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雪林
青春(節(jié)選)
◎ 蘇雪林
記得法國作家曹拉的約翰戈東之四時(Quatre journees de Jean Gourdon)曾以人之一生比為年之四季,我覺得很有意味;雖然這個比喻是自古以來,就有許多人說過了,但芳草夕陽,永為新鮮詩料,好譬喻又何嫌于重復(fù)呢?
不陰不晴的天氣,乍寒乍暖的時節(jié),一會兒是襲襲和風(fēng),一會兒是蒙蒙細雨,春是時哭時笑的,春是善于撒嬌的。
樹枝間新透出葉芽,稀疏瑣碎的點綴著。地上黃一塊,黑一塊,又淺淺的綠一塊,看去很不順眼;但幾天后,便成了一片蓊然的綠云,一條綴滿星星野花的繡氈了。壓在你眉梢上的那厚厚的灰暗色的云,自然不免教你氣悶;可是他轉(zhuǎn)瞬間會化為如紗的輕煙,如酥的小雨。新婚紫燕,屢次雙雙來拜訪我的矮椽,軟語呢喃,商量不定,我知道他們準是看中了我的屋梁,果然數(shù)日后,便銜泥連草開始筑巢了。遠處,不知是畫眉,還是百靈,或是黃鶯,在試著新吭呢:強澀地,不自然地,一聲一聲變換著,像苦吟詩人在推敲他的詩句似的。綠葉叢中紫羅蘭的囁嚅,芳草里鈴蘭的耳語,流泉邊迎春花的低笑,你聽不見么?我是聽得很清楚的。她們打扮整齊了,只等春之女神揭起繡幕,便要一個一個出場演奏?,F(xiàn)在她們有點浮動,有點不耐煩。春是準備的,春是等待的。
幾天沒有出門,偶然涉足郊野,眼前竟換了一個新鮮的世界:到處怒綻著紅紫,到處隱現(xiàn)著虹光,到處悠揚著悅耳鳥聲,到處飄蕩著迷人的香氣。蔚藍天上,桃色的云,徐徐伸著懶腰,似乎春眠未足,還帶著惺忪的睡態(tài),流水卻瞧不起這小姐腔,他泛著瀲滟的霓彩,唱著響亮的新歌,頭也不回地奔赴巨川,奔赴大海。……春是爛漫的,春是永遠的向著充實和完成的路上走的。
春光如海,古人的比方多妙,多恰當(dāng)。只有海,才可以形容出春的飽和,春的浩瀚,春的磅礴洋溢,春的澎湃如潮的活力與生意。
春在工作,忙碌地工作,它要預(yù)備夏的壯盛,秋的豐饒,冬的休息,不工作又怎么辦?但春一面在工作,一面也在游戲,春是快樂的。
春不像夏的沉郁,秋的肅穆,冬的死寂,他是一味活潑,一味熱狂,一味生長與發(fā)展,春是年青的。
當(dāng)一個十四五歲或十七八歲的健美青年向你走來,先有股爽朗新鮮之氣迎面而至,正如睡過一夜之后,打開窗戶,冷峭的曉風(fēng)給你帶來的那一股沁心的微涼和蔥蘢的佳色。他給你的印象是爽直、純潔、豪華、富麗。他是初升的太陽,他是才發(fā)源的長河,他是能燃燒世界也能燃燒自己的一團烈火。他是目射神光、長嘯生風(fēng)的初下山時的乳虎,他是奮鬣揚蹄、控制不住的新駒。他也是熱情的化身,幻想的泉源,野心的出發(fā)點。他是無窮的無窮,他是希望的希望。呵!青年,可愛的青年,可羨慕的青年!
青年是透明的,身與心都是透明的。嫩而薄的皮膚之下,好像可以看出鮮紅血液的運行,這就形成他或她容顏之春花的嬌,朝霞的艷。所謂“吹彈得破”,的確叫人有這樣的耽心。忘記哪一位西洋作家有“水晶的笑”的話,一位年輕女郎嫣然微笑時,那二泓明亮的秋波,那兩行粲然如玉的牙齒,那唇角邊兩顆輕圓的笑渦,你能否認這“水晶的笑”四字的意義么?
青年是永遠清潔的,為了愛整齊的觀念特強,青年對于身體,當(dāng)然時時拂拭,刻刻注意。然而青年身體里似乎天然有一種排除塵垢的力,正像天鵝羽毛之潔白,并非由于洗濯而來。又似乎古印度人想象中三十二天的天人,自然鮮潔如出水蓮花,一塵不染。等到頭上華萎,五官垢出,腋下汗流,身上那件光華奪目的寶衣也積了灰塵時,他的壽命就快告終了。
青年最富于愛美心,衣履的講究,頭發(fā)顏臉的涂澤,每天費許多光陰于鏡里的徘徊顧影,追逐銀幕和時裝鋪新奇的服裝的熱心,往往叫我們難以了解,或成了可憐憫的嘲諷。無論如何貧寒的家庭,若有一點顏色,定然聚集于女郎身上。這就是碧玉雖出自小家,而仍然不失其為碧玉的秘密。
青年是沒有年齡高下之別的,也永遠沒有丑的,除非是真正的嫫母和戚施。記得我在中學(xué)讀書時,眼中所見那群同學(xué),不但大有美丑之分,而且竟有老少之別。凡那些皮膚略為粗黑,眉目略為庸蠢,身材略為高大,舉止略為矜壯些者,總覺得她們生得太“出老”一點,猜測她們年齡時,總會將它提高若干歲。至于二十七八或三十一二的人──當(dāng)時文風(fēng)初開的內(nèi)地學(xué)生是確有這樣年齡──在我們這些比較年輕的一群看來,竟是不折不扣的“老太婆”了。這樣的“老太婆”還出來念什么書,活現(xiàn)世!輕薄的同學(xué)的口角邊,往往會漏出了這樣的嘲笑。現(xiàn)在我看青年的眼光竟和以前大大不同了,媸妍胖瘦,當(dāng)然分辨得出,而什么“出老”的感覺,卻已消滅于烏有之鄉(xiāng),無論他或她容貌如何,既然是青年,就要還他一份美,所謂“青春的美”。挺拔的身軀,輕矯的步履,通紅的雙頰,閃著青春之焰的眼睛,每個青年都差不多。從飛機下望大地,山陵原野都一樣平鋪著,沒有多少高下隆洼之別,現(xiàn)在我對于青年也許是坐著飛機而下望吧?哈,坐著年齡的飛機!
但是,青年之最可愛的還是他身體里那股淋漓元氣,換言之,就是那股愈汲愈多,愈用愈出的精力。所渭“青年的液汁”(Laseve de la jeunesse),這真是個不舍晝夜?jié)L滾其來的源泉,它流轉(zhuǎn)于你的血脈,充盈于你的四肢,泛濫于你的全身,永遠要求向上,永遠要求向外發(fā)展;它可以使你造成博學(xué),習(xí)成絕技,創(chuàng)造驚天動地的事業(yè)。青年是世界上的王,它便是青年王國所擁有的一切財富。
春是四季里的良辰,青年是人生的黃金時代。是春天,就該鳥語花香,風(fēng)和日麗,但淫雨連綿,接連三四十日之久,氣候寒冷得像嚴冬,等到放晴時,則九十春光,闌珊已盡,這樣的春天豈非常有?同樣,幼年多病,從藥爐茶鼎間逝去了寂寂的韶華;或父母早亡,養(yǎng)育于不關(guān)痛癢者之手,像墻角的草,得不著陽光的溫照,雨露的滋潤;或生于寒苦之家,半餓半飽地挨著日子,既無好管養(yǎng)又受不著好教育,這種不幸的青年,又何嘗不多?咳,這也是春天,這也是青年!
題解
蘇雪林(1897—1999),女,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家、評論家、學(xué)者。作品涵蓋小說、散文、戲劇、文藝批評,在中國古代文學(xué)和現(xiàn)當(dāng)代文學(xué)研究中成績卓著。代表作有《天馬集》《歐游攬勝》《論中國舊小說》等。
對于青春的謳歌,古今中外何其多也。對青春的熱愛,其實正來源于對生命的敬畏。生命是有始有終的過程,蒼老比之于年少,衰颯比之于奮發(fā),自然令人由衷更喜愛與期冀成長階段的美好。正如作者所言,就是“那股淋漓元氣,換言之,就是那股愈汲愈多,愈用愈出的精力”。然而,無論怎樣吶喊,怎樣高呼,世間也總有不了解青春意義、不珍惜青春價值之人,我們每個人,捫心自問,或也浪費過自己寶貴的青春。不過,不必沮喪,只要生命還不曾失去,只要心靈還擁有年輕與自由,其實,青春時刻都在。(王林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