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松
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專題民主生活會中,大家在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時,提到最多的是存在老好人、老資格、老套路“三老”思想:平時怕得罪人,不能夠堅持原則,當老好人;自認為工作時間長,資歷深,情況熟悉,工作中擺老資格;抓工作落實習慣來差辦差,憑經(jīng)驗做事,多是老套路。
“三老”思想之所以盛行,在于“三老”思想成為一些領導干部謀進步、得實惠屢試不爽的抓手。當老好人,能夠獲得大家的好感,在晉級提升時,大家能夠幫助說好話、投贊成票。擺老資格,機關單位講究的是論資排輩,“多年媳婦熬成婆”,不是沒有,而是時候未到,時候一到,自然而然就會輪到自己。用老套路,不論工作干好干不好,至少自己沒有錯,況且做工作“無過就是功”。
當前,從中央到地方,正在真刀真槍全面推進深化改革,“三老”思想更是要不得。擯棄“三老”思想,就要破除“唯票”論,在選拔任用干部時,要廣泛征求民意,充分考慮其工作和日常表現(xiàn),不能簡單憑票數(shù)對一個人蓋棺論定,讓老好人沒有市場。擯棄“三老”思想,就要破除“論資排輩”論,健全完善干部晉級機制,堅決杜絕靠資歷、靠年齡排隊等現(xiàn)象,讓老資格幻想成空。擯棄“三老”思想,就要破除“無過就是功”論,建立有利于工作開展、有利于工作落實的目標考核機制,讓改革落地生根,讓目標開花結(jié)果,讓老套路失靈不管用。
□本欄編輯/張麗萍