的腰果、核桃、瓜子仁的顆粒大小不同,在沖泡后就會更有層次感。不僅僅是因為好喝,更是要讓消費者知道,這里都有什么用料,試想一下,如果都研磨成粉末,還能看出用了什么原料嗎?如此精細的設計,真的值得創(chuàng)業(yè)者思考。
細節(jié)、細節(jié)、還是細節(jié)
人們越來越注重飲食安全、飲食健康,臺灣生意人就很好地抓住了顧客的消費心理。
一片薄脆的綠色海苔,看看臺灣人做出了多少花樣?五彩海苔、堅果海苔……商家不厭其煩地宣傳著健康理念,堅果對身體有益,而食用海苔的同時可以吃到胡蘿卜、山藥、紫地瓜、杏仁,你是不是覺得這營養(yǎng)更加均衡、更加豐富?蔬菜湯居然還有清血、降低膽固醇的功效,是不是你也會買?做事用心的臺灣人甚至專門制作了一本30頁的小冊子,每一種食品都配有功能簡介。
著名投資創(chuàng)業(yè)指導專家李惑然說,食品的雷同性非常強,競爭壓力也很大。因為容易被模仿,企業(yè)會在中期發(fā)展遇到困難。如何能夠做到核心競爭力?這就要針對消費者不同訴求做出差異化的商品,“只有細節(jié)做充分,才讓消費者感覺到賣家的誠意,以及對消費者的尊重?!币虼?,我們應該和臺灣商人學一學如何在細節(jié)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