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_ 淡 豹
茶座
我為什么想學習寫作
文 _ 淡 豹
5年前,我和我丈夫剛開始約會。我覺得最首要的就是弄明白他喜歡什么風格的女生——這事很難開口,一旦得到一個“反正不是你”之類的冰水式答案,或者“善良的”這種難以模仿的風格,就更難下手了。我便采取迂回戰(zhàn)術,側面詢問他喜歡哪幾位女星。
他不假思索,帶著得意回答我:“大S,徐若瑄?!?/p>
假如他提名的是性感風的美式女性,我還能努力靠年齡積攢出一點成熟氣質(zhì),但此人愛好的是少女感,我實在沒辦法年齡減5歲,身高去兩寸。
一晃5年,后來毫不少女的我居然和他結婚了。5年中,我也越來越了解我丈夫性格的核心,即“歡快”二字。
于是,我發(fā)現(xiàn),此人恐怕缺乏靈魂——他周末打開實況足球和足球經(jīng)理,對著鍵盤喜笑顏開;自童年起收集漫畫已持續(xù)整整25年;喜愛玩耍,為他的洗澡頻率每天與我爭吵不休……他太快樂了,因此不能有太多靈魂。
我看到莫言、閻連科、劉慶邦等老作家說,他們當年想學習寫作,是為農(nóng)轉非、參軍、有更多糧票。而年輕一輩的作家阿乙說,當年身在江西縣城想學習寫作,是因為向往有城市戶口的姑娘,為了遠行,為了對歧視的抗議。
我本來覺得我想學習寫作,和鯉魚躍龍門的向往毫無關系。但現(xiàn)在,我逐漸意識到,其實我從兩年前申請讀本校的創(chuàng)意寫作課程開始,就算把自己逼死也想寫出點兒正經(jīng)東西來,這就是在追求他人的認可。這個“他人”,就是我丈夫。
在我丈夫眼中,我是一個好吃懶做、愛打扮、缺乏技能的廢物。
他從商學院畢業(yè),習慣于以商業(yè)潛力衡量價值高低、事情好壞。他曾飽含憐憫地問我:“你有什么能賣出去的技能,能找到什么工作?除了發(fā)嗲,你還會什么?”
我其實有很多話想說,但怕一出聲又會被責為發(fā)嗲,于是在沉默中用力點頭,表示確實還會其他的。
他想起來了:“哦,對,你還會發(fā)脾氣?!?/p>
在如今這個時代,能市場化的技能,從開車到制表到做幻燈片,我確實都不太行。但是,我覺得自己有肥厚的靈魂,有觀點,有精神生活。此人認為我是廢物根本就是誤解,明明是因為他自己缺乏足夠富饒的靈魂來理解我。
即使靈魂、觀點、精神生活我都不太有,或者質(zhì)量不高,但我至少有很多的思緒——每天大腦擠得要死,其中絕大部分還都寫不進學術論文里。所以我想寫小說和隨筆,把這些觀點表達出來,證明我不是廢物,也順便試試看能否影響他人。我丈夫說,賺不賺錢不要緊,只要能寫出來,接近他心目中的文學巨著第一名——暢銷長篇網(wǎng)絡小說《鬼吹燈》十分之一的字數(shù),他就承認我有才能。當然假如能賺錢,讓才能變?yōu)榧寄?,他就更認為我不是廢物:“也不指望你能有《鬼吹燈》的水平了,有字數(shù)就行?!?/p>
5年前的那一天,我丈夫也問了我喜歡哪些男星,我說了平生最有水平的一句話:“都不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