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為
(云南省永勝縣人民醫(yī)院, 云南 永勝 674200)
良性前列腺增生癥(BPH)是老年男性的常見疾病。其發(fā)病年齡一般在50歲左右開始,發(fā)病率隨年齡遞增而遞增。本病的主要病理特征是前列腺基質和上皮的增生,由于增生的前列腺壓迫尿道后梗阻,出現(xiàn)尿頻、排尿困難,甚則尿液不能排出的病證。BPH的治療一般可分為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手術治療效果良好,但手術及圍手術存在風險,而且術后容易引起一系列的并發(fā)癥,給患者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壓力和機體損傷。鑒于此,醫(yī)患一直都在探求療效確切、安全的內科治療代替手術療法。而祖國醫(yī)學對于此病則有獨特療效,具有很大的優(yōu)勢。
在臨床中,盡快使小便順利通暢排出是BPH患者的迫切要求。故治療應根據(jù)“腑以通為用”的原則,著重于通,通之方法,又因證候的虛實各異,但通之之法多矣。正如《謝映廬醫(yī)案·癃閉門》云:“小便之通與不通,全在氣之化與不化,然而氣化二字難言之矣,……古法森立,難以枚舉,總之,治病必求其本。”方法多矣,如何抉擇?治病求其本。本病腎氣衰退是本,但在臨床中發(fā)現(xiàn),BPH患者除出現(xiàn)尿頻、排尿不暢等泌尿系癥狀外,較少伴見全身癥狀。故治療時應根據(jù)“急則治其標”的原則,側重于辨病論治。據(jù)此思路,立散結啟閉,補腎助化的治法。筆者在臨床中反復摸索和驗證,選方用當歸貝母苦參丸合六味地黃丸方加減化裁治療本病,療效確切,現(xiàn)總結如下。
藥物組成:當歸25 g,浙貝母15 g(沖服),苦參15 g,熟地20 g,棗皮15 g,澤瀉10 g,牡丹皮10 g,桃仁15 g,川牛膝15 g,炮甲珠10 g(沖服),王不留行15 g,琥珀6 g(沖服),上方1天1劑,加水1500 mL,煎取汁600 mL,每服200 mL,分3次溫服。
方解:當歸貝母苦參丸首見于《金匱要略·婦人妊娠病脈證并治第二十》,原文:“妊娠小便難,飲食如故,當歸貝母苦參丸主之。”六味地黃丸是宋代名醫(yī)錢乙將張仲景《金匱要略》之八味腎氣丸去附子、桂枝而成,是傳統(tǒng)的補腎名方。在加減方中,六味丸去治脾的山藥和茯苓,留熟地益腎填精,澤瀉泄腎降濁,山茱萸滋厥陰,牡丹皮清肝火,四藥補肝腎,助氣化。當歸貝母苦參丸原治妊娠血虛熱郁的小便不利,但視其藥物組成及功用,此方頗可玩味??鄥ⅰ侗窘洝费云洹爸鳌Y瘕積聚……尿有余瀝?!卑岛螧PH的良性增生和排尿不暢之主癥,似本病之專藥,當歸活血,貝母化痰散結,三藥配伍,行瘀化痰,散結啟閉,契合BPH的病因病機,是治療本病的理想方藥。加減方中,桃仁、川牛膝主活血化瘀;穿山甲活血散結,性善走竄,王不留行苦泄宣通,活血利尿,其性走而不守,二藥突出一個“通”字;琥珀一味,《別錄》言其“……消瘀血,通五淋”,功擅活血散瘀,利尿通淋。整方以活血祛瘀,化痰散結,啟閉通淋為主,益腎助化為輔,藥證相符,驗之臨床,故療效滿意。
楊某,男,73歲,于2012年11月10日就診?;颊吲拍蚶щy,尿量減少,夜尿次數(shù)增多已8年余,經多次泌尿系B超檢查,診斷為“前列腺增生”,無惡性病變,無泌尿系結石,平日常服“前列康片”治療,癥狀時輕時重。就診前一日癥狀加重,小便涓滴難出,至夜尿閉,小腹膨隆脹痛。到本院外科就診,予留置導尿后癥狀緩解?;颊邞峙掳纬蚬芎竽蜾罅粢琅f,但年事已高,患者及家屬不愿接受手術治療,遂于次晨到本科就診,要求拔尿管后能自行排尿,避免再次導尿。就診時舌質黯紅,舌根苔厚淡黃,予上方3劑。當日服藥,下午拔除尿管后小便已能自行解出,但排尿困難,另覺溺時尿道輕度疼痛,3劑服完后排尿已較通暢,尿道疼痛消失,繼服3劑鞏固治療。另患者服藥后多年便秘亦明顯改善,應是當歸、桃仁潤燥滑腸之功。隨訪3個月,期間癥狀復發(fā)2次,每次服上方3劑癥狀均能迅速緩解。
前列腺增生癥屬于中醫(yī)學癃閉范疇。所謂“癃”,即為小便不利,點滴而出,病勢較緩,“閉”則為小便不通,欲解不得,病勢較急。癃閉之名,首見于《內經》,其對癃閉的病位、病因病機都作了比較詳細的論述。歷代醫(yī)家亦不斷對本病的病因病機進行探討、歸納,提出相應的治療方法,使祖國醫(yī)學對本病的理論認識和臨床治療日臻完備。
老年男性有其獨特的生理特征,誠如《素問·上古天真論》言:“……六八,陽氣衰竭于上,面焦,發(fā)鬢斑白;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形體皆極;八八,則齒發(fā)去。”指出男性隨著年齡的增長,表現(xiàn)為“五臟皆虛”,臟腑功能尤以腎氣日趨衰減為甚。而腎氣日漸衰退,是BPH致病的根本因素。BPH患者均存在前列腺不同程度的增生肥大,在中醫(yī)學中,這種良性增生,有形之變多宗痰瘀互結之說。所以,本病為本虛標實,痰瘀互結之證,腎氣衰退是本,前列腺的良性增生,壓迫尿道是標。
筆者在臨床上治療本病,一直延用此方,伴血尿加蒲黃15 g,伴尿路感染加魚腥草20 g,一般使用3~5劑后癥狀可明顯改善。但BPH慢性起病,病程較長,到有明顯泌尿系癥狀時,已發(fā)病多年,已成有形之變,存在經治緩解后停藥,反復發(fā)作的情況。針對于此,癥狀緩解后,再服3~5劑以鞏固治療。
得效后去熟地、棗皮、澤瀉、丹皮,余藥按原方比例制成散劑,臨臥前合服六味地黃丸,陽虛明顯者改晨服金匱腎氣丸,長期間斷服用,丸散以圖久治,遠期療效亦佳,未見明顯不良反應。此外,治療的同時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少食辛辣刺激之品,避免久坐,適當鍛煉,增強血液循環(huán),減少前列腺充血、瘀血,亦是日常生活調攝不可忽視的細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