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寄寒
一、牽塘網
我的故鄉(xiāng)是一個四面環(huán)水的小鎮(zhèn),我家門口前還有一條東西向的小河,一到夏天,它成了我們孩子的樂園,故鄉(xiāng)的孩子都在這兒學會了游泳,我們叫它“童年河”。我家門口的河段特寬,約五六十米,來往的船只都在這兒掉頭轉向,漁民則常在這兒牽塘網。
初夏時節(jié),午后的清風吹拂著家門口大柳樹的柳條,一球球白色柳絮隨風飄散。一天下午,一條漁船駛入我家門口,泊在河中央。幾個頭戴氈帽的漁夫一邊沿著河灣搖竹篙,一邊把塘網往河里丟,河面上飄浮起一個個白色的皮球似的海綿。不多一會兒,漁夫上岸,分成兩幫,朝兩個方向拉動塘網的繩索。
漁夫打著赤膊,裸露著的紫銅色后背上冒出黃豆般的汗珠,他們咬緊牙邊拉邊吆喝。白色海綿浮子逐漸聚攏,塘網底上一簇簇閃著光亮的魚兒活蹦亂跳,兩岸圍觀的人情不自禁地歡呼起來。我和小妹擠到圍觀人群的前面,只見漁夫用網兜把塘網里的魚兒撈進岸上的木桶,打撈完再把塘網翻到漁船上,隨后撐船離開。漁船漸漸遠去之后,我和小妹在岸邊的草叢里尋找漏失的小魚,沒想到我家的小花貓也來了,它動作敏捷地從草叢里叼出不少漏網的小魚、小蝦。
我家門口的牽塘網不僅給我家的小花貓帶來美食,更給我們帶來了快樂。
二、板 罾
夏日傍晚,白天的暑氣還未散盡,鄰居阿明叔便在我家門口的石河橋畔支起一個板罾—— 一個用幾根竹竿作支架的方形漁網。他坐在板罾旁的小凳上,一邊望著靜靜的河面,一邊抽煙。阿明叔的板罾遠近聞名,他沒戴手表,但每一板罾相隔的時間均保持在一二分鐘之內,而且每板一罾從沒空網,或多或少都會有幾條小魚兒入網,把我和小妹看得雙眼發(fā)直。
阿明叔性格隨和,對我們說板罾要有耐心,還問我們要不要也板一罾試試。我和小妹興奮地答應了。阿明叔把板罾的繩索放在我們手里,我和小妹心急火燎,沒隔多久便橫板一罾,豎板一罾?!奥犖铱诹睿 卑⒚魇迦滩蛔『暗?。隔了好長時間,我和小妹不耐煩了,阿明叔終于一聲令下:“板!”我和小妹用盡吃奶的力氣拉起繩索,忽然覺得板罾好沉,一條鱗片閃光的鯉魚出現在我們眼前!
入夜,阿明叔給我們送來一碗紅燒鯉魚。
我和小妹享受美食的同時依然沉浸在板罾成功的興奮之中。
三、魚 鷹
黃昏,白日喧鬧的小鎮(zhèn)此刻已回歸寧靜。我家門口平靜的河面上,由西向東搖來一條小漁船,船身狹長,兩頭尖尖的,翹得高高的,船舷兩旁放著樹椏枝供魚鷹棲息。
頭戴氈帽的漁夫邊搖櫓邊用腳踏著木板,發(fā)出“啪——”的聲音,用一根小竹篙把船上八只魚鷹全都趕下河,魚鷹隨即沉入水底追逐魚兒。不多一會兒,一只魚鷹鉆出水面,伸長脖子游到船舷處,向漁夫討功。漁夫迅速把它拉上船,伸手把它嘴里的魚兒拿出來,丟進船艙,喂給它一塊豆腐。
又一只魚鷹一會兒鉆出水面伸長脖子,嘴里叼住一條魚兒,一會兒又鉆進水里,鉆出鉆進,似乎左右犯難——漁夫把一只竹篙伸到它身邊,它才乖巧起來。漁夫把它嘴里的魚兒挖出來,丟進船艙,不再理會——這只魚鷹不老實,豆腐也不給。媽媽說,魚鷹的脖子早被一根細繩扣住,任何魚兒都吞不進它的食道。
忽然,水面激起一堆白色水花,只見三只魚鷹正合力叼住一條約五六斤重的鯉魚,艱難地游向船舷。漁夫眼快手快,用漁網套住那條大鯉魚,丟進船艙,然后立刻喂給三只魚鷹三塊豆腐。
觀魚鷹捕魚,讓我悟出了魚鷹不同的品性——有的魚鷹對主人忠心耿耿,也有的魚鷹貪圖小便宜,當然,多數魚鷹還是忠于主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