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長緯
辦公樓是一面鏡子
◆ 汪長緯
如今許多地方的辦公大樓一個比一個豪華、壯觀,一個比一個時尚、現(xiàn)代。但也有例外,遼寧省錦州市委大樓,建于1951年,這座年過花甲的辦公樓,早已被漂亮時尚的民宅包圍了,從外觀上瞧,怎么看都像個街道辦事處;內(nèi)部設施也陳舊,不到5000平方米的使用面積,擠得滿滿當當。在大力反對享受主義和奢靡之風的當下,看到不久前《人民日報》的這則報道,知道在經(jīng)濟比較發(fā)達的東北大地上,還矗立著這樣一座在有些人眼中要多寒磣有多寒磣的地級市的市委大樓,實在令人振奮和鼓舞。
有一句耳熟能詳?shù)拿裕凶觥白詈玫慕ㄖ菍W?!薄?墒?,事與愿違,這些年來許多地方除了商務樓以外,最好的建筑差不多就是行政辦公大樓!稍遠一點的,是2006年落成的鄭州市惠濟區(qū)辦公新址,這個被媒體稱為“白宮”的區(qū)級辦公新址,在新華社記者筆下是這樣一幅圖畫:“六幢嶄新的辦公大樓,一個巨大的半球形的會議中心氣勢恢弘;數(shù)百畝綠地、園林、假山、噴泉環(huán)繞其中;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幾只鴨子在悠閑地游弋……”這究竟是政府辦公樓還是度假休閑中心?再說近一點的,便是數(shù)月前曝光的耗資數(shù)億的成都市行政中心。這兩處建筑真叫人開了眼界,見識了雄偉壯觀,見識了富麗堂皇,見識了金碧輝煌,見識了現(xiàn)代宮殿!有人收集過咱們一些行政辦公大樓的照片,PK一些發(fā)達國家的政府辦公樓,相比之下,他們簡直就是丑小鴨,就是“下三爛”!這且不說,咱們這里不少地方的辦公大樓,從上到下一級比一級厲害,市里的比省里豪華,縣里的比市里氣派,鄉(xiāng)鎮(zhèn)的比縣里威風。多年前,一個人均財政收入才200元的貧困縣,居然蓋起了一座1.5萬平方米、總造價達3200多萬元的縣委、縣政府大樓;重慶的黃金鎮(zhèn)政府,不是蓋成了“天安門”嗎?有人說,一些縣市長、鄉(xiāng)鎮(zhèn)長的辦公室比國務院總理的還要寬大還要豪華,恐怕并非戲言。顯而易見,這些遠遠超過實際需要和當?shù)刎斄ω摀暮廊A辦公大樓,建筑在民眾的沉重負擔之上,無疑是享樂主義的產(chǎn)物,是奢靡之風的表現(xiàn)。這樣的奢靡風氣影響了民生,損害了民眾的利益,產(chǎn)生了惡劣的社會導向,與執(zhí)政為民的理念和宗旨,不是南其轅而北其轍嗎?
正在全黨開展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主要任務聚焦作風建設,集中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的“四風”問題,可謂切中時弊。這次教育實踐活動的總要求是“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其實,對各級黨政機關而言,群眾路線貫徹得怎么樣,干群關系如何,有沒有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在一定意義上說,自己蹲的那棟辦公大樓就是一面鏡子。在這面鏡子面前,官員們看看自己是帶頭過緊日子建設節(jié)約型政府,還是帶頭鋪張奢侈?是珍惜民力,還是亂花納稅人的血汗錢?是用有限的財力解決民生難題,還是為自己營造當官做老爺?shù)陌矘犯C?其實,老百姓早就從一些辦公大樓這面鏡子里看出了官員們的心思,更看出了難以言說的名堂。為什么一些地方的公權(quán)機關缺少公信力?就是百姓們從那些豪華壯觀的辦公大樓上,看到了一些官員說的是一套,做的完全是另一套。
辦公樓是一面鏡子,一些公權(quán)機關在這次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不妨用來照照自己。
發(fā)稿編輯/浦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