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過程不僅是知識傳授的過程,也是情感交流的過程,情感交流須以激情來激發(fā),伴隨激情學習的內容,如同觀看一部短小精彩的電影,此情此景始終在學生耳旁縈繞,給學生以余音繞梁,三日不絕的感覺,讓學生回味無窮,終生難忘。語文課是一個充滿情感的課堂,教師應具有激情,才能調動課堂氣氛,來撥動學生心靈的情弦。
一.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用含有飽滿情感的且有磁性的導語,拉開了課堂序幕,讓學生如臨其境。一堂課應該如同一首優(yōu)美動聽的歌曲,有一個扣人心弦的開頭,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然而,目前語文課堂卻是這樣的情景:老師用平平淡淡的語氣干巴巴地講解,學生感到枯燥無味,只好懨懨欲睡,到后來收效甚微。怎樣打開學生情感的窗戶,激起學生情感的浪花,撥動學生胸中的情弦?精心設計一堂課的開場白是主要的一環(huán)。教師要讓自己的教學語言不僅行云流水,而且伴隨著濃濃的感情,或洋洋灑灑,侃侃而談,喜怒哀樂盡在其中,或生動親切,詞采華麗,節(jié)奏和諧,讓學生聽了能產(chǎn)生如坐春風,如沐時雨的美感,很快調動起來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只有常常錘煉動聽的教學語言,研究語言藝術,用激情的語言彈奏出美妙的樂章,使之在學生的頭腦中回蕩,這樣才能為下文的學習打下了積極的學習熱情和喜樂的基礎。
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教師用含有情感的語言講課,時而高漲,時而低沉,這樣才能吸引學生。課堂教學過程中,師生間的配合往往是以情感為聯(lián)結的,老師以豐富的情感投入到課堂教學中,學生就會從其中受到熏陶,感染,啟迪并有所領悟。眾所周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不僅僅依靠智力因素,還要依靠非智力因素,而情感在非智力因素中占重要的位置。在教學中,情感的表達,要靠教師語氣的柔剛,語調的輕重,語音的高低,語速的快慢流露出來。學生才會入境,入情。在教學中,如果沒有情感的因素的參與,學生在課堂中呆若木雞,毫無反應,對學習內容漠不關心的樣子,整個課堂如同一潭死水,學習效果一定不如人意。
三.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文章不是無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腸”?!段男牡颀垺分赋觯骸胺蚓Y文者情動而辭發(fā),觀文者披文以入情。”語文教材是情感傳播的載體,每篇文章的內容都會形成一定的情境,表達一定的思想感情。語文學習理所當然的不能離開閱讀,而朗讀是最基本的閱讀方式。老師生動富有感情的朗讀可以從聽覺上感染學生的思想情感,學生聽中悟情,聽中入情,聽中動情,聽中生情,達到了水乳交融,與作者思想感情產(chǎn)生共鳴的效果。老師要善于把握教材中作者的情感因素,點燃學生學生的的心靈,引導學生體會,領悟,反思。這樣學生的心靈必將隨著震動,情感必將隨之勃發(fā)。教師聲情并茂地朗讀必將深深地感動著學生,學生對一篇感情豐富,意境優(yōu)美,韻味無窮的文章,朗讀時能讀出鏗鏘有力的節(jié)奏,抑揚頓挫的聲調,豐富的內容,健康的感情,并能做到:時而高昂,時而低沉,時而急速,時而平緩,時而歡快,時而悲傷,時而如大海波濤洶涌澎湃,時而同小溪流水緩緩流淌……這樣讀出錯落有致的節(jié)奏,這樣的朗讀能催人淚下,能使人欣喜若狂,這充分說明了同學們對課文內容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四.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一堂優(yōu)美的課,如同一篇精彩的文章,不僅有龍頭,虎背,熊腰,還要有鳳尾,一節(jié)動情的課再有余音繚繞的結尾,必然起到了言有盡而意無窮的作用,讓人久久不能忘懷。一堂課結束時,要么讓學生再讀一遍課文,要么依據(jù)板書內容總結課文,要么用某種動作宣布下課,不論采取何種方式,都能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讀后生情,通過領讀,分組讀,交叉讀,齊讀,分角色讀等多樣形式的誦讀,這樣就會很容易把學生再一次帶到文中的意境中,留下難忘的情景。板書生情,根據(jù)不同的內容,采用新穎別致的板書形式,可樹狀,可網(wǎng)狀,可圖表等,加上對比鮮明的顏色?;蜻\用現(xiàn)代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輔佐,讓學生產(chǎn)生無限的情趣。教態(tài)生情,老師在上課時,不僅語言要富有變化,而且還可以伴隨一些表情,姿勢,手勢,能感染學生,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學生會完全沉浸在此情此景中,留戀忘返。
激情的導語,深情的講解,動情的朗讀,余味無盡的結尾點燃了學生情感的火焰,從而領會作品內涵的神秘世界。在語文課堂上,如果情滿課堂,老師就教得愉快,學生就學得輕松,真正做到了:課堂活起來,學生動起來,效果好起來。
陳強,教師,現(xiàn)居江蘇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