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曉峰++譚慶云
上世紀80年代初,毗鄰香港的小漁村深圳憑借得天獨厚的地理和政策優(yōu)勢,在改革開放的春風中迅速崛起,創(chuàng)造出令人驚嘆的“深圳速度”。深圳以其生活節(jié)奏快、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以及思想觀念時尚超前而成為當時萬眾景仰的標志。
極盡艷麗的情調(diào)襲染著這南國新城。這個春風吹來的經(jīng)濟引擎,給人的印象好似一個經(jīng)濟改革的符號,這個小城未曾留下太多讓人經(jīng)久回味的東西,因而也常常被人不屑地冠之為“文化沙漠”。
歷經(jīng)30多年的蛻變,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一棟棟圖書館、一個個文化產(chǎn)業(yè)的落地,一批批的文化精英匯聚于此,深圳文化終于如鳳凰涅槃——破繭而出,振翅翱翔,從一個顧盼羞澀的少女逐步走向豐腴成熟,成為嶺南文化藝術(shù)領(lǐng)域中的主力新軍,成為湛藍的華夏文化天際中一抹亮麗的風景。
深藏深圳一隅的謝金龍的“謝氏書法”是在深圳這片新生的文化基脈中綻放出來的一朵奇葩,他執(zhí)流水行云之毫素、蘸染如熾的靈氣,開創(chuàng)了獨樹一幟的書法藝術(shù)范例,為深圳的文化事業(yè)添加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謝金龍先生未師從任何名家巨擘,而是歷經(jīng)幾十年如一日的專研修煉,終于自成一家。他的章草重墨落筆、陰陽虛實結(jié)合,契合了米襄陽的酣暢雄健,兼有他“刷字”的印跡;他大尺幅的作品,如《上善若水》、《道法自然》等有顏真卿豐腴雄渾的敦厚;其行草有懷素狂草遺風——蒼勁、放縱恣肆,但收斂有度,形成自己狂而不放、穩(wěn)健瀟灑的風格。謝先生的字躍然紙上,字字挺拔,筆走龍蛇——筆畫勾連間一如盤根錯節(jié)遒勁的崖柏,從筋骨中透出股股硬氣。謝先生寫“中國夢”柔中帶剛,寫出了中華民族不卑不亢的氣節(jié),寫出了大中華擁有的儒雅、樸實、兼濟天下的襟懷,寫出了中國人自強不息的氣概。其寫“精氣神”精神抖擻,氣宇軒昂,神氣逼人,透出一種深邃、久遠,噴薄欲出的無窮張力。
南朝齊國的書理家王僧虔《筆意贊》中有語:“書之妙道,神采為上,形質(zhì)次之,兼之者方可紹于古人?!敝x金龍非凡的書法功力加上其人生感悟的積累,令他的字形神兼?zhèn)?,出神入化。他帶給人的不只是書法自身的賞心悅目,帶給賞讀者最大的驚喜是意趣,意趣是他書法最大的過人之處。他用心寫“山”,落筆之處,山石巍然屹立,峰巒綿延不絕;他潑墨寫“水”,水勢浩蕩奔流,一瀉千里;他專心寫“孝”,長幼互相依偎,愛心彰顯無遺;他傾力寫“馬”,嘶鳴長嘯,其馬昂揚;他揮灑寫“龍”,如蛟龍出海,游走在天;他屏氣寫“神”,下筆如有千鈞之力,筆鋒回轉(zhuǎn)間長歌善舞、恣肆揮灑,收勢雋秀挺拔,蕩氣回腸。整字如亭亭玉立的觀音,集柔美、陽剛于一身,寫出了“神”的威嚴、詭秘和圣潔,神力無邊!
對謝金龍“融通四?!彼淖址磸?fù)品讀,立覺妙趣橫生。其字筆畫厚實,立體感強,氣韻流暢,有千軍萬馬之勢??础叭凇弊止P鋒上下翻飛、左右開合有度而渾然天成,充分展示了和諧、兼愛、通達的氣度和深邃的儒家文化內(nèi)涵;“通”字整字一如舟楫行水,無窒無礙;“四”字如炯炯神目,探視古今,縱覽四面八方;“海”中波瀾起伏。
這只是初步印象。呷清茶一口再看四字,另有玄機:“通”如字畫,一葉扁舟中穩(wěn)坐一束發(fā)高髻的雍容女子;“海”字中有一男子揮灑長袖面對大海?!巴ā?、“?!敝g并不相通,當中隔目(“四”字)遙遙相望。
細細思量開去:大千世界、蕓蕓眾生無非男男女女組成,倘若將視野放開,將心的天窗打開,讓心舟順流而下,四海遨游,便能貫穿世界,即是“融通四?!??!渡袝ぬ住氛f:“‘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謝先生的“融通四?!彼膫€大字高懸在上,那個圓睜的眼睛環(huán)顧著左右男女,猶如廟堂壁畫正中天神的眼睛,審視著人間的角角落落,讓作孽的人無處遁形。謝先生的四字傳神,就其遼遠的哲理意義、人生感悟和它帶給賞讀者的志趣,遠遠超出其形了。
謝先生另一幅《道法自然》也別有意趣。道法自然是老子哲學的精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為萬物之源起,是超然無形的、虛幻的,但確確實實在左右萬物生滅變化,是冥冥中存在的規(guī)律,人們不可違背、逾越它。萬物發(fā)展復(fù)歸于道。謝先生筆下的“道”正是用傳神的形來闡釋了道的高遠含義。謝先生點劃落筆,峨冠博帶的行者形象躍然紙上——有首、有身、有腳,他的“道”如瀟灑行走在大道中的哲人,在人生的征途中,御風而行,形色匆匆。而這行進的人的脖子上似乎被套上了虛幻的枷鎖,無形中給行進中的人以誡示——這“道”中的一斜橫即是傳說中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它橫亙在天,順它者昌榮,逆它者亡衰。這一筆蘊含的哲理是“道法自然”四字中綻放生命力的神來之筆。
再看謝先生的“上善若水”,四字撲面而來,儼然自亙古奔騰而來的“神水”,恣意回轉(zhuǎn),穿過無數(shù)崇山峻嶺,浩浩蕩蕩地奔流直瀉而去。謝先生筆下的水活了,他寫出了水的豪氣、水的韌性、水的力量。謝先生的“上”的神情就是一個下巴微闔、緊閉雙目、正身盤腿面東而坐的修行者、得道之人。置身當下酒綠燈紅、熙熙攘攘的城市中,面對名利、金錢、霓虹燈迷離、夜半歌聲盈耳,能將自己拿得起、放得下,以淡泊之心待人處事,實屬難能可貴。謝先生正是這樣一個真正大徹大悟的智者,他下筆“上善若水”動靜結(jié)合、形神兼?zhèn)洌菍λ?、對道家思想的深深的領(lǐng)悟。
謝金龍書法除了形神兼?zhèn)?、意趣深遠之外,其筆法、結(jié)字、章法也別具特色。
謝金龍書法用筆獨到,他中鋒、側(cè)鋒用筆、虛實結(jié)合,天衣無縫,飛白筆深得米芾“刷”的神韻?!吧瘛薄ⅰ爸袊辍?、“文筆生輝”、“融通四海”“學無止境”中的“神”、“中”、“魂”、“文”、“生”、“輝”、“融”、“海”等字的回筆及提、捺間表現(xiàn)出來的中鋒、側(cè)鋒用筆與米芾《多景樓詩帖》、《蜀素帖》中的字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時具有自己鮮明的藝術(shù)特色。
蔡邕《九勢》中指出:“下筆用力,肌膚之麗。故曰:勢來不可止,勢去不可遏?!敝x金龍筆力勁道,點落宣紙,如疾雨捶打芭蕉,黃鐘大呂,擲地有聲;橫豎恣意揮灑,鏗鏘有力;撇捺疾出,如長拳游走。他的“勁”、“力”正是蔡邕運筆理論的體現(xiàn)和印證,看“神”、“文筆生輝”、“道法自然”等迸發(fā)出一種雄渾的力量,凝視片刻,感覺如聆聽“關(guān)西大漢,執(zhí)鐵板,唱大江東去”,字字身正氣爽。endprint
謝先生筆勢流暢,舒展,宛如長袖起舞——收放自如,下筆游轉(zhuǎn)勾連,一氣呵成。細品先生感慨“嫦娥登月”而激情書寫的一幅條幅,其筆勢“先疾回,后疾下,如鷹望鵬逝,信之自然(李斯語)”,整個筆畫點合勾連跌宕起伏,筆斷意連,氣勢貫通,如幽谷中聞天籟——時而憂怨悱惻,時而激越高昂,時而又婉轉(zhuǎn)綿長,曲終人不散,余音繞梁,不絕三日。
謝先生的字有入木三分的力度,順流疾下的氣勢、虛實結(jié)合的用筆方法使得他的字著墨多濃淡、干濕變化,富有靈氣、勁氣,質(zhì)樸而又豪邁灑脫。
謝金龍先生結(jié)字處處用心,處處留意,他講究字體大小長短結(jié)合,疏密伸縮有度,點畫布置得當,錯落有致,左右貫通,上下覆連承接,形勢遞相映帶。小看一筆一劃有板有眼,大看整字相得益彰。謝先生寫的“融通四海”中的“通”字,頭小腹圓,上細下粗,整個字如平心靜氣端坐修性的悟道之人;他的“?!弊肿筮呎疫厡?,左邊濃右邊淡,既保持了字體的重心,又表達了海的寬闊浩渺。謝先生的“上善若水”每字的起筆厚重精小,中段略微加大,底部放寬收筆,每個字呈現(xiàn)正三角,給人穩(wěn)重感。
謝先生寫字講求章法,整體布局虛實留白結(jié)合、字體大小錯落有致、張弛有度。細看小處字字珠璣,段段精辟;縱觀大幅章章絕倫,篇篇錦繡。還看謝先生那篇“嫦娥登月”條幅,整體重墨與飛白筆結(jié)合,如“終”、“月”、“年”等字的提筆處用虛筆。另外“年”,“今”的字體相對小些,富有變化,使整個篇幅不顯得呆板。通觀整篇字,十四字縱列排放,字字之間疏密變換,大小間隔,筆畫時而緊密促擁,時而恣意伸展,開首到結(jié)尾,一氣呵成,給人一種跌宕起伏、蕩氣回腸的豪邁感覺。
謝先生書法風格得益于他的閱歷、他的視野。他大學時候就酷愛國學,反復(fù)誦讀參悟過無數(shù)典籍,對古文學、歷史、天文、宗教、建筑等各個方面有濃厚的興趣。他潛心專研易經(jīng)、中醫(yī)多年,有自己獨到的領(lǐng)悟和體會。謝先生說“書法需要和自然、人生充分融合”。他將多年的研究、參悟融入書法創(chuàng)作。譬如“神”、“融通四海”及“文筆生輝”、“道法自然”等書法作品中充分體現(xiàn)了易經(jīng)中黑白虛實、陰陽變幻、人生輪回的道理,讓人嘆為觀止,愛不釋手。
謝先生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成就,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于他的堅持。謝金龍先生幼年就開始癡迷書法,從小學起便是黑板報的寫手,是學校文化宣傳的骨干。長時間的臨池不輟,他數(shù)十年如一日地堅持遠離塵囂、靜心思悟,不斷地博采眾長,不斷地錘煉、提升自己。歷經(jīng)多年默默耕耘、持之以恒學習和研究,不斷地推陳出新,不斷突破自我,隨著年齡的增長、經(jīng)驗、功力的積淀和磨礪,他的字越來越老道;他的書法作品在點點畫畫中不斷成長、豐滿,達到一種爐火純青、超凡脫俗的高度,自成一格的風格,成為書法作品中的精品??v觀謝金龍書法作品,從單字、尺幅到大篇的作品都能帶給人意想不到的震撼,用心細細品味又別有洞天,讓人參悟到蘊藏的哲理和博大的精神內(nèi)涵。
清人劉熙載在《藝概》中闡述:“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早先揣摩過謝金龍先生的字,越看越覺得提神醒腦,別有風韻,便有見面的想法。不承想見到本人讓人有些驚詫。謝先生顴骨棱角分明,雙目深邃,標準的客家人相貌。他不修邊幅,話語少且沒有俗話套話,喜歡直來直去,比較隨意。謝金龍先生異常熱心,待朋友如兄弟,無論是新朋還是老友。和謝先生共事,感覺不到他一絲的架子,反而更多的是和藹和溫情。北京一位書法家患帕金森癥來深治療,雖未曾謀面,也不熟識,受朋友之托,謝先生放下手頭的工作,全程陪同這位朋友之友往返廣深多次,為老先生治病求醫(yī)。
在我們短暫會面的兩個小時左右的時間,謝先生不斷地接到電話,有噓寒問暖邀他喝茶的,有請他搞建筑設(shè)計的,有店面開張請他捧場的等等,他都一一應(yīng)允。但對于寡情勢利之人的邀請或者求字,謝先生說,他一般都會嚴詞拒絕。
急功近利的文化經(jīng)不住歷史的檢驗,風吹過,如無厘頭的電影;笑過,虛胖肥腫的身體必將灰飛煙滅,留不下丁點的內(nèi)涵。書如其人,書品體現(xiàn)人品。謝先生廣結(jié)善緣,廣交朋友,不斷潛心修煉,才造就了謝氏書法不側(cè)倚取媚、不急功近利取其巧奇的質(zhì)樸大氣的風格。
浮華退卻,淘盡黃沙始見金,留下的才是精華。謝金龍是深圳文化天空中展翅高翔的蒼鷹,以他的執(zhí)著,以他的品行走下去,在天命之年,必定會綻放出更加燦爛的輝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