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家蘇格拉底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痹诔踔姓Z文教學中,如果教師能夠運用有效的教學方式與方法,點燃學生情感火花,點燃學生智慧火焰,那么課堂會更高效、有效。
一、點燃情感火花,有效學習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有效的課堂應當富有情感色彩,貼近學生的生活,激活學生經(jīng)驗,誘導學生全身心投入學習活動中。如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若要真正理解文本,需要點燃情感火花,讓學生與文本產(chǎn)生情感共鳴,主動探究。如聯(lián)系學生實際,巧用語言,觸動學生內(nèi)心情感;借助多媒體等電教手段,再現(xiàn)情境,引發(fā)學生學習情感。如教學《多一些寬容》時,呈現(xiàn)負荊請罪flash故事短篇以及相關的網(wǎng)絡標題新聞,引導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與體會,觸動情緒與情感。學習后,師生圍繞幾則“寬容”的小故事進行交流,升華情感。
另外,在初中語文寫作中,情感載著文章前進,如果習作缺少情感,就如擱淺的小舟,毫無生命力,停滯不前。實際上,我們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獨特的、豐富的情感世界,不說國事大事,就從身邊入手,比如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區(qū)生活等,都可能發(fā)生一些觸動心靈的事情,需要我們用心感受,并以文字語言加以表達,如此,則可寫出富有真情實感的習作。因此,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若要讓學生有話可寫,教師需要借助一定的手段,如結合生活實例,談話交流,引導回憶;再現(xiàn)情景,巧設情境等等,觸發(fā)學生內(nèi)在情緒,點燃學生情感,找到宣泄點、突破口,快速獲取有用的寫作素材,使所寫文章富有情感,充滿生活氣息,不再干澀無趣。
如寫作“感恩”的話題作文時,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播放歌曲《感恩的心》,渲染氛圍。然后出示有關圖片,呈現(xiàn)有關事例,說說感恩節(jié),引導學生思考什么是感恩?而后閱讀幾則材料,發(fā)表個人見解,領悟道理。再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說感恩的實例,想想自己應感恩誰?感恩什么?又該如何落實行動,比如身處逆境時,等等。而后教師小結,補充有關名言、詩句等,出示題目,點撥思路,讓學生自擬題目,自選文體,表達自己最真切的感受。這樣,激活學生情感,才能促使他們主動投入學習活動,提高學習效率。
二、點燃思維火焰,自主學習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育的意義不單單在傳授知識,更在于開啟智慧門窗,點燃思維火焰,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把握科學合理的學習方法,自主學習,體會學習樂趣,增加學習熱情,從被動學習轉變成主動式學習。
以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為例。由新課程標準看,閱讀是讀者的個性化行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做的是引導同學們在積極而主動的情感與思維活動中,增強體驗,深化理解,有所思考,有所體會,有所感悟。因此,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發(fā)揮好自己的引導作用,巧設問題,優(yōu)化活動,點燃學生思維火花,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
首先,巧挖契點,點燃思維火焰。如魯迅的《故鄉(xiāng)》一文中使用省略號的次數(shù)非常多,教師可以此為契點,設置問題,引導學生思索:文中閏土講了很多話,與“我”的話參雜在一起,每段都是以省略號結尾。請問這些省略號各有怎樣的表達效果與作用?然后學生七嘴八舌地議論紛紛,語文課堂靈動而活躍。對于一些難度較大的問題或任務,可組織小組合作,交流討論,產(chǎn)生思維碰撞與交鋒,迸發(fā)智慧火花,深化理解,突破難點,感受成功的快樂,也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
其次,還可以引導學生改寫、續(xù)編、仿寫,激活思維,彰顯個性。如學習《故鄉(xiāng)》一文后,當學生把握文本內(nèi)容后,要求他們想象創(chuàng)造,續(xù)寫故鄉(xiāng),“我”回到現(xiàn)在的故鄉(xiāng)的會是怎樣的一番情形?(字數(shù)400字左右。)另外,還可以拓展延伸,或者鼓勵學生大膽質(zhì)疑,敢于求異,讓課堂不斷閃耀智慧光芒?;蛘呓M織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比如競賽活動、表演性朗讀活動、課本劇扮演等,給學生更多自主實踐體驗機會,讓學生更好的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智慧與創(chuàng)造思維,更深切的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如此,才能進一步推進有效教學。
總之,在初中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實際,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與手段,將學生學習情感與熱情點燃,將學生思維喚醒過來,讓學生更主動的學習與思考,促進學生更全面的自主發(fā)展,而不是直接灌輸,不是讓學生被動接受現(xiàn)有知識,這樣就一定能有效提高語文教學質(zhì)量。
夏友新,教師,現(xiàn)居江蘇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