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我院婦產科2160例患者感染相關危險因素分析與護理對策探討

      2014-11-05 09:53占麗芳盧春芬葉彩眉
      中國現代醫(yī)生 2014年28期
      關鍵詞:醫(yī)院感染危險因素婦產科

      占麗芳+盧春芬+葉彩眉

      [摘要] 目的 分析我院婦產科住院患者護理中的感染因素,提出相應的護理對策,提高護理質量。方法 回顧性分析2160例婦產科住院患者的臨床資料,統計感染發(fā)生率和感染部位,對相關危險因素采用單因素χ2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 發(fā)生醫(yī)院感染64例,感染率為2.96%。感染部位分布為呼吸道感染22例,占34.4%,胃腸道感染14例,占21.9%,泌尿道感染12例,占18.7%,切口感染11例,占17.2%,宮腔感染5例,占7.8%。醫(yī)院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為年齡、侵襲性操作、住院時間、接受化療、營養(yǎng)狀況差、合并其他并發(fā)癥、接受手術治療、無指征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用藥護理、病房定期通風、嚴格執(zhí)行消毒隔離制度和陪護人員數量(P<0.05)。結論 婦產科住院患者醫(yī)院感染率相對較高,并且與多種因素有關,應對各種可控因素進行針對性干預,提高高危人群的基礎護理水平。

      [關鍵詞] 婦產科;醫(yī)院感染;護理;危險因素

      [中圖分類號] R473.7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4)28-0075-03

      醫(yī)院感染主要是指患者在院內罹患的感染,是導致治療失敗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并且在各個臨床科室均有不同程度的發(fā)生,極大地增加了治療難度和治療費用。婦產科是醫(yī)院感染中發(fā)生率較高的科室之一,已經逐漸引起了醫(yī)護人員的高度重視[1]。醫(yī)院感染的因素包括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其中主觀因素是完全可以糾正的,而針對部分高??陀^因素實施更為嚴密的護理措施,也是降低醫(yī)院感染的主要途徑。2011年1月~2013年6月,本研究對2160例婦產科住院患者的護理措施和感染情況進行分析,以期總結一套科學有效的預防措施,降低婦產科患者感染發(fā)生率,提高護理質量,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婦產科住院治療的患者共2160例,其中婦科人數1310例,年齡18~66歲,平均(35.6±6.2)歲,產科850例,年齡18~37歲,平均(25.6±5.3)歲。所有患者入院時均無感染。醫(yī)院感染診斷依據《醫(yī)院感染診斷標準》進行。

      1.2 研究方法

      采用回顧性研究方法,收集患者的臨床病歷資料,制定統一的臨床研究表,調查內容主要包括患者年齡、科室分布、是否感染、感染部位、是否接受手術治療、侵襲性操作、是否無指征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住院時間、營養(yǎng)狀況(血紅蛋白<120 g/L為營養(yǎng)狀況差)、是否接受化療、合并疾病(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是否進行用藥護理、病房通風狀況、是否嚴格執(zhí)行消毒隔離制度和控制陪護人員數量等。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多因素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以P值、優(yōu)勢比(Odds ratio,OR)和95%置信區(qū)間(confidence interval,CI)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感染率

      共發(fā)生醫(yī)院感染64例,醫(yī)院感染發(fā)生率為2.96%。其中產科感染20例,感染率為2.35% (20/850),婦科感染44例,感染率為3.36%(44/1310),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814,P=0.178)。

      2.2 感染部位

      64例感染患者包括切口感染11例,占17.2%;呼吸道感染22例,占34.4%;泌尿道感染12例,占18.7%;胃腸道感染14例,占21.9%;宮腔感染5例,占7.8%。產科感染主要以切口感染和呼吸道感染為主,分別占45.0%和30.0%;婦科感染以呼吸道、胃腸道和泌尿道感染為主,分別占36.4%、27.3%和22.7%。見表1。

      2.3 感染相關危險因素的單因素分析

      單因素χ2分析顯示年齡≥40歲、侵襲性操作、住院時間≥9 d、接受化療、營養(yǎng)狀況差、合并其他并發(fā)癥、接受手術治療、無指征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用藥護理、病房定期通風、嚴格執(zhí)行消毒隔離制度和陪護人員數量為1人與醫(yī)院感染明顯相關(P<0.05)。見表2。

      2.4 感染相關危險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年齡、侵襲性操作、住院時間、接受化療、營養(yǎng)狀況差、合并其他并發(fā)癥、接受手術治療、無指征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用藥護理、病房定期通風、嚴格執(zhí)行消毒隔離制度和陪護人員數量與醫(yī)院感染明顯相關(P<0.05)。見表3。

      3 討論

      婦產科是醫(yī)院感染的高發(fā)科室,與收治的患者類型有明顯關系。首先婦科收治的多為盆腔炎性疾病、各種惡性或良性腫瘤、子宮內膜異位等疾病患者,其組織器官和免疫功能降低,是易感人群[2,3];產科患者多為妊娠期女性,剖宮產比率增加,且妊娠期并發(fā)癥增多,患者的體液調節(jié)和細胞免疫調節(jié)功能處于波動狀況,都是造成院內感染的主要因素[4,5]。分析和探討婦產科常見感染的類別及相應的措施,對婦產科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院感染發(fā)生率為2.96%,與文獻報道[6,7]相同,產科為2.35%,婦科為3.36%,婦科患者感染率略高,這與婦科患者一般需要手術治療有關。感染部位分布顯示,婦科以呼吸道、泌尿道以及胃腸系統感染為主,而產科主要以切口和呼吸道感染為主。手術切口感染的最主要原因可能為住院患者皮膚、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的細菌在切口感染所引起[8],同時也有可能因醫(yī)師在治療過程中插管不規(guī)范、手術器械污染、導尿管消毒不徹底以及留置時間過長等引起[9]。呼吸道感染在感染部位中最常見,婦產科尤其產科患者臥床休息時間長,下床活動不方便,會造成患者的體位改變,進而導致患者發(fā)生呼吸道分泌物排除障礙[10]。同時婦產科病房較為擁擠,患者家屬以及朋友等探視過于頻繁,如果這些流動人群患有呼吸道感染,很容易造成病菌等在病房擴散,從而引起患者呼吸道感染[11]。endprint

      筆者通過單因素χ2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侵襲性操作、住院時間、化療、營養(yǎng)狀況、合并并發(fā)癥、手術治療、無指征預防用抗菌藥物、用藥護理、病房定期通風、嚴格執(zhí)行消毒隔離制度和陪護人員數量是發(fā)生醫(yī)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其中年齡、合并并發(fā)癥、化療和手術治療屬于絕對客觀因素,不可以通過臨床護理干預進行改變,但是臨床過程中應該加強對此類人群的重點護理;侵襲性操作、住院時間、營養(yǎng)狀況屬于半可控因素,臨床過程中應該盡量減少侵襲性操作的次數和時間,在保證患者恢復良好的情況下盡量縮短住院時間,評估患者營養(yǎng)狀況,及時補充營養(yǎng)物質、制定合理的膳食策略;無指征預防用抗菌藥物、用藥護理、病房定期通風、嚴格執(zhí)行消毒隔離制度和陪護人員數量是屬于絕對主觀因素,均可以通過人為干預、實施嚴密的護理措施來消除,其中用藥護理、病房定期通風、嚴格執(zhí)行消毒隔離制度是保護因素,可以明顯降低醫(yī)院感染的發(fā)生。其中用藥護理包括抗感染藥物的給藥劑量、途徑、聯合用藥等的護理及加強藥物敏感性監(jiān)測和根據相關法規(guī)指導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病房是患者治療的長期場所,是導致感染的主要空間,由于患者相對集中、訪視人群過多等,都會造成病房擁擠、空氣污濁,定期通風可以改善空氣質量;嚴格執(zhí)行消毒隔離制度則主要包括嚴格手衛(wèi)生、醫(yī)療器械按規(guī)定嚴格消毒和保存、空氣消毒等,是避免交叉感染的主要途徑。無指征預防用抗菌藥物在我國當前醫(yī)院的存在較普遍,這會造成抗菌藥物濫用、耐藥菌株的篩選,引起相當嚴重的感染。陪護人員數量也是引起感染的高危因素,人員數量越多,感染率越高,結果顯示控制陪護人員為1人時感染率僅為1.5%,而陪護人員多于1人時,感染率則高達3.9%,提示控制探訪人數的重要性。

      綜上所述,婦產科醫(yī)院感染的發(fā)生率相對較高,并且與多種因素有關,為降低醫(yī)院感染發(fā)生率,應做到以下幾點:①針對年齡偏大、合并并發(fā)癥及接受化療或手術治療的高危人群,應加強基礎護理水平和臨床嚴密監(jiān)護,積極遵循治療的原則,努力控制原發(fā)疾病和并發(fā)癥;②在不影響患者治療的情況下,盡量避免侵襲性操作和盡量縮短住院時間,有條件的可以在家治療;③嚴格無菌操作水平;④加強用藥護理,提高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率;⑤控制病房探訪人數,僅允許單人探訪,定期通風,改善病房環(huán)境。相信這樣能明顯降低婦產科住院患者的醫(yī)院感染發(fā)生率。

      [參考文獻]

      [1] 習改梅,張平. 婦產科醫(yī)院感染危險因素分析與護理對策[J]. 慢性病學雜志,2010,12(1):80-81.

      [2] 龍勝芳,劉永華,王顯碧,等. 婦產科院內感染的相關因素與護理策略[J]. 實用醫(yī)技雜志,2012,19(8):895.

      [3] 邢海燕,欒艷,張引民,等. 婦科腫瘤患者醫(yī)院感染特征及易感因素分析[J].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18):4436-4437.

      [4] 楊彩霞. 婦產科護理過程中感染相關因素及護理分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12):63-64.

      [5] 陳冰,郭鴻慧,張玉花. 產科醫(yī)院感染的因素及護理對策分析[J]. 中國基層醫(yī)藥,2014,21(7):1109-1110.

      [6] 朱萍兒,余慧,盛惠娥,等. 婦產科醫(yī)院感染特點及病原菌耐藥性研究[J]. 中國消毒學雜志,2013,30(10):930-932.

      [7] 鄭桃曉,漆曉俐,鄒文蓉. 婦產科住院患者醫(yī)院感染特點分析[J]. 西南國防醫(yī)藥,2013,23(2):165-167.

      [8] 魏艷. 婦產科護理過程中感染相關因素及護理研究[J]. 按摩與康復醫(yī)學,2012,3(11):31.

      [9] Jaton C1,Meyer-Hamme U,Petignat P,et al. What's new in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J]. Rev Med Suisse,2012,8(324):92-95.

      [10] Collado Pena S,Villanueva Egan LA. Domestic violence: An approach from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J]. Ginecol Obstet Mex,2005,73(5):250-260.

      [11] 陳碧斐. 婦產科護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及應對措施[J]. 中國鄉(xiāng)村醫(yī)藥,2012,19(15):76.

      (收稿日期:2014-04-01)endprint

      筆者通過單因素χ2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侵襲性操作、住院時間、化療、營養(yǎng)狀況、合并并發(fā)癥、手術治療、無指征預防用抗菌藥物、用藥護理、病房定期通風、嚴格執(zhí)行消毒隔離制度和陪護人員數量是發(fā)生醫(yī)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其中年齡、合并并發(fā)癥、化療和手術治療屬于絕對客觀因素,不可以通過臨床護理干預進行改變,但是臨床過程中應該加強對此類人群的重點護理;侵襲性操作、住院時間、營養(yǎng)狀況屬于半可控因素,臨床過程中應該盡量減少侵襲性操作的次數和時間,在保證患者恢復良好的情況下盡量縮短住院時間,評估患者營養(yǎng)狀況,及時補充營養(yǎng)物質、制定合理的膳食策略;無指征預防用抗菌藥物、用藥護理、病房定期通風、嚴格執(zhí)行消毒隔離制度和陪護人員數量是屬于絕對主觀因素,均可以通過人為干預、實施嚴密的護理措施來消除,其中用藥護理、病房定期通風、嚴格執(zhí)行消毒隔離制度是保護因素,可以明顯降低醫(yī)院感染的發(fā)生。其中用藥護理包括抗感染藥物的給藥劑量、途徑、聯合用藥等的護理及加強藥物敏感性監(jiān)測和根據相關法規(guī)指導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病房是患者治療的長期場所,是導致感染的主要空間,由于患者相對集中、訪視人群過多等,都會造成病房擁擠、空氣污濁,定期通風可以改善空氣質量;嚴格執(zhí)行消毒隔離制度則主要包括嚴格手衛(wèi)生、醫(yī)療器械按規(guī)定嚴格消毒和保存、空氣消毒等,是避免交叉感染的主要途徑。無指征預防用抗菌藥物在我國當前醫(yī)院的存在較普遍,這會造成抗菌藥物濫用、耐藥菌株的篩選,引起相當嚴重的感染。陪護人員數量也是引起感染的高危因素,人員數量越多,感染率越高,結果顯示控制陪護人員為1人時感染率僅為1.5%,而陪護人員多于1人時,感染率則高達3.9%,提示控制探訪人數的重要性。

      綜上所述,婦產科醫(yī)院感染的發(fā)生率相對較高,并且與多種因素有關,為降低醫(yī)院感染發(fā)生率,應做到以下幾點:①針對年齡偏大、合并并發(fā)癥及接受化療或手術治療的高危人群,應加強基礎護理水平和臨床嚴密監(jiān)護,積極遵循治療的原則,努力控制原發(fā)疾病和并發(fā)癥;②在不影響患者治療的情況下,盡量避免侵襲性操作和盡量縮短住院時間,有條件的可以在家治療;③嚴格無菌操作水平;④加強用藥護理,提高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率;⑤控制病房探訪人數,僅允許單人探訪,定期通風,改善病房環(huán)境。相信這樣能明顯降低婦產科住院患者的醫(yī)院感染發(fā)生率。

      [參考文獻]

      [1] 習改梅,張平. 婦產科醫(yī)院感染危險因素分析與護理對策[J]. 慢性病學雜志,2010,12(1):80-81.

      [2] 龍勝芳,劉永華,王顯碧,等. 婦產科院內感染的相關因素與護理策略[J]. 實用醫(yī)技雜志,2012,19(8):895.

      [3] 邢海燕,欒艷,張引民,等. 婦科腫瘤患者醫(yī)院感染特征及易感因素分析[J].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18):4436-4437.

      [4] 楊彩霞. 婦產科護理過程中感染相關因素及護理分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12):63-64.

      [5] 陳冰,郭鴻慧,張玉花. 產科醫(yī)院感染的因素及護理對策分析[J]. 中國基層醫(yī)藥,2014,21(7):1109-1110.

      [6] 朱萍兒,余慧,盛惠娥,等. 婦產科醫(yī)院感染特點及病原菌耐藥性研究[J]. 中國消毒學雜志,2013,30(10):930-932.

      [7] 鄭桃曉,漆曉俐,鄒文蓉. 婦產科住院患者醫(yī)院感染特點分析[J]. 西南國防醫(yī)藥,2013,23(2):165-167.

      [8] 魏艷. 婦產科護理過程中感染相關因素及護理研究[J]. 按摩與康復醫(yī)學,2012,3(11):31.

      [9] Jaton C1,Meyer-Hamme U,Petignat P,et al. What's new in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J]. Rev Med Suisse,2012,8(324):92-95.

      [10] Collado Pena S,Villanueva Egan LA. Domestic violence: An approach from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J]. Ginecol Obstet Mex,2005,73(5):250-260.

      [11] 陳碧斐. 婦產科護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及應對措施[J]. 中國鄉(xiāng)村醫(yī)藥,2012,19(15):76.

      (收稿日期:2014-04-01)endprint

      筆者通過單因素χ2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侵襲性操作、住院時間、化療、營養(yǎng)狀況、合并并發(fā)癥、手術治療、無指征預防用抗菌藥物、用藥護理、病房定期通風、嚴格執(zhí)行消毒隔離制度和陪護人員數量是發(fā)生醫(yī)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其中年齡、合并并發(fā)癥、化療和手術治療屬于絕對客觀因素,不可以通過臨床護理干預進行改變,但是臨床過程中應該加強對此類人群的重點護理;侵襲性操作、住院時間、營養(yǎng)狀況屬于半可控因素,臨床過程中應該盡量減少侵襲性操作的次數和時間,在保證患者恢復良好的情況下盡量縮短住院時間,評估患者營養(yǎng)狀況,及時補充營養(yǎng)物質、制定合理的膳食策略;無指征預防用抗菌藥物、用藥護理、病房定期通風、嚴格執(zhí)行消毒隔離制度和陪護人員數量是屬于絕對主觀因素,均可以通過人為干預、實施嚴密的護理措施來消除,其中用藥護理、病房定期通風、嚴格執(zhí)行消毒隔離制度是保護因素,可以明顯降低醫(yī)院感染的發(fā)生。其中用藥護理包括抗感染藥物的給藥劑量、途徑、聯合用藥等的護理及加強藥物敏感性監(jiān)測和根據相關法規(guī)指導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病房是患者治療的長期場所,是導致感染的主要空間,由于患者相對集中、訪視人群過多等,都會造成病房擁擠、空氣污濁,定期通風可以改善空氣質量;嚴格執(zhí)行消毒隔離制度則主要包括嚴格手衛(wèi)生、醫(yī)療器械按規(guī)定嚴格消毒和保存、空氣消毒等,是避免交叉感染的主要途徑。無指征預防用抗菌藥物在我國當前醫(yī)院的存在較普遍,這會造成抗菌藥物濫用、耐藥菌株的篩選,引起相當嚴重的感染。陪護人員數量也是引起感染的高危因素,人員數量越多,感染率越高,結果顯示控制陪護人員為1人時感染率僅為1.5%,而陪護人員多于1人時,感染率則高達3.9%,提示控制探訪人數的重要性。

      綜上所述,婦產科醫(yī)院感染的發(fā)生率相對較高,并且與多種因素有關,為降低醫(yī)院感染發(fā)生率,應做到以下幾點:①針對年齡偏大、合并并發(fā)癥及接受化療或手術治療的高危人群,應加強基礎護理水平和臨床嚴密監(jiān)護,積極遵循治療的原則,努力控制原發(fā)疾病和并發(fā)癥;②在不影響患者治療的情況下,盡量避免侵襲性操作和盡量縮短住院時間,有條件的可以在家治療;③嚴格無菌操作水平;④加強用藥護理,提高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率;⑤控制病房探訪人數,僅允許單人探訪,定期通風,改善病房環(huán)境。相信這樣能明顯降低婦產科住院患者的醫(yī)院感染發(fā)生率。

      [參考文獻]

      [1] 習改梅,張平. 婦產科醫(yī)院感染危險因素分析與護理對策[J]. 慢性病學雜志,2010,12(1):80-81.

      [2] 龍勝芳,劉永華,王顯碧,等. 婦產科院內感染的相關因素與護理策略[J]. 實用醫(yī)技雜志,2012,19(8):895.

      [3] 邢海燕,欒艷,張引民,等. 婦科腫瘤患者醫(yī)院感染特征及易感因素分析[J].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18):4436-4437.

      [4] 楊彩霞. 婦產科護理過程中感染相關因素及護理分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12):63-64.

      [5] 陳冰,郭鴻慧,張玉花. 產科醫(yī)院感染的因素及護理對策分析[J]. 中國基層醫(yī)藥,2014,21(7):1109-1110.

      [6] 朱萍兒,余慧,盛惠娥,等. 婦產科醫(yī)院感染特點及病原菌耐藥性研究[J]. 中國消毒學雜志,2013,30(10):930-932.

      [7] 鄭桃曉,漆曉俐,鄒文蓉. 婦產科住院患者醫(yī)院感染特點分析[J]. 西南國防醫(yī)藥,2013,23(2):165-167.

      [8] 魏艷. 婦產科護理過程中感染相關因素及護理研究[J]. 按摩與康復醫(yī)學,2012,3(11):31.

      [9] Jaton C1,Meyer-Hamme U,Petignat P,et al. What's new in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J]. Rev Med Suisse,2012,8(324):92-95.

      [10] Collado Pena S,Villanueva Egan LA. Domestic violence: An approach from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J]. Ginecol Obstet Mex,2005,73(5):250-260.

      [11] 陳碧斐. 婦產科護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及應對措施[J]. 中國鄉(xiāng)村醫(yī)藥,2012,19(15):76.

      (收稿日期:2014-04-01)endprint

      猜你喜歡
      醫(yī)院感染危險因素婦產科
      要看婦產科醫(yī)生了 我要準備些什么?
      重癥監(jiān)護病房感染危險程度分析與護理措施
      圍絕經期婦女骨質疏松癥的預防與保健指導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應分析
      重癥醫(yī)學科醫(yī)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藥分析
      超聲診斷婦產科急腹癥72例臨床分析
      婦產科陰道不規(guī)則出血治療探討
      通氣湯聯合艾灸防治婦產科術后腹脹40例
      柏乡县| 六枝特区| 瑞金市| 郑州市| 永康市| 张掖市| 乌拉特中旗| 开原市| 紫阳县| 威海市| 遵化市| 台北市| 四川省| 宜宾市| 福州市| 永宁县| 鹤山市| 石城县| 洪湖市| 绩溪县| 阜新市| 江永县| 新平| 仪陇县| 甘泉县| 县级市| 花垣县| 肃北| 樟树市| 益阳市| 乐清市| 凤凰县| 德钦县| 吉木萨尔县| 屏东县| 沿河| 古蔺县| 扎赉特旗| 固原市| 嘉兴市| 玛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