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反激”的對流:《幸福的家庭》、《理想的伴侶》比較論

      2014-11-14 10:43:37朱崇科
      中國文學(xué)研究 2014年2期
      關(guān)鍵詞:伴侶理想魯迅

      朱崇科 陳 沁

      (中山大學(xué)亞太研究院 廣州 510275;廣州航海學(xué)院思政部 廣州 510725)

      《幸福的家庭》一文作為魯迅小說中的一篇,似乎引起的關(guān)注不多,也頗有繼續(xù)研究的必要性,包括對魯迅作品衍義頗有心得的周作人也寫到,“《幸福的家庭》這一篇在篇首注明‘?dāng)M許欽文’,大概里邊很有些詼諧分子,或者含有好些諷刺,但是我不明白,沒有什么可以說的?!闭J(rèn)真閱讀過魯迅《幸福的家庭》的人不會忽略過該小說的副題“擬許欽文”,更進一步,準(zhǔn)確的說,我們知道其實是“擬”許欽文發(fā)表于1923年9月9日《晨報副刊》的《理想的伴侶》。耐人尋味的是,為何擬?如何擬?擬的后果如何?或者我們也可以繼續(xù)探研,進而回答周作人的疑惑。

      許欽文曾經(jīng)對此有過相對詳細的說明,“照魯迅先生同我當(dāng)面解釋的話,所謂擬,就是也用了反激的方式……魯迅先生用反激的地方一向很多,我的寫小說,原有許多地方都是受他的影響的……由《理想的伴侶》等篇集成功的我的《故鄉(xiāng)》,本來只能勉強算作‘學(xué)生文藝’,同《幸福的家庭》等篇一比,是只見其淺薄了的。不過擬,原也是通常的事情:固然,孩兒體的字是照著小孩子的筆法寫起來的”。毋庸諱言,從二者的整體成就和影響力來看,魯迅對許欽文的“擬”更多是一種提升,而由于魯迅當(dāng)時以及后世的無與倫比的文學(xué)/文化影響力,更是讓人更多關(guān)注他對許欽文的影響因素。同時,許欽文的論述也一再強化了這一點,比如他在《〈彷徨〉分析》中屢屢提及,魯迅先生的作品內(nèi)容深厚,思想性尤其強。而他的作品膚淺、單薄,不可以比擬。魯迅先生雖然看重他的《理想的伴侶》,但它只是引起了他寫《幸福的家庭》的動機罷了。

      考察前人對于魯迅和許欽文互涉文本《幸福的家庭》、《理想的伴侶》的研究,有直接關(guān)聯(lián)的集中論述論文不多,比如張鐵榮的《從許欽文〈理想的伴侶〉到魯迅〈幸福的家庭〉》(《文科教學(xué)》1981年第4期),此文對該問題有發(fā)掘之功,論述中也不乏可取之處,但相對簡略。

      可以理解的是,最常見的論述大多堅持從魯迅對許欽文的提攜和幫助基礎(chǔ)立論。比如,錢英才在《魯迅與許欽文——“魯迅與浙江鄉(xiāng)土文學(xué)”之一》(《杭州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1981年第1期)中就對魯迅和許欽文的文學(xué)關(guān)系作了宏觀而細致的論述,他指出,魯迅給予許欽文的影響,第一是現(xiàn)實主義的創(chuàng)作方法;第二強調(diào)藝術(shù)的真實性,而在第二個層次里面涉及到諷刺時,他難能可貴的指出二者是彼此影響的。而王德林在《“希望你以后出書,要比這一本更加厚實!”——魯迅與許欽文的小說集〈故鄉(xiāng)〉》(《紹興文理學(xué)院學(xué)報》1985年第1期)中也指出了魯迅和許欽文的密切的文學(xué)關(guān)系,尤其是魯迅對許成長中的巨大支持和提攜。持類似觀點的還有楊劍龍(《論魯迅對許欽文創(chuàng)作的影響》,《上海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1995年第3期)等。

      當(dāng)然,比較常見的論述也往往是在集中論述許欽文創(chuàng)作的時候兼及魯迅的影響,比如,謝德銑在《許欽文和他的小說》(《齊魯學(xué)刊》1986年第5期)中就曾簡述過許欽文的創(chuàng)作道路,劉一新在《許欽文小說的特色》(《杭州大學(xué)學(xué)報》1982年第4期)中則著力于對許欽文小說的整體特色進行綜述。而曾華鵬、范伯群則在《論〈幸福的家庭〉——魯迅小說研究之一》(《揚州師院學(xué)報》1986年第3期)中集中考察魯迅的《幸福的家庭》時也曾兼及許欽文,注重歷史背景分析的他們從魯迅寫作的具體背景入手,深入分析了魯迅小說的現(xiàn)實指向性以及略微涉及了和許欽文小說在此背景下的內(nèi)在關(guān)聯(lián)。

      相較而言,前人論述大多沒有在論述上顯出細讀許、魯二人的互涉文本的痕跡,并在此基礎(chǔ)上,仔細探究二人“反激”的契合與幽微差異。為此,需要指出的是,在魯迅大力提攜后進與青年的大語境下,我們更要注意彰顯魯迅所要著意凸顯的青年才俊的自身魅力,正如魯迅在小說最初發(fā)表時的《附記》中對“擬許欽文”就作過解釋,“我于去年在《晨報副刊》上看見許欽文君的《理想的伴侶》的時候,就忽而想到這一篇的大意,且以為倘用了他的筆法來寫,倒是很合式的……只是到末后,又似乎漸漸的出了軌,因為過于沉悶些?!痛篌w而言,也仍然不能說不是‘?dāng)M’”。從此角度說,我們更看重二人間極易為人忽略的“反激”的對流。而本文的意義也恰恰是以小見大,力圖重新比較二人的風(fēng)格激蕩,并點出二人的意義營構(gòu)的神交與敘事的殊途同歸。

      一、對流中的交叉:反諷敘事與意義的鋪張

      毋庸諱言,在魯迅擬許欽文的操作中其實蘊含著一種敘事的交叉,易言之,魯、許在此類小說虛構(gòu)上是真正有著精神的契合的。

      1.反諷共性

      通讀魯迅、許欽文的相關(guān)文本,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反諷是二人不謀而合的敘事策略倚重。魯迅固然是模擬了許欽文的小說,但反過來,許恰恰又是魯迅小說的粉絲,“我從魯迅先生學(xué)習(xí)了諷刺的筆法”。

      根據(jù)反諷與虛構(gòu)(fiction)的疊加,我們可以把小說中的反諷大致分成三個層面:言語反諷、場景反諷與情節(jié)反諷。當(dāng)然,這種分類只是一種權(quán)宜,因為在真正的,或者精彩的小說敘事中,它們往往是并存、交叉,甚至是渾然天成的。

      (1)言語反諷。從籠統(tǒng)的意義上說,所有的反諷都屬于言語反諷。但從狹義視角與實際情況出發(fā),本文則更多側(cè)重有關(guān)言語的實踐操作。

      《理想的伴侶》中,小說開頭針對有讀者(劍魚君)問詢作者寫作此篇作品的目的何在,許欽文借用有關(guān)“黃泉”的步步反諷來消解了此問的無意義與膚淺性,“至于作者的目的‘果是何在’,卻已難絕對的明了,因為烏牙根彎背脊的錢先生已是不及‘黃泉’難相見了。——如果這話專對著劍魚君說,似乎還須加以蛇足的說明:到了黃泉未必能相見,能否到黃泉也是個問題,黃泉二字簡直可以懷疑到否認(rèn)——如果劍魚君以為作者的目的就是近似的明白也好,那末不妨找個活著的錢先生的同志來問問,反正死了遺老還有遺少,我知道在活人中找個錢先生的同志,目下并不為難。”(許欽文著《許欽文代表作》,華夏出版社,1999,頁43。本文中所涉及許欽文作品皆出自此書,引用只標(biāo)頁碼)

      不難看出,表面上看,許借對“黃泉”的步步否認(rèn)來順應(yīng)劍魚君的邏輯,而實際上他卻是借此指出,其提問背后思維方式的悖謬,這既是回答,又是通過調(diào)侃加以消解。

      而《幸福的家庭》中,魯迅對言語反諷的操作更是游刃有余、爐火純青。其中“二十五斤”關(guān)鍵詞的出現(xiàn)更是令人忍俊不住而又耐人尋味。一方面,小說中他在不斷構(gòu)思“幸福”的具體細節(jié)烏托邦,但現(xiàn)實中買賣劈柴的寒磣與內(nèi)在的饑餓卻令有關(guān)文藝、午餐菜式等的畫餅充饑的想象變得荒誕不經(jīng)。我們可隨便選一段,“什么‘二十五斤’?——他們是優(yōu)美高尚,很愛文藝的。但因為都從小生長在幸福里,所以不愛俄國的小說……。俄國小說多描寫下等人,實在和這樣的家庭也不合?!褰铩??不管他。那么,他們看看什么書呢?——裴倫的詩?”

      (2)場景反諷。此類反諷更多指向小說對具體場景中反諷圖像或邏輯結(jié)構(gòu)的運作。《理想的伴侶》中小說提及理想伴侶的第一個條件就是會跳舞。然而,這個煞有介事的選擇的背后原因卻令人大跌眼鏡,“跳舞并非專為好看”,“會跳舞的身體大概強健”,同時以K太太作為反例說明,“那天騎驢子,仿佛詩人探梅的踱著,還是‘咦!’‘咦!’的叫坐不穩(wěn),雖然老K以為他老婆的文弱無不非是超然的美,然而會跳舞的P女士挺著腰背馭著驢子鏘鏘的追過渠們的時候,總不由的使老K白著眼睛釘著她想,‘如果……不是更好!’所以須會跳舞?!保?5)此處跳舞顯然不是一種時尚,品味乃至階層的象征,而只是一種簡單的健康表征。

      《幸福的家庭》中,場景反諷可謂比比皆是,處處可顯出虛假想象與現(xiàn)實參差對照后的捉襟見肘。隨手拈來,“‘幸福的家庭的房子要寬綽。有一間堆積房,白菜之類都到那邊去。主人的書房另一間,靠壁滿排著書架,那旁邊自然決沒有什么白菜堆;架上滿是中國書,外國書,《理想之良人》自然也在內(nèi),——一共有兩部。臥室又一間;黃銅床,或者質(zhì)樸點,第一監(jiān)獄工場做的榆木床也就夠,床底下很干凈,……’他當(dāng)即一瞥自己的床下,劈柴已經(jīng)用完了,只有一條稻草繩,卻還死蛇似的懶懶的躺著?!辈浑y看出,通過場景反諷,魯迅可以更集中的呈現(xiàn)出反諷的火力以及悖論的張力。

      (3)情節(jié)反諷。此處主要是指作者在大的情節(jié)營構(gòu)中所呈現(xiàn)出的反諷張力。

      《理想的伴侶》中提及對伴侶的要求主要有三個,外加附則,但在最后卻又提及,“還有一點是很緊要的,就是結(jié)婚以后不過三年她就須死掉?!保?6)這個結(jié)局既辛辣的嘲諷了男性主體的喜新厭舊的劣根性,卻又巧妙反諷了“理想”的不切實際。

      《幸福的家庭》中,卻也不乏類似的技巧。小說中,男主人公在經(jīng)歷了諸多空想與現(xiàn)實的沖突后,安頓好自己的小女兒,“他想要定一定神,便又回轉(zhuǎn)頭,閉了眼睛,息了雜念,平心靜氣的坐著。他看見眼前浮出一朵扁圓的烏花,橙黃心,從左眼的左角漂到右,消失了;接著一朵明綠花,墨綠色的心;接著一座六株的白菜堆,屹然的向他疊成一個很大的A字?!边@個有關(guān)植物的譜系變遷,從橙黃心的扁圓烏花,到墨綠心的明綠花,再到A字型的白菜堆(和所選擇的A地相呼應(yīng),說明幸福的虛妄性),非常經(jīng)典的呈現(xiàn)出情節(jié)反諷的獨特魅力和濃縮式?jīng)_擊力。

      2.意義鋪陳

      在敘事反諷的背后,無疑凝結(jié)著意義的鋪陳。毋庸諱言,魯迅和許欽文在有關(guān)小說中著力點和批評的豐富性自然別有洞天,但同時需要指出的是,在批判對象與批判精神上卻又有異曲同工之處。

      (1)婚戀話語批判。作為對理想/幸福的家庭/伴侶的刻畫,魯、許二人小說中的焦點自然是有關(guān)婚姻、戀愛及其運行機制的描述,而更進一步,我們卻也不難窺探他們對婚戀中個體劣根性的強力撻伐。

      《理想的伴侶》中的男性呈現(xiàn)出相當(dāng)自私的一面,細枝末節(jié)的,諸如學(xué)跳舞可以由伴侶教,而更明確的則如“討老婆原是為娛樂,不會唱好聽的歌,就是娛樂品的缺點?!保?5)其中尤其可以彰顯出“他”物化女人、自私自利的心態(tài),亦可窺豹一斑,揭露出趙元元婚戀觀的荒謬與虛偽。

      《幸福的家庭》中自然亦驚人的顯出類似傾向性批判、在家庭中,生氣的主婦打三歲的女兒,男主人開始安慰大哭的小女,通過扮鬼臉而讓她破涕為笑,“他忽而覺得,她那可愛的天真的臉,正像五年前的她的母親,通紅的嘴唇尤其像,不過縮小了輪廊。那時也是晴朗的冬天,她聽得他說決計反抗一切阻礙,為她犧牲的時候,也就這樣笑迷迷的掛著眼淚對他看。他惘然的坐著,仿佛有些醉了……他向旁邊一瞥,劈柴正在進來,‘……恐怕將來也就是五五二十五,九九八十一!……而且兩只眼睛陰凄凄的……?!濒斞冈谶@段描寫中固然呈現(xiàn)出現(xiàn)實的殘酷性一面,但同時卻又指出曾經(jīng)革命的女性婚后的逐漸粗糙、世俗乃至庸俗化。

      (2)社會文化批判。在對婚戀話語進行形構(gòu)并批判的背后,其實也勾勒了許、魯對當(dāng)時整體社會文化的批判態(tài)度。

      《理想的伴侶》中不乏對男權(quán)中心傳統(tǒng)倫理道德的鞭撻,比如,他理想伴侶的第三個條件是“須會彈鋼琴”,但卻最后可以修正為“須有鋼琴之類”,其背后的說明是,“鈴鈴鋃鋃的總也能使它響幾聲,使人看了,聽了,古代傳下來的東西渠們絕不以為比外國運進來的差些。”(頁45)從中不難看出“他”單純?yōu)檠b點門面的膚淺性以及狹隘盲目民族主義心態(tài)的保守性,而相關(guān)的其他條件中,他也強調(diào)“女子無才便是德”的陳詞濫調(diào),但同時卻又極其功利性的要求她有錢,不僅如此,在附則中還要求是男人獨攬經(jīng)濟大權(quán)——說到底,男人的理想歸根結(jié)底是女人的噩夢。

      《幸福的家庭》中也不乏對社會文化的批判。比如,“‘……他們兩人正在用午餐,’他想,‘桌上鋪了雪白的布;廚子送上菜來,——中國菜。什么“二十五斤”?不管他。為什么倒是中國菜?西洋人說,中國菜最進步,最好吃,最合于衛(wèi)生:所以他們采用中國菜。送來的是第一碗,但這第一碗是什么呢?……’”上述描寫中在對中國菜的選擇中呈現(xiàn)出保守主義傾向和崇洋媚外、缺乏自我的怯懦心態(tài),小說中彌漫著男主人公的對“中庸之道”的堅守等等,這種展示和批判其實和許欽文不無暗合之處。而許欽文本人在解讀魯迅此篇小說時也指出,它說明“在舊社會里根本談不到幸福;所謂幸福的家庭,連地點都假設(shè)不好……青年們要過幸福的生活,得先起來謀改革?!?/p>

      二、《理想的伴侶》:輕快與清新

      如前所述,《理想的伴侶》和《幸福的家庭》從影響比較角度分析,有一種對流關(guān)系,而我們既要看到二者的交叉與契合,但同時也要看到二者相對清晰的獨特性。不容忽略的是,作為魯迅“擬”的前文本(pre-text),《理想的伴侶》其實自有其可觀之處。魯迅曾對許欽文說,《幸福的家庭》“是擬你輕松的諷刺筆調(diào),你沒有聽清楚‘輕松的’這三個字。諷刺的筆法,自然,你還沒有都學(xué)好,也算不得怎么老練;你年紀(jì)還輕,怎么能夠老練呢。但你已經(jīng)會靈活運用,我擬的就是你‘輕松的諷刺筆調(diào)’。我也常常寫諷刺文章,可是往往弄得很沉悶。我那《幸福的家庭》,寫到后面,也就漸漸地沉悶起來,不是在那《附記》上已經(jīng)說明了么?”

      1.敘事技藝:復(fù)雜與簡單的雜糅

      相較而言,許欽文在《理想的伴侶》中呈現(xiàn)出反諷的輕快、清新特點,但在敘事策略上,卻又表現(xiàn)出繁復(fù)和簡單并列的特征。

      (1)文本互涉和模擬后設(shè)(meta-fiction)。細讀許的此篇小說,不難發(fā)現(xiàn),許欽文其實在此間包含了不少令人眼前一亮的小說實驗。

      比如,文本互涉(intertextual)手法。小說的開端恰恰是回應(yīng)轉(zhuǎn)載其文章《遺言》的《黃報》讀者劍魚君的(該小說副題就是“——附答劍魚君——”),通過此指引,我們通讀其《遺言》,發(fā)現(xiàn)其風(fēng)格頗似魯迅,確切一點說,和《狂人日記》中前面文言文的楔子功用類似,借此他將小說變成了“楔子+正文”的類似于CD唱片的“封套”結(jié)構(gòu),正文也是由一則則日記構(gòu)成(頁40-42),這反倒可以證明許欽文受魯迅影響很深。

      但反過來,通過如此的文本互涉,許欽文自然可以提高自身的知名度,但更重要的是,他想借此回應(yīng)可能子虛烏有的讀者問詢和質(zhì)疑,這又呈現(xiàn)出其相當(dāng)敏銳的思考——如何處理“作者-讀者”問題,他的實踐操作雖然只是雛形,但意義不容小覷,因為它部分吻合了后來流行的“讀者反應(yīng)說”(Reader-Response Theory)。

      同樣難能可貴的是,在小說前1/3的篇幅里,許欽文還采用一種模擬后設(shè)的書寫方式。表面上看,他言之鑿鑿的說明自己不過是記錄別人(趙元元)的觀點,而實際上,我們知道這是一種虛構(gòu)的技藝,是作者自身觀點的一種隱晦表達,盡管和后現(xiàn)代小說中常見的“后設(shè)”方式相比,這更多是一種雛形模擬,但在1923年的中國,這的確算得上別出心裁。

      (2)單線直進與出人意表。耐人尋味的是,在小說的下半段,許欽文卻又采用了和之前繁復(fù)的技巧截然不同的策略——樸素而簡單的單線直進。接下來,他不過是敘述了新女子伴侶的三個條件、相關(guān)的才/財敘述、附則等,這些敘述其實都是平鋪直敘的,甚至從風(fēng)格上算作議論文也未嘗不可。

      出人意表的倒是小說的結(jié)尾,希望伴侶結(jié)婚三年后死掉,“這是的確的,愛情的作用一如電流,當(dāng)兩極將接未接時,火花閃閃的愛力十分猛烈,及至接觸既久,漸流漸平,一過兩年,早已成為討厭的東西,就是鋼琴,也須更新了。……說得好:‘三年不死老婆大晦氣?!y道理想的伴侶可以使我挨晦么?”(頁46)從結(jié)局看來,敘述者其實也顛覆了有關(guān)理想伴侶的表述,歸根結(jié)底,它是以男權(quán)意志為中心的,這在小說結(jié)構(gòu)上同時卻又是對之前營構(gòu)的一二三整齊邏輯次序的消解。

      2.意義的清新與簡約

      許欽文曾經(jīng)這樣看待革命文藝技巧與革命文藝的關(guān)系,“革命文藝的目的雖然在革命,但終究是文藝的一種;如果沒有文藝的最重原素的技巧,就是有著偉大的主義,正確的思想,也只是關(guān)于革命的普通文字,并不是革命文藝。在形式上說,技巧在革命文藝,雖然算不得最重原素,卻是第一個的要素?!保?59)不難看出,在功利主義的基調(diào)中,他并沒有忽略文藝技巧的重要性。但回到其早期作品《理想的伴侶》上,我們卻更多看到其意義追求的輕快性。

      (1)在輕快與清新之間??疾臁独硐氲陌閭H》中的意義營構(gòu),不管是它對讀者的回應(yīng),還是對理想伴侶的條件以及原因說明其實都透露出輕快與清新的風(fēng)格。

      之于前者,它更多是調(diào)侃劍魚君的過分較真與其對小說虛構(gòu)的誤讀,語言上相當(dāng)俏皮,但意義上其實是相對清淺的。即使回到其三個條件,也更多是側(cè)重物質(zhì)性的一面,如會跳舞和健康的關(guān)聯(lián);會唱歌和娛樂性相關(guān),會彈鋼琴或有鋼琴更多是為裝點門面。更進一步,即使涉及到社會、文化批評,他所聚焦的更多是個體的劣根性,比如男人的喜新厭舊、貪慕虛榮與及時行樂等等。

      (2)單一理想與烏托邦戲謔。如果我們更集中于小說中對“理想”的詮釋與探究,不難發(fā)現(xiàn),小說中對理想的界定是相對單一的,不僅僅是理想要求的相對物質(zhì)化的單一性,而且在涉及到“理想的伴侶”自身時,女性的聲音更是沉默的,乃至是缺席的,而只是男性自己的喃喃自語與喧囂意淫。

      同樣,在意義的營構(gòu)策略上,小說中更多是烏托邦式想象的戲謔,表面上看,有關(guān)理想的要求是物質(zhì)化的,但實際上,其物質(zhì)化后的世俗化深度仍然相對欠缺,反倒更多顯出烏托邦假設(shè)式的澄明,和當(dāng)時社會幽深、混亂而復(fù)雜的文化積淀聯(lián)系并不緊密。

      但或許恰恰是因此,魯迅更能察覺出許欽文的輕快與清新的難能可貴,而在婚戀主題上,這恰恰是一貫抑郁、悲憤的魯迅難以展現(xiàn)的特點之一。

      三、《幸福的家庭》:深邃與孤絕

      一般地說,“魯迅的諷刺冷峻沉郁鞭辟入里,許欽文的諷刺輕松詼諧平易冷靜”(楊劍龍語)。這自然是從整體上進行判斷的結(jié)論,回到更具體的互涉文本上來,相較而言,魯迅《幸福的家庭》呈現(xiàn)出深邃與孤絕的特征。魯迅在這篇小說中表現(xiàn)出相對圓潤和老練的敘事手法,無論是小說的結(jié)構(gòu)比重權(quán)衡,還是情節(jié)鋪陳的節(jié)奏感,整體而言,比例適當(dāng)、文氣繁盛,同時又意味深長,可謂渾然天成。

      1.細致的精制:雙重對話。

      前蘇聯(lián)著名思想家巴赫金(Mikhail Bakhtin)曾對復(fù)調(diào)小說中的對話進行了深刻的洞察與精深總結(jié),他主要把它分成兩類,(1)“大型對話”,意指小說內(nèi)部和外部的各部分之間的一切關(guān)系,主要涵蓋了各個層面的架構(gòu)、人物與社會思想之間以及作者與主人公之間的對話關(guān)系;(2)“微型對話”,主要指向文本內(nèi)部(比如人物心靈內(nèi)部等),“對話還向內(nèi)部滲入,滲進小說的每種語言中,把它變成雙聲語,滲進人物的每一手勢中,每一面部表情的變化中,使人物變得出語激動,若斷若續(xù)?!?/p>

      《幸福的家庭》中的對話使用未必像巴赫金所敘述的那么復(fù)雜和全面,但亦有其別致可觀之處。在大型對話層面上,魯迅主要是和許欽文的《理想的伴侶》形成一種對話關(guān)系,甚至從標(biāo)題上也可見一斑。當(dāng)然,在小說中對“幸?!钡慕?gòu)中,小說中提及的一本所謂《理想之良人》,作為互涉文本,既參與了相關(guān)的建構(gòu),同時又是對話參照。當(dāng)然,魯迅相當(dāng)精巧的把它濃縮到微型對話中。

      在微型對話中,魯迅采用了雙線并進的對話體創(chuàng)造。一方面,是小說中“他”在創(chuàng)作中有關(guān)幸福的假想和當(dāng)時社會語境中時尚、生活品位的角力,而另一方面,卻是他的創(chuàng)作本身和自己所處的個體現(xiàn)實之間的對話關(guān)系。具體到小說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一條線索是他所創(chuàng)設(shè)的幸福的家庭的諸要素:1所居地;2留學(xué)地及時尚;3文藝品味;4午餐(中國菜等);5具體飲食及餐桌文化;6房子及私人空間等;而另一條線索則是他所經(jīng)歷的個體現(xiàn)實:1劈柴買賣的斤數(shù)及討價還價;2太太來索錢;3白菜堆在家中;4太太打女兒;5他逗弄女兒;6他企圖平息雜念而不能。兩條線齊頭并進,夾雜交錯,形成一種對話的張力。

      整體而言,魯迅對這種手法的運用遠比許欽文《理想的伴侶》豐富多彩,而且在文體的平衡性與美感上也不可同日而語。《幸福的家庭》中展現(xiàn)出一種比照的獨特觀感,細讀之下獨有一種詼諧而又深沉的藝術(shù)風(fēng)格。

      需要指出的是,在魯迅此篇小說中,其微型對話中的對話,含義也可切分,其實它既包含了他真正的語言交流,同時也包括了他的意識中的對話,同樣,在他的舉動中亦有一種對話關(guān)系,“他抽開書桌的抽屜,一把抓起所有的銅元,不下二三十,放在她攤開的手掌上,看她出了房,才又回過頭來向書桌。他覺得頭里面很脹滿,似乎椏椏叉叉的全被木柴填滿了,五五二十五,腦皮質(zhì)上還印著許多散亂的亞剌伯?dāng)?shù)目字。他很深的吸一口氣,又用力的呼出,仿佛要借此趕出腦里的劈柴,五五二十五和亞刺伯?dāng)?shù)字?!逼湫袆拥暮浪瑧?yīng)對其實更多是來自于其空想和假設(shè)帶來的虛假強大支撐——他被制造的“幸福”沖動激勵著,同時卻又為現(xiàn)實的阻隔而不滿,因此,其舉動中其實是一種不耐煩的豪氣,可以斷定,清醒過后依舊是無奈。

      2.繁復(fù)的意義

      眾所周知,魯迅的小說在意義形構(gòu)上往往有其深不可測的功力與穿透性,《幸福的家庭》也不例外。和許欽文相比,魯迅的長處如下:

      (1)循環(huán)的悲劇性機制。相較于《理想的伴侶》中相對單一的角色刻畫和性別話語權(quán)力流向,《幸福的家庭》不僅僅開辟了男性的想象空間,同時又給女性以話語權(quán),但可悲的是,她們卻更多呈現(xiàn)出一種悲劇性層面或結(jié)局。

      小說中的主婦太太的形象更多是一個世俗不堪的黃臉婆,她的介入更多是柴米油鹽符號的再現(xiàn),比如,“二十五斤”劈柴、大聲討價還價等。這當(dāng)然和幸福理念中的理想主婦差距甚遠,因為后者時尚、和善、溫文爾雅、談吐不俗。而更進一步的描述則是太太對女兒的粗暴,“‘連你也來欺侮我!不會幫忙,只會搗亂,——連油燈也要翻了他。晚上點什么?……’”這種粗暴和戾氣更顯出其粗俗和缺乏愛心。

      魯迅的更深刻之處在于其貫徹了相當(dāng)?shù)耐创蚵渌返膹氐仔?。小說中還著力描述了男主人公他對女兒進行撫慰時的聯(lián)想,她的通紅的嘴唇,可愛程度不亞于五年前的她的母親。然而結(jié)果是——曾經(jīng)革命和美麗的女子在生活的磨砥中終究庸俗不堪。魯迅不僅指出了個體劣根性的無處不在,而且更別具匠心的指出了在不合理家庭倫理道德體制下國民劣根性延續(xù)的必然性和悲劇性。當(dāng)然,魯迅在小說中的反諷立場和態(tài)度與許欽文的書寫也有差異,魯迅呈現(xiàn)出更多的同情心和介入感。

      (2)理想/虛幻與多重現(xiàn)實的張力。和對話體的敘事結(jié)構(gòu)相吻合,魯迅在小說中更彰顯出理想與現(xiàn)實的尖銳對立,借此來證明在彼時現(xiàn)實中幸福的不可得。

      《理想的家庭》中同時也指出了個體劣根性的遺憾,但當(dāng)時魯迅的操作可能至少有如下含義:1)借此凸顯出他對虛假的“黃金世界”進行的強烈批判,他1921年在開始翻譯阿爾志跋綏夫時有這樣的感受,而在1925年3月18日給許廣平的一封信中他也重申一貫的對“黃金世界”的強力質(zhì)疑,“我疑心將來的黃金世界里,也會有將叛徒處死刑,而大家尚以為是黃金世界的事,其大病根就在人們各各不同,不能像印書似的每本一律。要徹底毀壞這大勢的,就容易變成‘個人的無政府主義者’”。而《理想的家庭》中間也承載了他類似的洞見。2)同時,在小說中所描述的現(xiàn)實關(guān)懷其實也是多重的,他的個人現(xiàn)實,當(dāng)時時局以及背后的運作機制。前兩點是顯而易見的,后一點則是隱晦的。通過這種方式,魯迅的《幸福的家庭》無論是在批判的邏輯層面上,還是在深度上都技高一籌,這是無需置疑的。

      小說中,“他”的有關(guān)《幸福的家庭》的小說草稿終于化作他幫小女兒擦鼻涕的垃圾紙而被丟進紙簍,但其中所包含的意義過程的進一步挖掘卻并未結(jié)束,如有論者就指出,“他最后以‘正視的勇氣’,戰(zhàn)勝了自己‘聊以自欺,而且欺人’的‘瞞騙’企圖。其結(jié)局,在精神上,他是勝利者;但在物質(zhì)上,他卻墮入了生存危機的泥淖之中?!彼摶蚩缮倘?,但從此角度看,魯迅的確是一個善于伏擊的作家。

      結(jié) 語

      毫無疑問,《幸福的家庭》作為對許欽文的《理想的伴侶》的擬寫給當(dāng)時相當(dāng)年青的許欽文是一個巨大的激勵和提升,對于許欽文以后的人生軌跡也不無影響(1949年中共建國后,許生活相當(dāng)不錯)。

      但平心而論,《理想的伴侶》中也確有其可觀之處,而相對輕快的筆觸與反諷也并非毫無影響,在《幸福的家庭》中亦有風(fēng)格類似的描寫,比如,描寫在不斷遐想中他的饑餓難以抵抗,“他覺得胃里有點空虛了,放下筆,用兩只手支著頭,教自己的頭像地球儀似的在兩個柱子間掛著?!泵鑼憫嵟闹鲖D,“他抱了她回轉(zhuǎn)身,看見門左邊還站著主婦,也是腰骨筆直,然而兩手插腰,怒氣沖沖的似乎預(yù)備開始練體操?!睆臅鴮懟{(diào)與風(fēng)格來說,算得上是小說總體沉悶與壓抑中的一點亮色或暖意。但無論如何,這兩篇小說中的對流、交叉、契合與差異,無論在敘事技藝上,還是在意義營造上都有值得探究之處。

      〔1〕周遐壽.魯迅作品里的人物〔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1.

      〔2〕許欽文.在老虎尾巴的魯迅先生:許欽文憶魯迅全編〔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

      〔3〕許欽文.《彷徨》分析〔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58.

      〔4〕董小英.再登巴比倫塔——巴赫金與對話理論〔M〕.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94.

      〔5〕巴赫金著,白春仁、顧亞鈴譯.巴赫金全集(第五卷)〔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6〕魯迅.魯迅全集(第 11卷)〔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5.

      〔7〕張人權(quán).媚俗欺世的企圖被良知戰(zhàn)勝的心理歷程——為魯迅小說〈幸福的家庭〉思想辯正〔J〕.重慶師專學(xué)報,1995(4).

      猜你喜歡
      伴侶理想魯迅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金橋(2022年7期)2022-07-22 08:32:10
      2021款理想ONE
      汽車觀察(2021年11期)2021-04-24 20:47:38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花火彩版A(2021年11期)2021-02-08 12:42:52
      先理解自己,再理解伴侶
      海峽姐妹(2020年6期)2020-07-25 01:26:20
      魯迅,好可愛一爹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1:44
      如何“改造”性格相沖的伴侶?
      海峽姐妹(2019年12期)2020-01-14 03:24:54
      選對伴侶,是一生最好的投資
      海峽姐妹(2019年9期)2019-10-08 07:49:18
      最好的伴侶,遇事先道歉
      好日子(2018年9期)2018-10-12 09:57:22
      魯迅《自嘲》句
      靖西县| 太保市| 普兰县| 合江县| 蛟河市| 广水市| 文山县| 库尔勒市| 余姚市| 永定县| 禹城市| 昂仁县| 沿河| 富宁县| 永新县| 桐柏县| 山阳县| 乌鲁木齐市| 开原市| 区。| 来宾市| 伊金霍洛旗| 缙云县| 咸丰县| 喀喇| 天台县| 石景山区| 福州市| 横山县| 抚顺县| 东海县| 北碚区| 龙州县| 寿阳县| 东山县| 永嘉县| 玛多县| 保山市| 新宁县| 斗六市| 花莲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