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瑾瑜
摘 要:該文結合現階段我國教育事業(yè)的開展中信息技術教育現狀,對學生信息技術能力培養(yǎng)方案進行簡要探究,就學生計算機技術和信息技術能力的培養(yǎng)方案提出參考性建議。
關鍵詞:學生信息技術 計算機教育 信息技術能力培養(yǎng) 初中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3(b)-0217-01
1 現階段初中信息技術教育現狀分析
在世界信息化發(fā)展趨勢下,社會各行業(yè)開始注重對信息技術的普及與應用,通過擴大信息技術在社會建設中的應用范圍,以順應社會信息化的發(fā)展趨勢。信息技術能力已經作為當下社會中必須掌握的技能之一,掌握必要的信息技術能力也成為當下社會發(fā)展對人們的基本要求。
現階段我國初中教育對學生信息技術能力的培養(yǎng)過程中,由于信息技術教育模式尚未成熟,因此在對學生進行信息技術能力培養(yǎng)過程中,會由于信息技術基礎設備缺失以及教學方案設計不合理等因素影響到教學質量,進而對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培養(yǎng)產生阻礙,嚴重制約了學生信息技術水平的提高。除此之外,計算機信息技術設備更新速度快以及新技術引進的缺失等都會進一步影響到學生信息技術教育的順利開展,因此在現階段我國初中的信息技術教育過程中,不僅應認清信息技術教育發(fā)展的良好形勢,更要對教育過程中存在問題進行及時處理,以保證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2 計算機技術對學生信息技術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意義
在現階段我國初中信息技術教育的開展中,計算機技術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由于信息技術能力的培養(yǎng)要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因此在初中教育中提升學生的計算機技術及操作能力,是高效開展信息技術教育的重要保障。由于計算機技術內容包括數據信息的存儲,分析和處理,因此初中的信息技術教育能夠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得以有效開展。初中在計算機教育過程中,不同的信息處理方式以及對相應應用程序的科學使用,都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通過在計算機數字化指令建立的基礎上,實現對不同數據的有效處理。由于計算機能夠通過軟件的應用實現信息數據的處理,因此開展計算機軟件教育也是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的重要途徑,在信息處理軟件的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夠通過對信息處理軟件的學習與了解進一步完善信息技術體系結構,使數據處理技術在計算機軟件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并幫助學生提高其信息技術能力水平。
3 學生信息技術能力培養(yǎng)具體方案實施策略
3.1 加強硬件設施建設
硬件設施的建設作為信息技術教育開展的首要前提,應注重在建設過程中提升硬件設施的質量,一旦信息技術教育中的硬件設施出現故障,將直接影響到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順利開展,因此保障信息技術教學硬件設施的完整性是信息技術教學開展的首要前提。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的硬件設施主要包括多媒體教室,語音室,圖書館以及實驗室等,在計算機網絡迅速發(fā)展的背景下,應進一步加強教學設施的整體性,即通過在不同教學設施之間通過計算機技術建立起穩(wěn)固的網絡聯系,使設施在運行過程中能夠保持高度的整體性,進而有效提升教學系統(tǒng)的教學效能,使信息技術的教學能夠更為及時,更加全面。
3.2 提升教師計算機技術和信息技術教學水平
在學生信息技術能力培養(yǎng)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水平直接影響著學生技術能力的提升,因此注重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提高。教師計算機技術教學水平的提升,能夠使得計算機教學設備得以充分利用,并在最大程度上發(fā)揮教學效能。其次,信息技術教師教學水平的提升,能夠進一步促進課堂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的有機結合,使學生能夠在信息技術學習過程中對當下信息技術的實際發(fā)展有所認知,避免課堂學習內容脫離社會實際,使得學生在課堂學習的信息技術能夠應用于實際,在理論和實際的有機結合下鞏固信息技術知識,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綜合能力。
3.3 科學組織信息技術教學
為保障學生在信息技術學習之后能夠對知識體系進一步深化,應注重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時事對信息技術加以分析,通過向學生講述相關的國家政策以及時事,是學生能夠對信息技術的實際應用加以掌握,并結合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現狀分析該項技術的特點,在對信息技術有了宏觀掌握的基礎上進行信息技術學習,這樣便會使學生能夠更為全面的認知信息技術,進而調動起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在科學組織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還應進一步強調計算機教學內容和教材內容的更新。通過及時更新計算機和信息技術的教學內容,保障學生所學的信息技術能夠更切實際,并以此為基礎使初中的信息技術教學能夠順應時代發(fā)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教材內容的及時更新是與計算機技術和信息技術緊密聯系的,在技術教學更新的同時,還要及時更新理論教學內容,使信息技術教學中理論與實踐得到有機結合,進而提升學生綜合信息技術能力。
3.4 結合計算機網絡應用提高學生信息技術能力
當今時代是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并行的時代,網絡技術無法脫離計算機技術而存在,并且網絡技術的應用也使得計算機技術能夠在更為廣闊的范圍內得以應用,在初中的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網絡平臺的搭建能夠進一步加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互動,以網絡互動的形式改善信息技術教學方式,使得學生能夠在網絡互動過程中獲取更多的信息技術內容,網絡平臺上信息技術的互動能夠使學生在掌握信息技術的基礎上,從更多角度出發(fā)看待信息技術中的問題,進而提升學生對信息技術問題的思維模式,促進創(chuàng)新型思維的建立,有效提升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教學質量。信息技術教育中應用引入網絡教學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對信息的查詢和篩選能力,通過對網絡中大量數據進行搜集與篩選,不僅鍛煉了學生信息收集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生信息技術理論和實踐的整合,為學生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礎。
4 結語
當下信息化教育水平的迅速提升,為我國今后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指明了方向,信息化教學作為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一定會在計算機技術和信息技術迅速發(fā)展的基礎上進一步普及,隨著世界范圍內信息化建設進程的開展,我國的信息化建設也會有力帶動教育事業(yè)的進步,在計算機技術日漸靈活和自動化的發(fā)展趨勢下,信息技術的教學前景將更為廣闊,結合計算機創(chuàng)新教育的基礎,實現信息技術教學水平的飛躍。
參考文獻
[1] 王繼新.信息化教育概論[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 張?zhí)煸?,何珍祥,宋曉?信息技術與信息時代[M].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9.
[3] 黃榮懷,曹原,曾海軍.論教育信息化與信息技術教育[J].信息技術教育,2006(1):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